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故事
——恩榮牌坊
PeiTian
牌坊歷來都用於表彰忠孝節義,名家人物,有功德、貞節、三元、百歲多種名目。形制有三、五、七門洞開,門洞越多愈顯赫。牌坊與牌樓等級不同,牌樓比牌坊厚重。這種構建始於春秋,源於孔子“克已復禮"思想,人之言行靠此維持,逐步成了政治生活的綱紀。張揚家風建石牌坊,弘揚國禮建石牌樓。恩准立牌坊代表皇上朝庭對百官臣民的最高奬勵,一是讓朝庭百姓不忘有功之人對家國的貢獻。
石牌坊一般三山三門四柱,橫樑雕雙龍戲珠,立柱嵌附倒掛雙獅抱鼓,精雕細刻非常精緻。按禮制,騎道石牌坊前文官下橋,武官下馬,表示恭遵聖喻,敬仰功臣,所以聖旨、恩榮牌坊大多建在村鎮豪華幹道。
碑坊最早出現於原始城鎮規劃,立木為坊,把功名牌掛於坊柱,故稱牌坊。
培田的恩榮牌坊為表彰主人吳拔楨文武雙全,殿試中第三甲第八名武進土,賞戴籃翎即用,並例準撥款建造。當今,既是培田崇文重教,崇文尚武的文化座標,也是培田古村落八百年人文長卷的封面。
吳拔楨生平
生於咸豐七年(1857年),卒於1927年。光緒戊子年鄉試中第六名舉人,35歲參加會試,在當時錄取的120名進士中位列33名,錄兵部任職,期間參加殿試,欽點三甲第八名藍翎侍衛,曾外任山東青州,登州參將,守備,封武功將軍賞戴花翎。
注:若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來源:冠豸山
編輯: 林文聖 稽核:詹林星 監製:傅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