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棟(公元?年—1901年),字小云,號松巖,今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鍾英鄉皮廠村人。先代姓宗,後易姓楊,至楊嘉棟又命二子複姓宗。明末清享譽雲南的“滇西才子”。
楊嘉棟少年時期,正當杜文秀(今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人,清咸豐、同治年間雲南回民領袖)起義,戰事遍及滇西各縣,楊嘉棟在離家避亂中,仍攜帶書籍,自學不輟。後投清軍從事繕寫工作。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昆陽(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鎮)附試入學。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戰亂平息後回到家鄉。清光緒元年(1875年),考中副榜貢生,清光緒二年(1876年)中舉人。後曾三次上北京參加會試不中,只得回賓川主講“筆山書院”。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丙戌科進士。初任山西芮城(現址不詳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縣令,由於地方遭受災荒,人民生活困難,楊嘉棟要求減免賦稅,並填補了前任欠款,受到上司嘉獎,調任廣平(今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縣令。廣平地方情況複雜,盜賊充斥,楊嘉棟率眾進入賊藪,殲滅魁首一人,其餘加以安撫,成姓逐漸安居樂業。楊嘉棟重視教育,每月初一,親到書院講學,還捐薪俸,獎勵優秀學生,培養讀書風氣。在任年餘,得到百姓稱讚和上司重視。楊嘉棟長於書法及寫作,曾調入安撫使署參贊多年。凡上朝廷奏章,都由楊嘉棟執筆。出任榮州[一作滎州,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故治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寶井村。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寶鼎縣改榮河縣,屬慶成軍,兼為軍治。金貞佑三年(1215年)廢軍治,榮河縣升榮州,萬泉縣屬之。元至元三年(1266年),廢萬泉縣,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復置,降榮州為榮河縣。1954年,並萬泉、榮河二縣,設萬榮縣,以二縣首字命名],山西發生旱災,人犬相食,地方紛擾不靖,楊嘉棟為人民抗災防患,十分辛勞。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年)正月,八國聯軍侵入井陘(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固關(位於今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境內,是明長城真保鎮重要關隘,是明朝京西四大名關之一),各地土匪乘機搶劫百姓,清兵糧秣供應困難。楊嘉棟因籌防籌賑,日夜寢食不安,憂勞成疾。當時,有人勸楊嘉棟辭官歸田,楊嘉棟說:“國家多事之秋,只有盡心竭力地與百姓同甘共苦,豈能借病規避偷安。”直至氣息奄奄,仍勉強撐持,終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日,卒於榮州任所。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春,長子宗周扶櫬歸來,葬於皮廠村。
楊嘉棟擅長詩文,著作頗多,惜已散失。書法宗王羲之(今山東省臨沂市人)《十七貼》,尤著名,至今民間尚有收藏。
延伸閱讀:筆山書院
筆山書院原為秀峰書院,坐落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城西街北側(賓川一中校園內),原為明代進士何邦憲(今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人)之遺業。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賓川知州朱官(籍貫不詳)於學宮左前方創設書院,12月2日落成。中樓用以藏書,名“尊經閣”,前為重門,後為講堂,兩翼為宿舍。因書院面對三山,取“仰止”之意,定名“秀峰書院”。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賓川知州甘國輔(籍貫不詳)購置,改建重修,因其背靠鍾英山,取“鍾英毓秀”之義,題名“育英書院”。清雍正四年(1762年),賓川知州周鉞(今江蘇省常州市人)捐出薪俸重修,因其面對筆架山而易名“筆山書院”。清嘉慶八年(1803年),毀於地震。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賓川知州吳恕恆(今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人)修復。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亂。清光緒八年(1882年),賓川知州孫紹曾(籍貫不詳)等新建,並配建倉聖祠和鍾英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為高等小學堂。
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在筆山書院舊址上誕生名為賓川縣立初級中學。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二月,私立正惠高階中學成立,與賓川縣立初級中學分辦合設,1950年2月,賓川縣立初級中學與正惠高中合併,成立賓川縣人民中學,1958年,更名為雲南省賓川第一中學。
坐落於在金沙江畔不起眼的小山村皮廠村,這裡人傑地靈,歷史上出過兩位姓楊的縣令:楊嘉棟、楊琇
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鍾英鄉皮廠村(鍾英鄉政府所在地)——楊嘉棟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