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密的雪花夾雜在風裡,斜斜地撞在樹上、牆上、大棚的塑膠膜上。平坦的農田裡,青翠的冬小麥,被厚厚的雪掩住,只露出細嫩的苗尖,在風雪中搖曳。廣袤的田野和星星點點的村莊,在一片蒼茫中,再也分不清界限。11月7日,2021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把京郊變成了銀裝的世界。只有走近時,才會發現,在那蒼茫和靜謐的北方田野裡,還有很多忙碌的人們。
實拍初雪中的京郊菜農。新京報記者 王穎 拍攝 製作
大棚內外溫度兩重天
上午10點多,北京大興區龐各莊鎮西黑垡村附近的一處大棚裡,餘師傅和妻子兩個人,已經幹了兩個多小時。地裡的蒿子稈,正是採收的最後階段,大棚裡,大片的地方都空出來了,只有一小片還沒收完。
餘師傅坐在一個小板凳上,腳邊放著一個簡易的捆紮機,他輕輕地把蒿子稈拔下來,抖抖土,整整齊齊地擺在捆菜機上,湊成一斤左右的小捆,用捆紮的塑膠帶紮緊,他的身後,擺了長長几排紮好的蒿子稈。
大棚外面風雪還沒停,但棚裡卻溫暖如春,餘師傅和妻子兩個人安靜地忙碌,沒有人說話。只有大棚外層上,漸漸融化的雪塊滑落,不時發出“刷刷”的聲音。
大棚裡有一個兩米見方的池子,池子裡裝滿了水。每隔一會兒,餘師傅的妻子,就把紮好的菜收拾起來,在池子裡洗乾淨,“去新發地賣,這些水菜,現在都得洗乾淨,不洗沒人要。”餘師傅說。
餘師傅是河南人,在北京租地種菜已經五六年,孩子們都在老家上學,他和妻子兩個人,租了四個大棚,一年三季在這裡種菜,地裡即將收完的蒿子稈,是今年的最後一茬,賣完後,他們就要回鄉過冬了,明天春天再回來。
最後的這點兒蒿子稈,趕上了好價格,餘師傅告訴記者,這兩天下雨下雪,新發地的蒿子稈,批發價漲到了6塊。可惜的是,他的菜只剩這一點兒了,“市場上的價格,隨時都在變,一天一變都是好的,有時候一個小時前後,價格就不一樣了,說不準,只能看運氣。”他說。
雪地裡還有沒收的白菜
餘師傅的大棚外,是一片冬小麥,麥苗大約1寸多高,夜裡的一場大雪後,整個麥苗,幾乎都被大雪覆蓋,只露出一點點苗尖。原本嫩綠的幼苗,在冬日裡,變成了暗沉沉的墨綠色。
北京的冬小麥種植,一般在10月左右,在11月中下旬進入越冬期,次年2-3月開始返青。由於氣候原因,今年的冬小麥,種的比往年晚幾天。
對冬小麥來說,厚厚的積雪,可以讓地表下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積雪融化後的水分,也可以對抗來年的春旱;雪花中吸附的氨等元素,則會成為小麥生長的營養,這也是“瑞雪兆豐年”的來源。
在大興常各莊村附近的雪地,記者還見到了另外一片不同的綠色。那是一片白菜地,村民告訴記者,是一家人租了附近好幾個村的地,這樣的地塊還有好幾塊,加起來有幾百畝。
這塊菜地就在常各莊村的村口,地裡的白菜大約有1尺高,長得整整齊齊。大部分白菜都被積雪覆蓋,只有頂端的葉子挺立在外,在雪白的地裡,留下層層疊疊的綠色。
記者沒有見到白菜地的主人,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聽說前兩天,這些白菜已經賣出去了,只是還沒收,“白菜不怕凍,雪化後還可以收,有的白菜,本來就要下雪後再收,才會變得更好吃。”
被壓塌的大棚裡菜農搶收
在前曹各村附近的一片蔬菜大棚中,不少菜農也正忙著收菜,這裡種的大部分是油麥菜,也到了採收的尾聲。
記者看到,一位年輕的菜農,正在用一個手拉的小車,把採收的油麥菜集中起來,準備拉到新發地去賣。就在這片大棚中,也有菜農正在發愁。大雪壓塌了好幾座塑膠大棚,而棚裡,還有沒長成的蔬菜。
大棚被雪壓塌了一段,工人正在搶收油麥菜。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記者看到,被雪壓塌的大棚有三四座,一座受損最嚴重的大棚,幾乎全部塌陷,鋼結構的骨架被壓彎,原本在頂部的骨架,彎曲後落到了地上,壓住了地上的油麥菜。整個大棚,只剩很短的一段完好。
就在這座大棚裡,兩個菜農正在緊急採收油麥菜。他們倆坐在板凳上,一手拿著裁紙刀,貼著地表,輕輕把油麥菜割斷,摘掉四周的黃葉,然後碼放在身後的一個架子上。
塌陷的大棚,屬於一位安徽的菜農。她告訴記者,在這裡租了七八個棚,差不多也是今年的最後一季了,大棚被雪壓塌,損失不小,不光是最後一季菜,還有大棚的骨架、塑膠棚膜等,都要重建重搭。
正在採收的油麥菜,明顯還沒有長成,採收的菜很短,只有正常油麥菜的一半多,“沒辦法了,能收多少算多少吧,棚塌了,不可能再長了,一夜就凍死了。”
“一個棚60米,重新搭建的話,得好幾千塊。”另一位受損的菜農告訴記者,大棚是村裡蓋好後出租的,但他們要自己買棚膜等,每年投入不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穎 實習生 蘇媺清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