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籟Silent Angel數播三件套終於湊齊!這個牌子最近在國內挺火,似乎還是突然一下子火起。聽說之前主要在國外發展,數播搞的有聲有色,最近剛開始國內做宣傳,我嘛,作為一個音訊領域的LSP,當然不會因為隨便看了幾篇連聲叫好的評測就去買個大全套啦!其實一開始我得手的只是一臺M1數播,某平臺送的,然聽了一段時間感覺這貨超出我的預期,講真,作為一個樹莓派平臺,而且還是一個整合瞭解碼耳放的完整系統,想要出好聲音還是比較難的,萬萬沒想到單就一個M1居然讓我把我自己給種草了......。
所以就有了進一步的想法,推出的hifi交換機Bonn N8和線電F1這兩件東西已經在網路狂轟濫炸的叫好聲和對M1數播產生的好感裡深深埋毒,於是就把交換機Bonn N8和線電F1全部買回來了......。
好啦咱言歸正傳說說這個三件套。當我第一次把他們疊疊樂的時候,這個顏值還是有點驚到我了,很小巧很精緻的三個盒子,細節做工都很不錯,顏值上也一定是下了不少功夫了,看起來雖然有點低調,但並不死板。
疊疊樂的體積其實並不大,也就巴掌大小左右吧,但疊放在一起的高度還是有的,不過這對於我來說也可以了,我家裡的電腦桌很窄,這一整套放在電腦邊並不怎麼佔位置。F1線電和M1數播的前臉出奇的一致,只有交換機Bonn N8跟它們倆有點格格不入,如果前臉也弄成一樣的拉斯面板就更好了。
比起hifi交換機,線電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好多人都這麼玩兒,況且樹莓派平臺採用線電方案來提升音質並不是玄學。可是hifi交換機.......Emmm,我還是頭一次接觸,本來是不打算買交換機Bonn N8的,但是考慮到家裡還有一臺Cocktail Audio的音樂伺服器,都可以連到交換機Bonn N8上,我盡力說服自己這東西是有效的......所以也就咬咬牙一起入了,事後我發現這貨居然真的可以哈哈哈哈。
有了線電F1,M1數播和交換機Bonn N8都不需要使用它們自帶的電源了,F1有兩個圓孔輸出和2個USB輸出,全部都是5V-2A。F1線電裡自帶了兩根電源圓口線,剛好可以全部用上。這麼一整套系統,只有F1線電是接入市電,所以疊疊樂線材搭理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此外,我還接入了Cocktail Audio X50音樂伺服器,它太大了,被我放在客廳裡,用一根網線連到書房的仙籟交換機Bonn N8上。
Cocktail Audio X50音樂伺服器
Cocktail Audio X50音樂伺服器的作用其實就相當於一臺NAS,透過手機端VitOS Orbiter就可以訪問到音樂了。順提一句仙籟的軟體做得是真好,太好用了。
聽感方面這裡要分層來說,三件套是在國慶節前入手的,現在聽了差不多大半個月了,中途一次次嘗試單個M1、疊上交換機、線性電源,可以說數播上加與不加這些東西音質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接下來就簡單的說一說,耳機用的是T1二代。
M1+拜亞T1二代:
M1數播單獨驅動T1二代的時候,應該說還是能聽聽的,這麼大阻抗的耳機還能推得有模有樣很難得,不會有很侷促很無力的情況,該有的分離度、資訊量、寬鬆感都有,主要問題是聲音不夠細膩,就像有些網友說的,有些頻段會有輕微的生硬感。之前我專門寫過一篇M1的文,黑標I或者DT1990PRO搭配起來會非常好聽,另外它對小塞子的寬容度也很不錯,高階的多單元動鐵都表現很好。
M1+F1線電+拜亞T1二代:
給M1加上線電後,我靠這聲音提升不是一般大,整個聲音的細膩度有了成噸級的提升,最大的改進是聲音不再粗糙了,灰常的細膩柔順,背景黑得一匹,很乾淨的聲底。此時聲音的厚度適中,但密度很高,這耳機想要出密度那可不容易的,很紮實,一點都不發虛。對了還有一點,之前出現的發硬的感覺沒有了,現在很鬆軟,而且不是那種我們經常說的“數碼聲”,帶有明顯的韻味。
M1+F1線電+Bonn N8+拜亞T1二代:
這個最玄學的交換機加入進來,我覺得最大的改善是微動態,同樣一首歌曲,動態細節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再者就是低頻下潛變潛,背景還是很黑,但是感覺安定度更好,或者說聲音細節描述更穩了。音色方面更hifi更均衡哈,另外包圍感氛圍感也更好了,濃郁+高密度的聲音基底,聽男聲很有磁性,聽女聲很甜美(但不妖),聽古典聲場也充沛規整,總之就是很抓耳。
最後做個總結吧,這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臺式方案了,佔地小,音質出乎意料的好,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上的升級,比如官方推出DC升級線,特麼太貴了,我得緩一緩,或者找時間借來試聽一下再買。這次給我帶來最為震撼的還是那臺Bonn N8,說實話交換機這玩意能提升音質,我前所未聞,這次算是領教了。目前比較有遺憾的地方有1個,就是M1不帶平衡輸出,想要驅動更高階的耳機還是有點困難,三但它並不妨礙我階段性退燒,好了,今天的小分享就到這兒,大家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