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起來,張燈又結綵呀,張燈又結綵呀,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在鄂東大別山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長勝街的條石路上,目之所及,飯堂合作社、蘇維埃銀行、經濟公社、中西藥局、革命法庭、十月門、正紅街、列寧小學……無不訴說著這裡曾經的崢嶸歲月。
紅安縣,歷史上曾叫黃安。1952年9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黃安改名為紅安。紅安為什麼這樣紅?革命年代,14萬紅安兒女為國犧牲。從這裡,還走出了200多位將軍。
“一顆紅心拿不去,頭斷血流不投降。”被稱為紅二十五軍“軍魂”的吳煥先,在長征路上犧牲時年僅28歲;長征路上的“七仙女”——7個十幾歲的姑娘忍受飢餓、躲過追兵、日行百里,立下“寧死在長征路上也不當逃兵”的誓言;16歲的肖國清在即將被活埋之際,放聲唱出“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在紅安,流傳著一句“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錢、不要命”。這是革命年代紅安人的真實寫照。
“黃麻起義後,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這裡黨的組織不散,武裝鬥爭不斷,革命的紅旗不倒。”鄂豫皖紅軍發展研究專家李敏說。
在紅安,紅軍團長方和明的故事廣為流傳。曾經翻越雪山、三過草地、七次負傷、十五次立功受獎的紅軍團長方和明,放棄在延安休養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當農民。家鄉的村民不解,問他為何不要榮譽要種田?“出門打仗是革命,回鄉種田也是革命。我不回來把家鄉建設好,不除掉家鄉的窮根,怎麼對得起烈士們喲!”方和明的孫女方保紅至今仍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時曾抱怨工作太累,爺爺對她說,“只有病死的人,沒有累死的人。單位裡你年輕,多吃點苦,累不死”。
1964年晉升共和國少將的秦光遠,出生於七裡坪觀音閣村。秦光遠的侄子秦秋平如今擔任觀音閣村黨支部書記。秦秋平拿出兩封珍藏的家書,是伯父秦光遠上世紀80年代寫給父親的——“村裡和組裡同意給你家免交提留,不能這樣做。萬一交不起,我給你想辦法;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眾不能做的事,黨員自己首先不做”。
在紅安縣,“萬眾一心、緊跟黨走、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革命老區精神,已成為大別山精神的底色。(經濟日報記者 柳潔 董慶森)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