今天要說的這位“草鞋書記”,並不是七一勳章的獲得者周永開,而是紮根於人民基層的楊汝岱。
新華社這樣評價楊汝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是戰鬥的,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這位老同志的逝世,是黨和人民的巨大損失。
01
1926年冬,楊汝岱出生於四川仁壽的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他父母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個呱呱墜地的男孩子,將來居然會成為家鄉的省委書記。而且在共和國政治史上,“到家門口任職”的省委書記屈指可數。
由此可見,楊汝岱同志對黨的忠誠程度!
楊汝岱從小在炮火聲中成長起來,出生時趕上了北伐戰爭,隨後又經歷了十四年抗戰和解放戰爭,這對他後來明確政治理想起到了很大影響。
1950年,24歲的楊汝岱開始在仁壽縣富家區工作,因為工作出色,他甚至在工作一年後就從區被調到了縣,擔任了縣土改工作隊的隊長。
在楊汝岱的心底,他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一直是特別明朗的,而且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他愈發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1952年8月,楊汝岱在上級組織的介紹和推舉下,順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彼時的他,已經先後擔任了方家區的副區長和區長。1956年,30歲的楊汝岱破格被提拔成為所在仁壽縣的縣委書記。
02
開始擔任仁壽縣縣委書記之際,楊汝岱已經在仁壽縣工作了整整6年。用當地人民群眾的一句話來講:大家早就熟悉了他的這張面孔,尤其是方家區的人民群眾,對楊汝岱更是難以忘懷。
所以從這個時候起,我們大機率已經能夠理解楊汝岱之後為何能當上四川省委書記了,因為從基層幹部做起的他,已經能夠和群眾打成一片,他深諳紮根於人民的真理:唯有取信於老百姓,才能更好地完成黨交給自己的任務。
1970年到1977年之間,是楊汝岱為仁壽縣人民解決糧食和水源的時間段,這段時間也是他之後被稱之為“草根書記”的來由。雖然四川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天府之國,但四川絕大多數地區並不適合雙季稻的種植。
為了儘快完成中央的指標,在一番實事求是和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探索下,楊汝岱首次提出了“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糧食生產措施,在當時這個想法是很大膽的,因為堪稱前無古人,只不過在楊汝岱的帶領下,這個想法最終變成了現實。
不僅如此,針對仁壽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自然特徵,楊汝岱也沒有低頭,因為糧食種植需要水源,這就意味著接下來他要帶領著仁壽縣的人民群眾,向旱災發起進攻。
03
於是乎,楊汝岱帶領仁壽縣人民群眾開始了一場“現實版的愚公建壩”,最終順利建成了蓄水3.6億立方米的黑龍灘水庫,解決了四川省上百萬人的“用水難”問題。
與此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和“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糧食生產措施相銜接,使得仁壽縣“十年九旱”成為了過去式,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這句話的含義是與其平均發展,不如集中精力發展長處。
在解決生產糧食和解決用水這兩大歷史遺留問題的過程中,楊汝岱八年如一日地穿梭在群眾之間,餓了就在農民家吃、困了就在當地的村支部睡,由此培養了和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他也因此被仁壽縣人民親切地叫作“草根書記”。
1982年,鑑於楊汝岱為四川省多地的農村改革做出開創性貢獻,黨中央最終任命56歲的他為四川省委書記。到任之後,楊汝岱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帶領四川省人民艱苦奮鬥,依舊將農村的經濟建設作為突破口,為之後四川省的城鄉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7年之後,楊汝岱又先後擔任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要職,但不管身居何職,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