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封神演義》
上一篇我們說了武吉,今天我們說姜子牙的另一個徒弟——龍鬚虎。
同樣是徒弟,武吉只是個砍柴的,跟了姜子牙,那真是平步青雲,最後位列王侯將相,可是,龍鬚虎本來修煉了一千多年,跟了姜子牙,苦哈哈打了十多年的工,最後稀裡糊塗送了命。他到底圖了個啥?
打龍鬚虎主意的是元始天尊。
當時,九龍島四聖幫助張桂芳圍剿西岐,姜子牙料不能敵,火速上崑崙求助。元始天尊賜給他一套高階裝備,臨行前,還囑咐他過北海去會一人。這個人就是龍鬚虎。
龍鬚虎在北海某海島上修煉,已經修開十二重樓,能說人言。他還練成獨門絕技,善打飛石,伸手就來。
姜子牙按照元始天尊的囑咐,用杏黃旗收服了龍鬚虎,做了他的徒弟,帶到了西岐。這樣,龍鬚虎就成了姜子牙的打工仔。
那麼,元始天尊為什麼要讓姜子牙收服龍鬚虎呢?
西岐需要人才,當然不錯,但是,此時金吒、木吒、楊戩、黃天化等日後叱吒風雲的闡教弟子都沒有派下山,為什麼元始天尊偏偏要安排龍鬚虎出場呢?在這個時間點上,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用處呢?
讓我們回到原著的場景中體會姜子牙當時的處境。
張桂芳伐西岐,是繼晁田晁雷之後的第二次圍剿戰。西岐剛剛領教了張桂芳的“呼名落馬”之術,又迎來了九龍島四聖,他們的四隻怪獸坐騎——狴犴、狻猊、花斑豹、猙獰把姜子牙和將士們嚇得夠嗆。這些異獸惡氣衝來,戰馬都骨軟筋酥,癱倒在地,根本無法打仗。不得已,姜子牙只好上崑崙求助師父。師父這次將打神鞭、杏黃旗和四不像都給姜子牙裝備上,還讓他收了龍鬚虎。可見,龍鬚虎是衝著九龍島四聖來的。
元始天尊說得很清楚,狴犴、狻猊、花斑豹、猙獰是萬獸朝蒼之時,龍生九子,種種各別。元始天尊將四不像給姜子牙騎,就是為了讓他好會三山、五嶽、四瀆之中奇異之物。
莫非龍鬚虎能降服這四獸?
龍鬚虎,既不是龍,也不是虎,而是上面這四獸的親戚。
據說,龍是一種風流瀟灑的神獸,和獅子、老虎、烏龜、魚等很多動物都談過戀愛。一次戀愛就生一個寶,生了很多寶,就是所謂的“龍生九子”。龍鬚虎就是龍與豹子的愛情結晶。
元始天尊用來他幹嗎?當然不是降服四獸,而是為了提高姜子牙等人的心理素質。
我們知道,姜子牙儘管在宇宙頂尖的崑崙大學學習了40年,但是,他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真沒有其他的見識。這和我們上大學一樣,有的同學天天泡自習室,拿獎學金考研過六級;而有的同學則泡吧、撩妹、處兄弟,社會上的一套學得足足的。
姜子牙就屬於前一種人,書本巨人,社會侏儒。當聽到張桂芳的“呼名落馬”之術,他都嚇得不敢出來交戰,見到九龍島四聖更是恭敬地像個小學生。見識少,沒底氣。
子牙是矮子裡的將軍,西岐其他人更是井底之蛙。這幫土特產一開始壓根兒就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呼名落馬”之術,搞得黃飛虎很尷尬。
這樣一群人怎麼可能面對日益險惡的封神大戰呢?這只是個序幕,精彩大戲還在後面,什麼怪異的大鵬雕、吃人的馬元、三頭六臂的呂嶽和羅宣以及十絕陣、黃河陣等等還不把他們嚇尿了?
這是精神上的“軟骨病”,鈣得補上。
龍鬚虎就是鈣片,分量足,好吸收,一瓶頂十瓶。
看長相,龍鬚虎沒有繼承爸爸媽媽的基因,而是長成了一個大雜燴:頭似駝,項似鵝,須似蝦,耳似牛,身似魚,手似鷹,足似虎,還只有一條腿。
這個相貌不僅是醜,還特兇。姜子牙第一次見,“魂不附體,嚇了一身冷汗”。帶回西岐,“眾將嚇得痴呆了”。
讓這麼一個人,給姜子牙當徒弟,朝朝暮暮,陪伴在子牙左右,端茶倒水,捶背揉肩;混跡在將領們中間,日久生情,產生了革命友誼,那麼,日後再見什麼狴犴、狻猊,不但不會驚訝,或許還有三分親切感。
人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姜子牙有了龍鬚虎的磨鍊,他的心理素質強大多了,隨著封神大戰的深入,經歷更多奇珍異獸、長相兇惡的神仙妖怪,人也越來越自信了。到最後封神的時候,三百六十五位凶神惡煞站在跟前,毫無懼色,鎮定自若。
後來,龍鬚虎被巨人鄔文化夜間劫營打死,被封為“九醜星君”,可見,就連上天都認為他是封神世界的第一醜男。
最後,我們再說一下,龍鬚虎是怎麼上了元始天尊的船的。這事兒與申公豹有關。
申公豹是元始天尊的一根小辣椒,刺激著仙韭菜飄飄搖搖,天尊手裡揮舞著一把小鐮刀。
大概是這樣:元始天尊一邊安排姜子牙見龍鬚虎,一邊又將訊息故意洩露給申公豹,申公豹便跑到龍鬚虎那裡挑撥,說吃了姜尚的肉,可以延壽千年。龍鬚虎還真把姜子牙當作後世的唐僧,就這麼傻乎乎等著。等姜子牙路過北海,他就趕緊出來打獵,結果反被其獵。
動物修煉者和人相比,智商還是差點,盲從盲信,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您也不想想,封神世界中,除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和老君的仙丹以及陳塘關附近的井水(見《哪吒降生陳塘關原來是衝著這個東西,難怪他要打死夜叉和敖丙》),還哪有什麼可以延年益壽的食物。
龍鬚虎的遭遇告訴我們,人要管好自己的慾望。你的慾望,恰恰是別人可以利用和操縱你的抓手。特別是不勞而獲的東西,往往是陷阱,掉進去可就難脫身了。
【說明】封神系列文章,是對《封神演義》這部著作的虛擬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和解讀,與宗教和歷史傳說無關。一家之言,姑妄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