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立冬,萬物都開始休養閉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立冬”的解釋是:“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從立冬開始天地間的陽氣從收斂轉向閉藏,既是大自然中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規律,也是指導人類養生的原則:我們需要在冬季固護陽氣、補腎藏精。因為“藏”是根基,只有在冬天養精蓄銳、休養生息,才能為來年打下健康的基礎。
一、閉藏之道
《黃帝內經》中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所謂閉,就是關閉的意思,正如一到寒風瑟瑟的冬天我們習慣關緊門窗抵禦刺骨的寒風,我們的身體也會調動充足的陽氣為我們抵禦外界的虛邪賊風。而藏比閉還要更深入一些,也更需要我們的主動:一是我們要藏好自己的身體,多加衣物,謹防受涼挨凍;二是要封藏我們的心神和精氣,不要過多的耗損它們。所以,到了冬天建議跟隨晝短夜長的作息(早睡晚起),等到太陽昇起、陽氣充足之時再起床,以此延長睡覺(閉藏)的時間,減少耗散。
到了冬天,繞不開的話題還有補腎。腎為陰中之陽,在四時與冬季相應。“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意思是腎具有貯存、封藏人體精氣的作用:脾胃運化生成的水谷精氣,除供給本身生理活動所需要的以外,其剩餘部分則貯藏於腎,以備不時之需。當五臟六腑需要這些精微物質給養的時候,腎臟又把所藏之精氣重新供給五臟六腑。
所以,冬天可以多吃核桃、桂圓。黑豆、黑芝麻等補腎的堅果和穀類。同時足少陰腎經脈起於足心湧泉穴,到了冬天也可以在睡前熱水泡腳並按揉腳心,不僅可以疏通因為寒冷凝滯的經脈,也可以起到宣通陽氣,助眠安神的作用。
二、適量進補
冬天的養生之道,也與腎的封藏功能相似。一到冬天大家都知道要多進補,民間還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這是因為冬季代謝慢、消耗少,此時進補更容易儲藏能量,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當然,進補也不能盲目和過度,必須依照自己身體陰陽盛衰而有的放矢。身體虛寒可以選擇溫補,比如煲點當歸羊肉湯溫陽補血暖腎;如果沒有那麼嚴重的陰陽失衡也可以選擇平補的老鴨,淮山等等。而且除了進補方式需要恰當,量也需要好好把握。食補貴在堅持,一次進補量不可過大,更不應急於求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進補得當,補出真正的好身體。
三、固護陽氣
固護陽氣同樣也是冬季養生的重點:冬天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但前面又說了冬天需要閉藏,不適合做太耗氣的活動,怎麼樣才可以在不影響陽氣潛藏、陰精積蓄的情況下固護陽氣呢?
曬後背就是冬季養陽的很好選擇,這個方法還是上學的時候老師教的,我自己也堅持了幾年:特別是廣東的冬天室內反而更加陰冷,所以只要有陽光,一到課間我們就會站在走廊上曬曬後背,沒一會兒就能感覺到全身都暖了起來,而且是由內而外被陽氣充盈的感覺。這個時候也可以適當伸伸腿,拉拉筋,疏通因寒冷凝滯的經脈。
其實,曬後背之所以能這麼快速的補充陽氣、溫通經脈,是因為背部本就為陽中之陽(是督脈和膀胱經巡行經過的地方),而陽光也是太陽的精氣匯聚,兩陽相得更加相輔相成。當然,體虛體弱的人在冬日更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陽氣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