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的出處,是《論語》述而篇第十五章
原文為: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冉有是孔子的一個很重要的弟子,他問另一個弟子子貢說,我們的老師會不會出來為衛國的國君幹事呢?子貢說:那我去問問看。
所以一開始是兩個弟子之間的對話。
於是子貢就進去問老師了,但子貢是怎麼個問法呢?他故意繞著圈子問老師: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
這裡補一個伯夷叔齊的典故:
伯夷叔齊是商末一個諸侯小國孤竹國王的兩個兒子,看名字就知道,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
老國王偏心,要把王位傳給三兒子叔齊。叔齊不肯承繼,大哥還在,我怎麼能繼承呢,就要讓位給哥哥。
大哥伯夷說:父王把王位傳給了你,我怎麼能不尊父命,擅自承繼王位呢。堅辭不受,後逃往周國。
叔齊見長兄不受讓,心想廢長立幼,亂之根也,也不肯做國王,跟著哥哥逃出了孤竹國。最後兄弟倆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下。
孔子聽了子貢的問話,回答說:古之賢人也。
然後子貢再問:他們會不會有怨恨,或者有一些後悔呢?
孔子回答:伯夷叔齊從開始相讓王位,到後來不食周粟,就是為了追求心中秉承的道或者禮,最後得到了仁德,又有什麼可怨恨和後悔的呢。
至於餓死的結局對於一個心存正道的人來講,不是那麼在乎的。
子貢聽完老師的回答,出來告訴冉有說,看來我們老師是不會去幫衛君幹事的。
這樣聽完,你是不是另一頭霧水?
要深入理解上面這段話,我們必須要去了解歷史,這就牽涉到春秋時期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這個事件發生在衛國,衛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是皇室姬姓的一個諸侯國,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封國。國雖然是小國,但由於秉續的是周禮,所以史學家們都另眼相看。
發生的這個事件經過漢朝司馬遷、鄭玄、董仲舒,再經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陽明,至到明朝和現代的人不斷提及,已經成為中國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個有名的公案。
這個公案就是上文提及的孔門師生間對話的背景,這個公案就是“廢輒立郢”。
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
衛靈公娶了一個小他30多歲的妻子,這個女人叫南子。這個南子聲譽不太好,私通宋國公子朝,以至於孔子去見她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和誤會。
衛靈公之前的大兒子蒯聵就看不順眼了,認為南子會誤國,就動心要謀殺他爸的小老婆南子。事情敗露後,就出逃到了衛國的死敵晉國那裡。
衛靈公見蒯聵出奔敵國,就立他和南子所生的兒子郢為嗣子,然後這個郢頗有點以前伯夷叔齊的風範,拒絕成為嗣子,不想要繼承這個王位。
後來衛靈公死了,衛國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以前逃去晉國的蒯聵並沒有被廢,郢又不肯繼位。而當時,蒯聵以祭奠亡父的名義要帶晉國兵馬回衛國奪王位,晉國當然也樂見其成,這樣就成控制衛國了,這種劇情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很常見的。
南子當時把持朝政,見形勢這麼危急,再次要兒子郢繼承王位,而郢再三辭卻。南子情急之下,就讓蒯聵的兒子來繼承王位,這個人就是後來的衛出公輒,也就是《論語》提及的衛君。
孔子和子弟們當時就處於這個事件發生的衛國,衛出公輒就想請孔子出來,來輔助他。
然而這個時候,衛國政局還是不穩的,因為輒的爸爸蒯聵還想要來搶王位。
這個事件後來就成為了東周末期禮崩樂壞的典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下大亂,不僅君臣之間的政治秩序亂了,而且父子之間的人倫關係也亂起來了。
我們說回廢輒立郢事件,爸爸的小老婆南子淫亂;兒子看不順眼,要殺了這個後媽,亂不亂?這個兒子又投奔敵國,亂不亂?爸爸死了,這個國家當家人沒了,當然亂了;南子把持朝政,讓出奔敵國的蒯聵的兒子輒繼承王位,亂不亂?也亂。
因為按照法理,蒯聵嗣子地位沒有真正被廢,他有繼承王位的合法性,不能讓他的兒子提前一步,越過他去繼承王位。
舉個例子,好比現在的英國女王,不幸駕崩了,那很多人就建議,她那個兒子查理斯親王不怎麼樣,不如干脆讓她的孫子威廉頂上去繼位吧。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還有就是蒯聵蒯輒父子相爭,搞到兵戎相見,蒯聵當初逃到晉國是因為要謀殺南子,南子雖然不是他生母,但畢竟也算是弒親之罪。
整個事情都亂了,到底誰對誰錯,這個王位到底該由誰來繼承,所以歷朝歷代的史學家文人都在討論這個事件。
現在讓我們回到文初孔子師徒間的對話。當時其實已經有孔子的弟子在為衛出公輒辦事了,他對這些弟子也很滿意,現在聽說他們的老師孔子在衛國,就想請孔子出來幫他。孔子的子弟們也替老師高興,終於有機會可以施展抱負了,可以治國平天下。所以私下議論紛紛,老師會不會出來做事呢?
基於這些背景,子貢就說,那我去問問老師吧。
子貢的問題也很詭異,兜兜轉轉地問:老師你認為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得到老師的回答是“求仁而得仁”,子貢這麼聰明,就知道老師是不會出來幹事的。
但我們還是很好奇,子貢為什麼不直接問,要繞著彎子問老師呢?
要明白這個緣故,我們還要了解一段孔子與子路的對話,出自《論語》子路篇第三章。
當時子路就是已經在幫衛君做事的弟子中的一個。
子路是孔子弟子最真性情,直來直往的人。他也來問孔子: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為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與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不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是言,無所苟而已矣。
我簡單翻譯一下:
子路是個直性子,開門見山問老師:衛國國君等著你去治理國政,你將先做什麼?
孔子說:一定要先辨證名分。
子路說:老師就這麼迂腐啊,都什麼時候還要先正名。
孔子說:太粗野了,仲由啊。
我們以前一直以為聖人與弟子的談話都是那麼嚴肅莊重的,看來不一定,從中也可以見出子路的為人。
接下來就是孔子的論述,一氣呵成。
君子對於他所不懂的事,應該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言語就不順於理;言語不順於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禮樂就不能興起;禮樂不興,刑罰就不能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定下名分,就可以言之成理,言之成理,就一定可以實行。君子對自己要說的話,一點兒都不能馬虎。
這番話的提出說明了正名的重要。先從語言學來講,一個東西,比如說杯子,杯子為什麼要叫杯子呢?是因為它的某些特徵,使它就可以用“杯”這個字來定義,還是我們約定成俗的一個說法呢?另外一個層面,比如我們指著一定可以盛東西的菀叫作杯,那你可以就認為是錯的,那我就要問,碗是用來幹什麼的?你就會說,碗是用來盛飯的,我會問,那可以用來盛水嗎?你會回答可以。那我又會反問,既然它也可以用來盛水,為什麼不能叫作杯呢?我們可以這樣一直討論下去。
是不是有點無聊,甚至有點無理取鬧。
第三個層面,就是儒家所關心的名分。你有什麼樣的名分,就要去做相對應的事情,同時得到相對應的待遇。
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父親要有做父親的樣子,兒子要有做兒子的樣子。翻過來說,國君任意處理大臣,已經不像個國君了,那麼大臣就可以反對他,老子沒有老子的樣子,兒子也可以反對他。就是上文提到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我們另外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名分的問題,在《論語》雍也篇第二十五章。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是古代的一種酒器,可能就像我們現在的酒壺。
觚最早就君王專用的用來祭禮的酒器,後來慢慢地大臣們把宴會中的酒壺也叫作觚了。孔子認為這是不妥的。
因為觚是君王才能享用的器具,如果臣下也用,就等於是越制。雖然一個酒壺問題不大,但慢慢的,這種現場就會傳染病一樣感染到其他方面,會對整個禮制造成影響,所以說正名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再回到“廢輒立郢”事件,衛國當時存在的問題就是王位繼承的合法性的問題。
如果你得位不正,合法性不夠,名不正,那你去做事,人家是不會聽從你的,那麼你就不能辦成事了,這就是孔子不願意出來為衛君做事的原因了。
我們來看一下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
子路直來直往,所以孔子給他的回答也是直來直往的。
而子貢用聰明的方法去問,孔子也繞了一個圈子來回答他,那就是“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