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某音上刷到一則熱門影片,吐槽的是父母那些奇奇怪怪沒有邏輯的發言:▼
“如果你能把這些精力用到學習上,早考班級第一了。”
“不要老和成績不好的同學玩,把你成績帶壞了。”
“長大了,翅膀硬了,學會頂嘴了!”
“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以為回家告訴父親就可以解決,結果父親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他為什麼不打別人只打你呢?”
底下評論裡,網友大喊:太真實了!怎麼才能讓我爸媽看見!
這種以唯我獨尊的思維方式為前提,做出強詞奪理道德綁架式的發言,被網友們稱為“強盜邏輯”。
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那些跟父母們解釋不通的“強盜邏輯”,網友們表示笑著笑著就哭了……
1
“你是不是玩了一天手機…”
家長外出,總會腦補一些娃在家中的場面。▼
@ Yaolirong
如果我媽出門前我抓著手機,回來後我抓著手機……那完蛋了,我一整天都在玩手機了。
如果她出門前我沒抓手機,回來後我抓著手機了……那完蛋了,她一走我就開始玩手機了。
如果她出門前我抓著手機(不抓也一樣),只要回來後我沒抓手機……那就一定是我偷偷玩手機等她回來故意裝模作樣給她看的,也完蛋了……
另外,好像只有“學習好”,才能破解父母“你就不該玩手機”的邏輯陣法,不過,對此他們也有兩套說法。
當你想要狡辯,告訴他們班裡的某個學霸也玩手機,他們會跟你說:你們班的xxx玩手機是因為人家學習好才玩呢,你這破成績還有臉玩?還不趕快去學習?
如果是班級裡的某個學渣玩手機,他們又會跟你說:看看你們班的xxx,就是因為愛玩手機讀書才不好的,你整天不學好就跟著壞的學……
可當玩手機這件事放在家長自己身上,就有理了。
家長限制了娃的玩手機時間,但自己通常在娃寫作業的時候刷手機。對此娃表達抗議:“憑啥你可以玩我不可以玩?”
家長的理由是——你有功課要做,我又沒有。
好吧,世界上所有“能玩手機和不能玩手機”的道理都被大人給佔了。
2
總有道理的“因果論”
發現很多時候父母跟你說話,不是想真正的溝通,只想讓你聽話。打著好好聊聊的幌子,當你說出他們不認可的話,他們就說你犟嘴,便開始講道理。
父母們這些沒有邏輯的因果論,實在是令人費解:▼
@ 栩栩
我18歲時被媽媽罵哭了,她拍著桌子對我說:“你去年這時候哭,那是你還沒成年,但你今年都18歲了,是不應該哭的。”
但我記得在17歲被罵很慘的時候,她對我說:“你以為你還小嗎,你都17歲了,還有臉哭?”
@ 壹粒星辰
講幾件親身經歷的片段吧~找不到東西,我媽:“誰讓你平時不好好收拾東西?”最後發現東西是被我媽之前扔掉了。我媽:“活該,這就是下場!下次知道收拾了吧?”
被親戚家小孩索要玩具,媽媽說,“大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要是我不給,她就說:“早知道就生個弟弟妹妹了,你看你現在多自私。”
我媽問今天學校裡有沒有有趣的事情啊?“有啊……blah blah blah” 結果她說:“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這些事情倒是關心得很/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心思給我放到學習上!”到了第二天,我媽:“你最近怎麼不說話了?”
同一個世界,同一款爸媽啊!
他們那些奇奇怪怪的因果論,要是想跟他們爭論,那就會陷入一個無限死迴圈……
3
“ 我是你爸爸/媽媽
所以你得聽我的 ”
當父母講得過孩子時,會“講道理”,講不過孩子的時候,就會“講倫理”,也就是道德綁架。
在某豆瓣小組有這樣一個帖子:工作3年想辭職自費考研,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一個女孩在金融行業工作三年,攢了一筆錢,現在想辭職去考研,去讀自己喜歡的英語專業。考研的計劃和費用她自己都準備好了,不需要父母操心。但她在和父母商量時,遭到了強烈反對。
從一開始“你必須聽爸爸媽媽的”,到最後媽媽以“死”相逼:
“你要是真敢辭職,就是對我和爸爸不孝,你不再是我們的女兒!”
“再敢提辭職考研這件事,我就會氣出心臟病,會被你氣死!你想看著爸媽被你氣死嗎?”
這種“強加成本”的道德綁架句式,完全就是強盜邏輯!
一旦孩子抗議某事,就掏出萬能句式:我是你爸/媽,還能害你不能?
甚至開啟唐僧的碎碎念模式:“我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你長大,你翅膀硬了是不是,我還管不了你了……”
這些話語背後的潛臺詞是——你必須聽我的,服從父母的權威,否則,我就給你貼上不孝順父母、對不起父母、白眼狼之類的標籤,用愧疚感綁架你。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段子:
我爸說要我以後考個好大學,又要我做科學家,還要我做藝術家。
那你自己希望以後做什麼?
我希望以後做爸爸,爸爸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
4
“一切都是為你好”
“都是為你好”也是一種“講道理”沒用開始“講倫理”的強盜邏輯,這句話也是能陪伴一個人大半輩子的國民父母口頭禪。
在某乎上,看到一位令人窒息的母親。她常常偷看女兒的日記本,還有微信訊息,甚至偷偷跟蹤女兒,給的孩子的書包安裝上定位器。
被女兒發現跟她爭論時,她卻丟擲了經典的“強盜邏輯”:
“你是我生的,對媽媽哪有什麼隱私呀。”
“你別的都挺好,就是太冷漠,什麼東西也不和我們講,我才這麼做的。”
“我做那些事都為了誰,其他人我才不關心呢,還不是為你好嗎?”
一位知乎@匿名使用者指出,和父母關係根本好不起來,久而久之才發現,父母並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愛你,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在享受控制孩子的快感。▼
房間門沒有什麼情況不能關,就算睡覺了我媽還是會過來把房門開了,記得小時候被父母罵哭了,想關上房門生悶氣,後果只會讓父母更生氣,不斷的拍門,不許哭,不許用肢體語言表達對父母的不滿。同時也有過在房間寫作業看書的時候,被父母在窗戶悄悄地站著監察著我的經歷。
口口聲聲地說為了孩子,但好像孩子並沒有痛哭流涕地求著他們來“監視”自己。
一旦孩子們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家長的視線範圍內,他們將會陷入一種狂躁的情緒中,這種狀態的結果只會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糟糕。時間長了,孩子的心理也逐漸變得扭曲……
“為你好”的本質是愛的表達,它不是思想的強迫,更不是道德的綁架。缺少平等、尊重和交流的“為你好”,這份愛誰都承受不起。
寫在最後:
這些吐槽裡,往往藏著孩子們最在意卻又總是被父母忽視的感受。
在親子關係中,不是比較誰付出得更多,誰就更有理。如果常用一些“強盜邏輯”來處理和孩子之間的問題,那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管得住孩子、孩子能響應你的前提是要跟孩子有一個好的親子關係——尊重,不溺愛,引導,不獨裁。
請記住這個公式:▼
規矩+關係=響應
規矩-關係=牴觸
紀伯倫的詩《先知》中,有這麼一段話,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個懷抱嬰兒的婦女說:“給我們談談孩子吧。”他說: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己所渴求的兒女。他們雖借你們而來,卻不是來自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護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即便是在夢中,你們也無法探訪。你們可以試影象他們,但不能渴求使他們像你們。因為生命不可能隨時光倒流,不可退回到昨日。
你在成長過程中聽過什麼父母的“強盜邏輯”嗎?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