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歷來關心知識青年的成長,早在1957年,毛主席就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廣大的青年聽了毛主席的話,倍受鼓舞,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增長才幹,將來好多為國家出力,到了六十年代,隨著情況變化,毛主席又提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從此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聽從毛主席的號召,他們抱著極大的熱情,投身於中國幅員廣闊的農村和邊疆,知識青年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和邊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艱苦奮鬥的足跡,“上山下鄉”的故事曾經感染和激勵了無數的中國人,正是千千萬萬知青的無私奉獻,有力地支援了中國邊遠落後地區的建設,並向那裡輸送了知識和文化,也鍛鍊了自我,提高了素質。
在這裡面湧現了董加耕,邢燕子,金訓華這樣的典範,1940年董家耕出生於江蘇鹽城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庭貧苦,別說讀書了,連生活都困難,即便如此,重視教育的父母依然堅持讓他完成學業,而董加耕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一直品學兼優,在1961年,他還以各科均分超過96分的好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大家都勸他去北大就讀,而董加耕當時還是學校的預備黨員,按理來說,不管是學業上還是思想政治上,董加耕都完全符合北京大學的錄取要求,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董加耕響應毛主席知識分子下鄉的號召,毅然放棄北大入學資格,回到鹽城老家務農。大家都不理解,說別人讀書是越讀離家鄉越遠,而你越讀離家鄉越近,書讀呆了,而董加耕卻認為讀書越多越明理,讀了書懂得了要用知識建設新農村的道理,才回家勞動的,他的這個想法和毛主席提倡的話不謀而合,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發展。
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經濟困難,物資短缺,董加耕沒有動搖信念,還很樂觀,經常和鄉親們一起拉犁、割稻、揚場,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在家鄉進行了農業產業改革,結果糧食獲得大豐收,水鄉長出了棉花,從此稻、麥、棉、綠肥輪作制在全大隊、全公社,地區推廣成功。
他放棄升大學,回鄉務農的事蹟在當地轟動了,成為新聞媒介所矚目的先進人物,《人民日報》相繼報道宣傳董加耕回鄉務農的事蹟,認為董加耕所走的道路,正是毛主席時代知識青年所應該走的道路,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參加農業生產是有最廣闊前途的行動,董加耕的成長事蹟,對於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確實起了推動作用。
而另一個典範就是邢燕子,她和董加耕是同齡人,是天津市寶坻縣大鐘莊鄉人,她高中畢業後,沒有留在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區,而是回到家鄉大鐘莊鄉,當時她的父親是天津一家工廠的廠長,要想留在市區不難,可是她主動要求到生產一線,和鄉親們一起插秧苗、種高粱,帶領姐妹們組成了“燕子突擊隊”,不辭辛苦地勞動,一鼓作氣開墾了很多荒地,種子播種後,秋天多收穫4萬多公斤糧食,幫助鄉親們度過災荒,就是憑著這股要使石頭長出糧的幹勁兒,邢燕子在那個年代成為“發憤圖強、紮根農村、大辦農業”的青年典型。
董加耕和邢燕子的事蹟後來連毛主席都知道了,在毛主席生日宴上,毛主席特意把他們兩安排到自己身邊,鼓勵他們幹得好,還往他們碗裡夾了很多菜,說年輕人辛苦,應該多吃一點,宴會結束後每人還給了一個大蘋果。請注意,毛主席這次是小範圍吃飯,連自己的家人都沒有讓參加,他這一桌客人都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普通勞動者,如陳永貴,王進喜,錢學森等,而其他領導幹部只坐在另外一桌,毛主席說:我是堅定的坐在群眾一邊的!
知識青年的榜樣力量還在繼續,一批又一批的知識青年受此影響,又產生了金訓華這位英雄,金訓華是上海人,1949年生,是一位典型的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受毛澤東思想哺育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1969年,作為知青,金訓華和一大批上海知識青年前往黑龍江省農村插隊落戶,同行還有他的妹妹,他們被分配到遜克縣遜河公社雙河大隊,告別了上海大城市,他沒有失落,而是把更多的熱情灑向了邊疆,在那裡,金訓華不怕髒和累,幫助困難老人家庭,工作積極肯幹,贏得了大家的信賴,還成為了預備黨員,1969年8月15日,當地連降暴雨,暴發特大山洪,金訓華為了搶救國家戰備物資,不幸被洪水沖走,壯烈犧牲,年僅二十歲,他的事蹟後來也在全國推廣宣傳。
然而知青的生活還是很苦的,有一位知青家長李慶霖告御狀,給毛主席寫信反映知青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口糧不夠吃,日常生活需用的購物看病沒錢支付等問題。他沒有指望毛主席會看到這封信,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給他回信了:李慶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
李慶霖將毛主席的覆信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流滿面,他不敢相信這真的是毛主席的回信,第二天傍晚,李慶霖才從激動中清醒過來,鄰居們聞訊後來到李家,爭相撫摸用大紅綢子包著的300元錢,叮囑李慶霖:“這是毛主席送來的錢,不能亂花呀,要傳給子孫後代。”李慶霖立刻將300元錢存入銀行,一直捨不得取出來用,平時也只是每年去取一次利息,直到現在這300元錢還在當地銀行存著。
毛主席的覆信傳到各地,廣大下鄉知青及其家長們奔走相告,歡呼偉大領袖毛主席時時刻刻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毛主席要求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知青政策及時作了調整,使得當時千百萬知青的命運和處境有了改善。這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已經過去多年,但是卻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大家回顧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