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龍:原創
“蓑衣"。出現於先秦時期,中國最早的雨衣,原來叫"襏襫"(bó shì),後來通稱"蓑衣"。蓑衣與傘蓋一類雨具相比,不僅避雨效果好,而且可以騰出兩隻手幹活。不只是農民雨天喜歡穿,漁夫雨雪天垂釣時也用它……
在贛南,家家都會種的一種植物叫棕樹,全身都是寶,樹葉年年都是要手工割的,大的做成扇子別做蒲扇,小的做成蒼蠅拍,還可以做成笤帚,打掃衛生,每到冬天勤勞的客家人都會用刀把它一年長出來的棕花和棕毛取下來。在於都,棕花是招待上賓的一道美食,叫“棕苞”。美食達人蘇東坡也寫過一首關於棕苞的詩:“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夜叉剖癭欲分甘,籜龍藏頭敢言美。願隨蔬果得自用,勿使山林空老死。問君何事食木魚,烹不能鳴固其理。”詩中,蘇東坡不但道出了棕苞的形狀、味道,還道出了烹製的方法,可謂棕苞的食譜大全。此外,陸游更是在《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對棕苞讚歎不已:“龍鶴作羹香出釜,木魚瀹菹子盈腹。”可見,棕苞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是一種上乘菜餚。採下的棕毛則反覆晾曬,懸於房樑上通風儲存好,待到來年農閒時,幾家人的棕毛請上一個能工巧匠,做幾件實用器:棕毛掃,保溫桶,最典型的就是避雨神器——"蓑衣",每家每戶必備幾件。
紅軍來了,軍民關係非常融洽,常常幫助百姓幹農活,很自然的接觸到了蓑衣,覺得非常實用,所以在長征出發之前,很多贛南籍的兵都帶了它,還有部份是當地百姓們贈送的,細看紅軍影視的應該都知道,長征途中它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一路上它可是出鏡率最高的。
時隔多年,蓑衣漸漸地被簡化成方便攜帶的雨具,很多小孩子都沒有見過它,在紅四軍軍部舊址,保留了幾張老的蓑衣掛在牆上,每天很多人都來參觀,有一天,一個剛剛上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哼哼著紅歌來了,在參觀至蓑衣處他停了下來,指著空問媽媽“這裡什麼呀!”小孩媽媽顯然也沒有見過,面紅耳赤地說:“媽媽也不知道,要不我們問問館長吧。”當時我正在為一批研學的團隊做講解,看著天真的小朋友可愛的眼神,我笑著對他說:“它是古人使用過的雨衣,由於當年咱們的爺爺奶奶把它送給了紅軍穿,所以館長給它定了一個新的名稱叫“紅軍雨衣”“哦,紅軍雨衣,大棒了。”小朋友的媽媽朝我做了一個比心的手勢,帶頭鼓起了掌,接著整個團隊都給了熱烈的掌聲……
從那以後,紅軍雨衣成了蓑衣的代名詞在紅四軍軍部舊址漸漸傳開了……
長征源紅色博物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