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作者大大長期更新文章,願閱讀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活。
★點選閱讀全文,獲取作者更多文章。
今天分享《俗世奇人》,這本書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俗世奇人》馮驥才先生的大名,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啊。
他是中國當代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和教授,他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被譯成了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韓、越等十餘種文字,他的繪畫以中西貫通的技巧,還有含蓄深遠的意境見長,被評論界稱為“現代文人畫的代表”。
馮驥才先生還是當代文化學者。近20年來,他投身於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對當代中國社會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叫做《俗世奇人》,可能有些小朋友對它有所耳聞,書中的《刷子李》《泥人張》《好嘴楊巴》等篇目。曾經入選了語文教材,這本書也入選了教育部統編的《語文》推薦閱讀書目。
2018年《俗世奇人》這本書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雖然這部小說集寫的是清末民國初,天津衛的市井生活,語言也是半文半白,但是小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完全不會感到有隔閡,因為這部小說集裡的每一篇小說,都取材於日常的市井生活,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它的每篇小說篇幅都不長,故事曲折,結局又出人意料。看的人或目瞪口呆或捧腹大笑。“短”是《俗世奇人》這部短篇小說集的一大特色。書裡的故事短小精悍,每個故事對應一個奇人。每個奇人往往只抓住最典型的一件事下筆,故事卻不會因此顯得單調,反而一波三折。
作家在開篇鋪下伏筆,又在結尾抖個包袱。在短小的篇幅裡面,展現謀篇佈局的強大功力。為了讓故事更加有趣,更飽滿,馮驥才先生在寫作的時候,還集合了中國古代傳奇小說,還有天津相聲的特點。
說到古代傳奇小說,最著名的莫過於“三言二拍”了,這“三言二拍”裡的“三言”指的是由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這三部作品是我國第一部白化短篇小說總集,也是白話短篇小說發展歷程上的第一座豐碑。這“二拍”指的是明代文學家淩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
這五部作品經常被聯絡在一起,不僅因為它們創作的年代和體裁相近,也因為這五部作品裡的短篇小說都特別地生動,全面地反映了明朝的市民生活。它們歌頌善人義行,鞭撻社會醜惡,就像是記錄當時社會風浪的“百科全書”一樣,從這幾部作品的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感到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它們可以把我們帶入那個遙遠而真實的年代。
我們今天翻開的這本《俗世奇人》,就繼承了“三言二拍”的這個風格和內涵。它利用曲折的情節,豐富的細節,生動的對話,逼真地還原了天津的市井生活。書裡的每部小說都是一個人物的精彩小傳,而這些故事拼合起來就像一個萬花筒,反映著清末民國初的方方面面。
翻開書頁我們彷彿就置身在天津租界。耳邊是津腔津韻的天津話,空氣裡浮動著手藝人還有小商販的吆喝聲。開啟《俗世奇人》這本書就像走入了真實的生活,這書中世界,不光有好人,也有壞人,作家歌頌好人好事,但在揭露壞人嘴臉的時候也毫不手軟。
在《俗世奇人》的第一版裡,馮驥才寫了十八則,發生在天津的奇人軼事,後來又增補了三十六則。這些故事寫了天津著名的首藝人和名醫,刷子李,泥人張,狗不理,蘇七塊等等,他們各有各的絕活,也各有各的脾氣秉性。馮驥才擷取他們傳說中,最傳奇的故事和最高光的時刻,用短小精悍的筆墨,就讓人物的性格和絕活“立”了起來,像刷子李褲子上的小白點啦,還有泥人張手裡捏的泥人頭啦,狗不理的孤芳自賞啦,還有蘇七塊的臭脾氣。
這些個性十足的精彩細節,即便是合上書頁,讀者也久久不能忘懷,除了歌頌的物件,《俗世奇人》裡還有很多充滿批判和嘲諷的故事。就比如綽號“死鳥”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的賀道臺,這賀道臺別的不會,專愛伺候八哥和大官,他伺候的八哥,當著他伺候的大官表演學舌,結果學的都是他背後罵這個大官的壞話。
又比如說自詡為神偷的那個小達子,天天在電車上偷錢包,誰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他被高人好好教訓了一番,再也不敢上電車了,還有坐吃山空,耍詐騙人的紈絝子弟蔡二少爺,把自己老祖宗的老底兒都賣空了,開始動歪腦筋,開始坑蒙拐騙,這些人物被作家描繪得就像是從漫畫裡走出來的似的,既誇張又滑稽。
《俗世奇人》的另一大亮點是借鑑了相聲的語言特點,在《俗世奇人》中運用大量的幽默和富於節奏性的語言進行敘事。給小說籠上了濃厚的“津味”色彩。
除了語言風格和節奏上對相聲的模仿,小說的結構也頗得相聲的精髓哦,《俗世奇人》裡的小說,往往以幾句鑽人眼球的開場白引出故事,留下懸念,讓人看了開頭心裡就放不下了。
比如《死鳥》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天津衛的人好戲謔,故而人多有外號,有的外號當面叫,有的外號只能背後說,這要看外號是怎麼來的,凡有外號,必有一個好笑的故事;但故事與故事不同,有的故事可以隨便當笑話說,有的故事卻不能亂講;比方賀道臺這個各色的雅號——死鳥。
有了這個開場白,任誰的好奇心都可能會被勾起來,等著看這個“死鳥”的雅號到底是怎麼來的。作為呼應,《俗世奇人》中的小說往往在結尾的地方,也設定出人意料的反轉,就像是那個相聲裡抖包袱似的,丟擲笑料和結局,讓人錯愕驚歎,繼而大笑。
比如《張大力》那篇,前面著力鋪墊張大力,如何“力氣大得沒邊”,如何輕易抬起了誰都不能挪動絲毫的石材鋪大石鎖。大石鎖上寫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看到這兒讀者都等著瞧這個石材鋪的老闆怎麼認輸,張大力又怎麼領賞。
誰知道,這故事突然轉向石材鋪老闆不僅不給錢,還告訴張大力自己事先在石鎖底下刻了字的,“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這個包袱甩得多漂亮,天津人的幽默、機智、豪爽,好像全都被寫活了,馮驥才本人就出生在天津,對於天津的俗世奇人市井生活,有著天然的親近和熟悉。
在《俗世奇人》這部小說裡,他想要寫的不僅是幾個人,幾件事,而是用人和事編織一張無形的網。再現天津租界時代獨特的歷史和人文風貌,再現那個繁榮鼎盛。英才和奇人輩出的市井生活,也刻畫出屬於天津人獨特的性格和秉性。他自己在書中提到過自己的創作初衷。
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居,性格迥然相區別,然而,燕趙之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鹽,風俗習慣強悍。近一百多年來,列舉所有中華大災大難,沒有一個不首當其衝,於是產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赫上層,又在市井民間。作者聽得很多,長記在心,所以,作者隨想隨記,描繪瞭解放以前出現的社會風土人情;每個人一篇,各不相關,最後寫成一書,名為《俗世奇人》。
血氣方剛,風俗強悍,逢大災大難首當其衝。這正是作家在小說裡表現的天津百姓性格中的精髓,而小說中最能體現這種性格的莫過於《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裡的鍋伙頭頭兒李金鏊。這小說一開篇就點出這個人有多狠,有多硬。“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鍋,絕不含糊,死千一個”。
可這個又狠又硬的人並不是一個潑皮無賴,李金鏊的心裡有大義,身上有風骨,受了難的小楊月樓去求他救命,他二話不說就為這個素昧平生的人出頭,也不圖回報。他一腔熱血,更是一位“逢大災大難首當其衝”的硬漢。聽說天津去上海討生活的上千位兄弟遭了難,他放下身段去請小楊月樓幫忙,自己出點子想門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上千條性命。
他做這一切不為名,不為利,不為錢,只為一個“情”字。他說,我向來只交朋友,不交錢。這段交情,打誰手裡過過錢?折騰來折騰去的,不都是情義嗎?錢再多經不住花,可交情使不完。
這番話不光說的小楊月樓新潮澎湃,也讓我們這些看客熱血沸騰。當然了,無論說得再怎麼天花亂墜,我們也得承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張大力也好,手藝好上天的刷子李,泥人張也好,義薄雲天的李金鏊也好,他們的事蹟再奇,終究也不過是這大時代中的小人物。
《俗世奇人》這本書的背景設定在清末民國初,那正是一個風起雲湧,內憂外患的時代。有趣的是,作家馮驥才沒有選擇去寫大人物,大事件。反而特意規避它們,專挑小處著眼寫好大人物大事件固然是本領,但能把市井小人物和日常事件寫得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更是大本領。
也許我們一生都沒有機會親歷歷史事件,接觸偉人和英雄,可是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妙手仁心的大夫,有秉承工匠精神的手藝人,有逢迎巴結的馬屁蟲,還有一事無成的敗家子。他們構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人間萬華筒,反噬著人間的方方面面。
看懂了他們,也就看懂了人心冷暖,世態炎涼。正如《紅樓夢》中所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小人物和他們的小故事裡,也藏著人世間的真諦呢。
- End -
歡迎分享朋友圈 轉載請獲取授權
-作者-
趙梓君,每天一篇文章,記錄工作生活、讀書學習的點滴。做一顆傳播愛的種子。
公眾號:趙君。寫作不只是在記錄,而是在喚起一些沉睡著的美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