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
與急性病不同的是,慢性腎臟病(CKD)的症狀並不太典型且比較少,甚至容易被忽略而發現不了。不少人已經有所瞭解,現如今CKD的患病率處於歷史上的高位,接近11%,即相當於普通人群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患者慢性腎病。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則是人們對這一疾病重視不夠有關,也與部分患者症狀不典型或不出現明顯異常有關。我們說,慢性腎病的危害並不在於人們是否患病,而在於慢性腎病的心腦血管與嚴重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及其進展到終末期腎病的尿毒症。若到最後發展成尿毒症未因併發症死亡,則患者必須接受長期透析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及規範治療就顯得尤為緊迫與重要。而如何才能早發現是之後診斷與治療的前提與保障,人們只有知道了慢性腎臟病有哪些常見症狀,才能識別出是不是該病。
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有五大常見症狀,現分別作如下介紹。
1.出現水腫
慢性腎病最為常見的症狀就是患者出現水腫。反過來說,若出現水腫,則首先應想到可能患有慢性腎病。腎病患者的水腫,可以很輕,也可以很重。很輕的水腫僅出現晨起雙眼瞼或顏面部浮腫,常見於慢性腎炎、IgA腎病、高血壓性腎損害及慢性間質性腎炎等;比較輕或不太重的水腫也可以出現不伴有尿量減少及腹脹的雙下肢水腫,如IgA腎病、狼瘡性腎炎、乙肝病毒相關腎炎及糖尿病腎病等;很重的水腫則可以同時出現伴有尿量減少及腹脹納差等的全身水腫,如微小病變腎病、膜性腎病及有“三高一低”的其它型別的腎病綜合徵。
2.尿量改變
慢性腎病也常會出現的症狀則是尿量改變。反過來說,若出現尿量改變,也要考慮是否患有慢性腎病。腎病患者的尿量改變包括這三個方面:一是每天的總尿量變少了,這種情況往往同時伴有水腫,也會出現消化道症狀,如腹脹與納差等,常見於有“三高一低”的腎病綜合徵,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及狼瘡性腎炎的活動期等;二是每天的總尿量變多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在排除為習慣喜歡多喝水的情況下,分別應考慮為腎小管間質性疾病的恢復期、糖尿病腎病或尿崩症;三是每天總尿量不變,但夜間尿量明顯增多,即夜間尿量超過一天總尿量的1/3,常見於慢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症。
3.尿色改變
部分慢性腎病患者是因為出現尿液顏色改變而發現患病。也就是說,若出現尿色改變,也要考慮可能患有慢性腎病。一般來說,解出的尿液呈淡黃色是正常;在尿液非常濃縮的早晨,尿色也可以呈現為深黃色,這也是正常的;在喝水較多的情況下,尿色也可以呈現比較清澈的顏色,這也正常。但是,若出現尿液發紅,為洗肉水樣或呈醬酒色,則就要考慮是慢性腎病的症狀,常見於IgA腎病、良性家族性血尿、多囊腎病、泌尿繫結石或感染及其它腎小球腎炎等。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後72小時內出現的血尿,則重點考慮是IgA腎病的可能。另外,若從早到晚解出的尿液都呈現為非常清澈的顏色,則應考慮為嚴重腎衰竭的可能。
4.排尿異常
排尿異常也是慢性腎病容易出現的症狀。這裡說的排尿異常,指的是在排尿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比如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燒灼感及排尿困難等都屬於排尿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也就是說,若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燒灼感及排尿困難等排尿異常,則也要考慮是慢性腎病的可能。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腎積水、泌尿繫結石及尿路梗阻等都可以出現排尿過程中出現異常。尿頻、尿急及尿痛等典型表現可發生於如上慢性腎臟病的急性發作期。若不能早發現、早診斷與早治療,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腎盂腎炎及尿路梗阻等慢性腎病也會逐漸發展成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5.尿沫增多
與如上四大症狀不同的是,慢性腎臟病的這一症狀往往更不會被人們重視,即尿泡沫增多容易被忽略掉。也就是說,患者出現尿泡沫增多,也可能是慢性腎臟病的症狀。與慢性腎病相關的尿泡沫增多,常常表現為解出尿液的表面漂浮一層經久不易散去的很多細小泡沫。而且我們發現,慢性腎病患者尿蛋白越多,則尿泡沫也越明顯。患病時間久了的腎病患者,甚至可以用尿泡沫多少來初步判斷尿蛋白是否下降或腎病好轉了。由於尿泡沫增多與尿蛋白關係密切,因此常見於尿蛋白較高的腎小球腎炎,如IgA腎病、慢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乙肝病毒相關腎炎、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綜合徵及糖尿病腎病等等。
如上就是慢性腎臟病常見的五大症狀,當然了,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可能僅有如上這五個症狀。具體到某一位慢性腎病患者,還會有其它各種各樣的症狀與表現,如四肢乏力、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及腰痠腰痛等等。不管出現什麼樣的症狀或異常,患者都應該及時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或排除慢性腎病的可能。然而,這些症狀都不出現,也不能完全排除慢性腎病的可能,因此定期體檢也是早發現慢性腎病的重要途徑之一。
與同名《腎為先》微信公眾號同步首發,文章為周遜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