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成都造幣廠宣統年間鑄造了“四川省造宣統元寶七分二釐”銀輔幣。壓制數量不足 28 萬枚,流傳至今已不多見,成為稀罕之物,令許多泉友尚未見過。老朽有幸藏友一枚,現借平臺展示分享。
這枚錢幣直徑僅約19mm,厚1.1mm,重2.66g。別看它僅有不足一個大拇指指甲蓋大小,卻仍保持了精美的攜刻和鑄造工藝,幣文規範公整,有書法大家規範;龍圖刻畫細膩,生動。龍麟,龍爪立面挺拔,雲圖上有點珠裝飾。內齒佈局均勻,邊齒深峻,整體狀態優佳,是不可多得的歷史物證和藝術欣賞品!
查史料上關於“四川省造宣統元寶七分二釐”銀輔幣的介紹很少。
吾曾見耿愛德著《中國幣圖說匯考》中提及此幣因“寶”字不同而分為“缶”(For)寶和“爾”寶兩個版。
近年又讀張承光出版的《川龍薈萃》一書,按“寶”字的“貝”部書寫方式不同,劃分為“二橫貝”和“三橫貝”兩個版本。
新近,因研究自己的藏品,在“道格閱讀”上
查見廣東深圳羅陽先生在2016年《中國錢幣》第一期(總第138期)中撰文《四川省造宣統元寶七分二釐版式研究》。文章對他取自於網路近十年出現過的錢幣剔除重複以及筆者自己收藏的實物共計113枚同款錢幣進行了對比分析。
對“宣統元寶”面據“寶”字中的“貝”部內的橫筆畫的數量確定此種銀輔幣有“二橫貝”、“二橫半貝”和“三橫貝”三個版別的論述。
他認為,“二橫貝”版本疑似為“二橫半貝版”的後期變化。
這兩個版的共同特徵是:
“寶”字的爾部左下點為一近似圓點;
“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有粘結;
“統”字么旁點為圓點;
“釐”字的裡部一豎不出頭連厂部等;
珠圈數量為113顆。
“三橫貝”版又細分為三個版。
版式一,“大小點”版:
其比較明顯特徵是“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有一顆珠圈是一上一下縱向排列;
“釐”字的裡部一豎出頭;
珠圈為113顆;
版式二“連珠”版:
此版“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正常,但是在“元”字右上方和“釐”字右下方處各有兩顆珠點相連;
“釐”字的裡部一豎不出頭;
珠圈同為113顆;
版式三,“水滴”版:
此版“四川”二字下方的珠圈正常,但是在左邊花的右側有兩顆珠點呈水滴狀相對排列,其他珠點也有不規則現象;
“寶”字貝部第三橫不和左邊一豎相連;
“釐”字的裡部一豎不出頭;
珠圈為110顆。
對龍紋面以龍頭左側的龍爪上面的雲的狀態,他做出了三個版本的論述。
即:1,中雲版(三朵雲在龍爪中間)
2,三角雲版(三朵雲之最右邊一朵成三角形)。其特徵有三個:
一是龍珠七火苗中間一株上端略粗,中下端凹陷,似作過修補。
二,英文“SZECHUEN”中的“H”左豎筆中間有一條從上至下的破軸線。疑為模具破損所至。
三,幣下部錢幣面值“7.2”的“7”,在起筆與橫筆相連的部位有一條“破軸線”,原因不明。
此版幣在研究樣本113枚中有39枚,佔34.51%。
3,右雲版異雲,普通雲版(三朵雲在龍爪右邊,且雲形狀怪異)
愚認真學習和對照了羅陽先生的發現,仔細比對後判斷,我這枚藏品屬於“三橫貝,三角雲,連珠版”,符合他所研究的特徵,是一枚真品。僥倖之餘有點興奮。
假如讀者朋友您也擁有此藏品,不妨在“道格閱讀”平臺搜尋羅先生這篇佳作,參照羅陽先生的研究成果比較一下,是否屬於某個版本。
文末,必須向羅陽先生致謝,感謝他向泉友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2021年11月5日撰稿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