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的嫡長子繼承製雖有其侷限性,但恰恰是王位傳承最好的安排,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封建時代的歷史已經實驗了各種王位繼承模式,除了嫡長子繼承製的父死子繼,還有過兄終弟及、退位讓賢、公平競爭和秘密儲君制度等等等等。但綜合來看,後邊任何一種繼承模式的弊端都比嫡長子繼承製的弊端要大。
第一種,退位讓賢,可讓出去後不一定是賢能繼位
大禹治水以後舜主動讓位給他,於是大禹在任期結束之後也想把位置讓給賢能之人。可他的兒子姒啟不幹,厚著臉皮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從此開啟了家天下的歷史。而那個被大禹視作接班人的賢能之人,只留下了名字“益”就淹沒於歷史之中。
當然,真要細究“益”也不是大禹最為心儀的繼承人,那個人叫皋陶。可這個人因為早早病逝,更是不為人知。鑑於大禹兒子啟的上位手段,我們都有理由懷疑,皋陶之死到底是不是和他有關。
而出土的竹書紀年更是再一次顛覆大家以往的認知,《史記》記載下的傳統美德,堯舜禹上位的背後,竟都是前任君主的抱憾離世。
也有讓出去的,比如燕國的燕王噲即位後看到相國子之聰明能幹,就把燕王的位置讓給了子之。可接下來就是國內公子派的不服和齊國的趁火打劫。如果不是後來出了個樂毅,燕國恐怕要滅國。
要知道,歷史記載中的子之真的是一個比較能幹的人,他還名正言順的得了燕王之位。
至此以後,禪讓模式幾乎消失。除了郭威、柴榮,再也沒有誠心實意的禪讓。有的只是王莽、曹丕、司馬炎的這種權臣逼迫下的“假禪讓”。
第二種,外人給不了,就得各位公子各憑本事
這可以分成老君主活著和病故兩種,首先是老君主還健在。
曹操的兒子中有很多厲害的人物,其中曹丕繼承了他的謀,曹彰繼承了他的勇,曹植繼承了他的才,曹衝繼承了他的智,可一說公平競爭。尤其是曹丕和曹植的這一場競爭,讓曹操失去了最疼愛的小兒子曹衝。然後就是各位曹魏公子的內鬥,曹植、曹彰等一眾公子失了權,大權逐漸旁落,無意中讓司馬氏佔了便宜。
曹丕雖然短命,可其他公子倘若還活著,哪裡容得下司馬懿放肆。但前提是,曹操不搞公子間的公平競爭,一開始就執行嫡長子繼承製,讓兄弟們斷了念想好好輔佐曹丕。
明成祖朱棣生前猶猶豫豫,在朱高煦和朱高熾之間抉擇不定。而他死後無疑是給仁宗、宣宗留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好在無論是仁宗皇帝還是宣宗皇帝都還是比較有手段,巧妙地避免大明再起刀兵。
第三種,兄終弟及,這個可能是弊端最多的一種繼承方式
燭影斧聲,讓趙匡胤丟了命,而繼承他位置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兄終弟及對哥哥的生命非常有威脅。而弟弟繼承後,難免也有哥哥勢力的反撲,比如朱祁鎮和朱祁鈺。這種政權的反覆更迭,傷害最大的還是大臣和民眾。像肱股之臣于謙,正是死於這種政權更迭之中。
第四種,滿清的秘密儲君制度
和公平競爭差不多,先把儲君之位擬定好,藏在正大光明匾之後。看似毫無破綻,但還是出現了九子奪嫡這樣的事件。真是一種諷刺。
所以說立賢,又要立哪個賢?君王的兒子都有繼承權,沒真正繼承掌握大權之前,知道哪個是真的行,哪個是真的不行?嫡長子繼承製恰恰是幾千年封建歷史中摸索出的最好繼承方式。
不管是劉邦、劉徹,還是袁紹、劉表,只要動了廢長立幼的念頭,必然引發一場腥風血雨,輕則公子內鬥,重則身死勢力亡。
真別覺得影視劇裡的大臣冒死諫言君王家裡事兒是多此一舉,他才是真正忠君愛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