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於1918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僅僅只相隔21年,更何況二戰的爆發還有著複雜的醞釀過程。早在1931年日本法西斯就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1936年義大利發動了對衣索比亞的侵略戰爭;1938年3月12日納粹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同年納粹德國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二戰的亞洲策源地就在日本的侵略擴張政策下逐漸形成。1933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上臺後所推動的一系列擴軍備戰的舉動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歐洲策源地。如果從亞、歐兩洲最早形成戰爭策源地算起,那麼距離一戰結束不過短短的13年。為什麼一戰結束後這麼短的時間內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就又在醞釀了呢?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又發生了什麼呢?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與戰敗國簽訂《凡爾賽條約》時法軍元帥福煦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這也就是說福煦早在一戰結束時就預計到了下一場大戰的爆發。一戰確實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在一戰以前君主制在世界範圍內是主流。當時世界上有像英國這樣的虛君立憲國,也有像德國、日本這樣的實君立憲國,還有像沙俄、奧斯曼土耳其這樣的君主專制國......
無論立憲還是專制至少在形式上都是君主制。那時君主制在世界上佔據著絕對的主流。然而如今共和制卻成為了全世界的主流、君主制反而只存在於少數國家。君主制與共和制在全球範圍內的此消彼長正肇始於一戰: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帝國這四個帝國在一戰中隕落。一戰後德國由帝國改成了共和國,俄國建立了全新的蘇維埃政權,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分崩離析。
在昔日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廢墟上誕生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伊拉克、敘利亞等新國家。在俄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與舊勢力的內戰使波蘭、芬蘭迎來了獨立的機會。這些新生的國家極大改變了東歐、中東等地的地緣形勢。由於這些國家大多實行共和制,所以直接奠定了共和制在世界範圍內的優勢。如今的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一戰後這些變化所塑造的。
然而導致一戰爆發的最核心矛盾卻並沒消失。一戰的爆發在本質上是德國等新興帝國主義國家要按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訴求導致的:一戰爆發前德國已是世界第二工業強國、世界第一陸軍強國、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然而作為後起帝國主義國家的德國所面對的形勢是全球的殖民地和市場份額幾乎已被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瓜分完畢。因此德國就強烈要求按實力重新分配資源。
德國的野心最終被英、法、俄、美等國組成的協約國集團所遏制。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野心只是被遏制,然而德國的野心並沒從根本上被消除。德國在一戰和二戰中的處境有很大的一點不同:一戰中戰勝國軍隊並未踏上德國的土地。德國實際上是為了儲存自己的實力而不想再打下去了。一戰結束後德國儘管簽訂了投降書,可德國國內並沒像二戰那樣遭到嚴重破壞。
1919年6月28日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方與協約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德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北石勒蘇益格地區經過公投回歸丹麥;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地區割讓給一戰後獲得獨立的波蘭;東上西里西亞割讓給一戰後獲得獨立的 捷克斯洛伐克 ;馬爾梅迪-歐本地區割讓給了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割讓給了給立陶宛。
與此同時德國宣佈放棄一切海外殖民地,承認奧地利和盧森堡的獨立。對德國工業至關重要的薩爾煤礦區被交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實際由法國佔領),15年期限屆滿後由當地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德國因為一戰損失了10%左右的人口和將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以及半數的鋼鐵工業。根據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國協商的結果:德國需要向戰勝國賠款1320億金馬克,分30年付清並支付利息。
德國位於萊茵河西岸的領土要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萊茵河東岸50公里以內不許德軍設防。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0000人的規模內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德國海軍也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至於空軍直接不被允許擁有。德軍總參謀部的設定被取消,義務兵役制也在德國遭到廢除。
一戰後的德國就長期處於這種在領土、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的凡爾賽體系束縛之下。然而德國復興的根基卻並未被摧毀:戰爭所摧毀的只是有形的廠房和機器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可德國在戰前所積累的技術、人才和管理層面的無形優勢卻並沒被摧毀。德國在一戰後正是利用這些優勢重新實行了工業化和武裝化。《凡爾賽條約》不是禁止德國擁有空軍嘛,那麼德國就遍地成立航空俱樂部。
德國就這樣利用民用機照樣暗中培養飛行員。德國不被允許擁有大型戰艦和潛艇,那麼德國就派工程師到國外參與研製,然後再把技術帶回國內。凡爾賽體系下德國只能保留10萬人的陸軍,於是德國就把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保留下來,同時對裁減計程車兵進行登記以備隨時重新召集。德國對《凡爾賽條約》如此陽奉陰違就不怕遭致英、法、美這些戰勝國的打擊嗎?
事實上法國作為與德國競爭歐陸霸權的老對手恨不得把德國打入十八層地獄再踏上一隻腳。《凡爾賽條約》中那些對德國束縛最嚴格的條款幾乎全都出自法國的意思,然而英、美在制裁懲罰德國這個問題上的想法卻和法國並不一致。一戰期間腐朽的沙皇俄國相繼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對強敵環伺的處境不得不將經濟政策大幅度向重工業傾斜以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
到1937年4月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在工業發展速度方面已超過了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這時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此期間有4500個新工業企業建成和投產,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也已基本完成。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使美、英等國感受到了一種壓力,因此美、英等國試圖把德國打造成為對抗蘇聯的橋頭堡。
英國一貫的外交政策就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格局。英國既不願看到因為過分打壓德國使法國重新成為歐陸霸主,也不願看到因為過度削弱德國導致失去遏制蘇聯勢力西進的橋頭堡。一戰結束之後美國的崛起已是勢不可擋:這時美國不僅在工業產值上全面反超英國,同時也已開始威脅到英國的金融霸權。這時的紐約還不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但已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紐約華爾街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正逐漸對傳統的全球金融中心倫敦構成挑戰。一戰期間的1916年美國的出口額達到了43億美元。一戰結束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已佔全球的44%。很顯然美元在這時的國際貿易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英鎊並沒完全匍匐在美元腳小:在支付慣性的作用下全球30%以上的貿易還是用英鎊結算的。1919年3月英鎊匯率下跌78.2%後正式放棄金本位。
隨後法國、義大利等國也相繼宣佈脫離金本位。這時整個世界只有美國有能力維持金本位。這一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一批國家開始將本國貨幣盯住美元,由此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就形成了一個“美元集團”。老牌霸主英國在這種形勢下糾集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印度等英屬殖民地實行統一的貨幣關稅政策,由此形成了與“美元集團”分庭抗禮的“英鎊集團”。
不甘示弱的法國從1931年起連續從美國那裡兌換了3.5億美元黃金,以此在法屬殖民地中構建起了“黃金集團”。一戰到二戰之間的國際金融格局由此形成了美、英、法三足鼎立之勢:越來越強勢美元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大舉開疆拓土,而英、法則主要是在自己的殖民地內採取防止美元滲透擴張的守勢。1932年7~8月在渥太華召開的英國自治領經濟會議上籤訂了實行特惠關稅率制度的協定。
這其實主要就是為防止美國商品低價滲透到英國的市場範圍。很顯然這一時期英、法、美等戰勝國之間可謂矛盾重重,同時英、法、美等國又都對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充滿了敵視和恐懼,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孤立的蘇聯也試圖透過與戰敗國德國的合作打破自己在外交上的孤立局面。德國巧妙地利用了這些外部大國之間的矛盾實現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戰前有200多家美國企業與德國有著密切的生意往來。1933~1939年杜邦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福特汽車公司爭先恐後與德國簽訂下鉅額的戰略原料和軍工專案訂單。1933年8月美國銀行協會同意德國延期償還以前的貸款,同時保證美國在德國的資本和產業的全部收入今後只在德國使用。德國軍工業的重建在相當程度上其實就有賴於這筆資金。
從1933年到1939年這6年期間是納粹德國為二戰做準備的6年。在此期間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其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爭先恐後與德國簽下鉅額的佔領原料和軍工專案的訂單。同一時期英國與德國之間也有合作,英國甚至一度在對德合作一事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蘇聯也從1922年起就開始與德國秘密合作。
二戰爆發前美、蘇、英、法等納粹德國日後的對手們一個個競相與德國展開合作。因此有人說德國在1939年發動的戰爭實際上是用是美國人的錢、英法的裝備和技術、蘇聯培訓的的軍官和坦克部隊發動的。德國是二戰的歐洲策源地,日本則是二戰的壓制策源地。日本是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在透過明治維新轉型成為列強之一的過程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封建殘餘制度。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也許有人會說歐洲的英、法等國與日本的體量大小差不多,然而當時的英、法有廣闊的殖民地市場可以利用。相比之下日本的殖民地則屈指可數,所以當時日本經濟的發展一直受到資源匱乏、國內市場有限、封建殘餘束縛等因素的影響。二戰前日本的工業水平同歐美國家比起來屬於二流,因此被歐美列強譏諷為“貧窮帝國主義”。
日本為轉嫁自身內部危機就試圖發動對外侵略戰爭。早在1855年日本自己還在異國黑船的威脅下戰戰兢兢,然而就在這時日本已開始表露出對鄰國的野心。這一年被譽為日本明治維新前三傑之一的吉田松陰在其所著的《幽囚錄》中寫道:“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
這段文字的核心內容就是透過對亞洲鄰國的侵略來彌補因西方列強入侵而損失的利益。日本統治階級為實現自己侵略擴張稱霸世界的目標就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於發展軍事,因此這個資源匱乏的二流工業國就實在沒剩下什麼可以發展民生經濟的東西了。事實上二戰前日本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是相當低的。因此日本國內經濟不斷爆發危機,民眾與權貴階級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1918年日本爆發了全國性的搶米風潮。1920年東京、大阪等地的股市發生暴跌。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整個20世紀20年代日本經濟實際上就處於一種慢性蕭條的狀態。日本當局仍一如既往試圖利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國內矛盾越尖銳就越是要擴充軍備搞侵略擴張,越是要擴充軍備就要進一步擠壓民生資源。
在一戰中身為戰勝國的日本卻和身為戰敗國的德國一樣對一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深感不滿。作為戰敗國的德國不滿的是凡爾賽體系對自己的束縛,而作為戰勝國的日本所不滿的是認為自己所得甚少。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把德國以前在中國山東的利益轉讓給了日本。以收回山東主權為導火索引發了中國的五四愛國運動。日本的侵略野心使中日關係降到了冰點,同時也激化了與美、英列強的矛盾。
一戰後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中赤道以北的原德屬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等地在一戰後也為日本所得。一戰期間忙於戰爭的歐洲列強在華勢力有所減弱,日本和美國逐漸成為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競爭者。1921年11月12日美國邀請英、法、意、日、比、荷、葡、中八國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會議要求日本將佔領的中國山東青島等地還給中國,但仍允許日本在山東保留諸多特權。
美國本來是想借此兩頭討好:一方面可以利用幫助中國討還領土為名公開索要利益,一方面給日本保留一定特權以免造成過分刺激。在美國人眼中山東本來就不是日本的,現在給你保留一些好處特權就該感恩戴德了。可日本人卻認為美國這是把自己到手的東西又給奪走了。除了山東問題之外海軍問題也成為了激化日美矛盾的又一個焦點。華盛頓會議後美、英、日、法、意五國又締結了《五國海軍條約》。
這一條約規定:五國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美、英各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日本實際上已成為僅次於美、英的世界第三海軍強國。美國和英國的海軍需要維護全球利益,所以日本在西太平洋這一具體的區域性地區實際上反而佔有一定的相對優勢。不過日本想的卻是憑什麼你美國、英國可以有52.5萬噸,而我日本就只能有31.5萬噸呢?總之日本總覺得自己在一戰後所得甚少。
和日本一樣覺得自己所得甚少的還有義大利。義大利在一戰正式爆發前本來是德國的盟友,後來在戰爭中臨陣倒戈投向了協約國陣營。義大利在一戰中的表現和在二戰中一樣幾乎就屬於打醬油的角色:一戰期間義大利對戰局唯一的貢獻就是使奧軍最初從俄國戰線撤走了兩個師,後來又在戰局的整個夏季階段抽走了八至十個師。由於義大利在一戰中的作用實在有限,所以在戰後瓜分利益的時候義大利的訴求沒能得到滿足。
野心沒得到滿足的日本和義大利以及受到壓制的戰敗國德國成了一戰和二戰之間國際局勢中的不穩定因素。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如果從對德國的打壓程度來看並沒使德國陷於永世不得翻身的地步,可如果說這個條約是以實現和平為目標又對德國壓榨過甚。這個條約既使德國人在倍感屈辱的狀態下心懷不滿,卻又沒能使德國喪失推翻這一條約的實力。福煦所謂“二十年休戰”的預言在相當程度上是就此而言的。
德國、日本、義大利這三個對一戰後形成的世界格局心存不滿的國家躍躍欲試準備打破戰後的國際體系。1929年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開始從美國紐約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在一戰後揹負了沉重賠款壓力的德國還沒來得及從本國通脹中緩過勁來的德國又在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面前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德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一落千丈。
這時德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對內擺脫經濟危機、改善生活狀況;對外解除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從而提升德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種族主義——以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和發展國民經濟改善民生為號召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希特勒所鼓吹宣傳的恰好正是迎合了當時德國人民口味的東西。希特勒曾許諾說:“要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麵包”。
這種宣傳鼓動口號對當時正處於生活困境中的德國民眾會有多大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1928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大選中還只有2.6%的支援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納粹黨以18.3%的支援率成為議會第二大黨。1932年7月斬獲37.2%選票和230個席位的納粹黨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這一年希特勒成為了德國總理,一年後興登堡總統的去世使希特勒成為了德國至高無上的元首。
1931年9月18日晚10點左右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河本末守中尉指揮數名部下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炸燬。事後日本關東軍造謠稱此事系中國軍隊所為,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隨即以此為由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進攻。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揭開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的歷史序幕。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發生後以軍部為首的法西斯實力在日本日益發展壯大。
至此歐洲和亞洲兩個戰爭策源地均已形成。然而美、英、法、蘇等國出於彼此之間的矛盾並沒集中經歷打擊德國、日本這兩個法西斯國家:當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東北時、當意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時、當納粹德國的軍隊開進萊茵蘭時、當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時、當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時沒一個大國出來干預。法西斯勢力在一次次試探得手以後終於決定放手發動一場世界性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