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冷戰時期,日本精心謀劃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編織日本導彈防禦大傘,採取策略是凡經過日本或者鄰近日本空域彈道導彈目標不是日本是美國,那麼日本也將主動出擊,消滅一切飛經日本空域導彈。在朝鮮導彈危機爆發後,日本加緊推行所謂導彈防禦計劃,構建起日本強大的導彈防禦體系,強化跟美國在反導領域軍事合作合作,部署“愛國者”-3型和“標準”-3型導彈系統,顯然日本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並非單純防禦朝鮮導彈危機,再加上日本乘機將“愛國者”-3型部署在沖繩地區,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部署在東海方向,明目張膽將反導系統挪到中國家門口。
一、日本導彈防禦系統的起源
日本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計劃和謀劃由來已久。在美蘇爭霸時期,美國推出“星球大戰”計劃,日本主動跟要求跟美國在導彈防禦系統計劃進行合作,在經過討價還價,確定美日兩國TMD計劃。在1998年,朝鮮試射“大浦洞”導彈後,日本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顯得尤為積極,跟美國合作研發“海軍全戰區防禦”系統。在2000年,日本推出新版《防衛白皮書》首次明確指出中國中程導彈,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納入射程,而美日打造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明確以中國為加強敵,將投入100億美元,打造日本海基和陸基導彈防禦系統。日本在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採取三步走策略,同時推進海基和陸基導彈防禦;先期配備2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24套“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和4架大型預警機;中期在投資163億美元採購“宙斯盾”導彈驅逐艦、24套“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和4架大型預警機;後期採購5套“海軍全戰區防禦”系統,2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24套“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和一套陸基監測系統,但日本執行導彈防禦系統策略也始終在改變,未嚴格執行上述導彈防禦計劃。目前,日本現役8艘宙斯盾驅逐艦包括4艘金剛級和2艘愛宕級、2艘摩耶級驅逐艦。
日本明確指出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區域針對西南方向,重點防禦周邊國家中短程導彈,美日兩國打造TMD系統由三部分系統組成,早期預警系統,指揮中心和迎擊系統,一旦預警系統發現敵方導彈升空,迅速將有關資訊傳遞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向迎擊系統發出命名,最終迎擊系統發射導彈摧摧毀目標;而TMD系統包括低層面防禦系統和高層面防禦系統,前者針對目標是飛行高度40千米下的彈道導彈,後者執行攔截高度在40-200千米的彈道導彈。在日本執行先期階段導彈防禦計劃,向美國採購24套“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和4架E-767預警機,4艘可發射36枚海基高層攔截彈“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改變日本部署6個“愛國者”-2型導彈大隊,部署24箇中隊,總共120部發射裝置;“愛國者”-2型防空導彈被“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取代,“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採用“標準-2”防空導彈被可攔截彈道導彈的“標準-3”防空導彈取代,“愛國者”-3型導彈系統和“標準-3”防空系統是日本著力打造陸基防禦系統和海基防禦系統。
日本對金剛級驅逐艦進行現代化改造,確保發射標準-3型導彈,金剛號、鳥海號、妙高號和霧島號導彈驅逐艦在2007-2010年試射標準-3型導彈,除鳥海號導彈驅逐艦攔截失敗,其餘三艘成功攔截彈道導彈靶彈;在2004年日本著手打造2艘愛宕級驅逐艦,部署6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根據日本計劃2018年前將訂購2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確保日本保持6艘宙斯盾艦值班,在愛宕級驅逐艦後打造出2艘摩耶級驅逐艦,跟前6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承擔起日本200-300千米的大氣層外實施攔截戰略防禦任務。
同時,日本部署反導預警系統由美國導彈預警衛星、彈道導彈預警雷達、美國X波段雷達,愛國者-3和標準-3反導系統配備雷達承擔;在探測能力上,由陸基、海基、空基、天基預警探測系統構成多層次、全方位、大縱深彈道導彈預警探測能力,其中天基系統裝備由日本IGS系列衛星、美軍的DSP和SBIRS系列預警衛星承擔,對洲際導彈預警和戰術導彈預警時間約30和4分鐘;空基預警裝備由日本4架E-767、4架E-2D和13架E-2C預警機,擔任通訊中繼使命;陸基由日本配備FPS-3雷達、FPS-5雷達和引進美國AN/TPY-2雷達構成,前兩者探測距離650-1200千米;FPS-5雷達部署在在青森縣大湊,新瀉縣佐渡,鹿兒島,沖繩縣與座嶽4 個地區,再加上7部FPS-3雷達和部署青森縣和京都府AN/TPY-2機動式早期預警雷達,最遠探測距離達到4600千米,組建覆蓋日本本土陸基導彈預警網,窺伺朝鮮全境,俄羅斯東南部地區,我國黃海、渤海、南海,東北部和中部地區;海基預警裝備由日本海上自衛隊8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配備艦載AN/SPY-1D型無源相控陣雷達承擔。
二、日本陸基導彈防禦系統建設
上世紀90年代後,日本採購美國防空導彈逐步構建以“愛國者”-2防空系統為主的新一代防空體系,最大射程160千米;1998年朝鮮“光明星”1號衛星事件,日本趁機向美國採購“愛國者”-3導彈和“標準”-3導彈,其中“愛國者”-3導彈配備陸基防禦系統末端反導主力,由現役“愛國者”-2防空系統升級和採購全新“愛國者”-3導彈策略,系統由AN/MPQ-65雷達車、OE-349天線車和1部16聯裝發射架等組成,導彈彈重900千克,彈頭重91千克,最大速度達5馬赫,可在50千米內精準攔截,攔截高度60-24千米,配備在6個防空導彈群,下轄24個防空導彈隊,部署32部“愛國者”-3導彈發射架,1部發射架配備8-16枚導彈,日本可配備256-512枚導彈,而駐日美軍在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附近部署24部愛國者-3導彈發射架,可配備192-384導彈。美日兩國配備愛國者-3導彈最多可達到896枚;採用共架發射技術,可發射愛國者-2和愛國者-3防空導彈。
一個愛國者導彈連可配備8部發射車,單部能裝4枚愛國者-2導彈或16枚愛國者-3攔截彈,後者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Ka波段脈衝多普勒主動雷達導引頭和慣導中段控制系統,可攔截射程1000千米內近程彈道導彈,殺傷機率>80%。按照美軍宣佈“二攔一”理論機率80%,可攔截224和448枚導彈,包括巡航導彈和中近程道導彈。如果日本沿種子島,沖繩諸島、宮古列島和與那國島一線部署,將在日本西南方向打造出攔截中國導彈,寬度分別為320千米和100千米,高25千米的防空屏障,形成隔東海對峙局面。日本正在籌劃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配備遠端識別雷達“SPY-7”雷達,功率強度雖足以支撐4000千米探測距離,系統將配備新研製SM-3 Blk2A攔截彈,跟陸基“愛國者”-3導彈系統相搭配。
三、日本海基導彈防禦系統建設
推進陸基導彈防禦系統建設,日本強化“宙斯盾”艦彈道導彈防禦能力,在結束8艘“宙斯盾”艦部署計劃,宣佈擱置陸基“宙斯盾”系統,但決定新增2艘“宙斯盾”艦供搭載和發射攔截導彈使用,即第九和第十艘;在第7艘“宙斯盾”艦“摩耶”號和“羽黑”號在2020年和2021年加入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摩耶”級驅逐艦配備“標準-3Block 2A”型攔截導彈,跟前6艘“宙斯盾”艦配備“標準-3 Block1A”型攔截彈不同,射程更遠。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4艘“金剛”級和2艘“愛宕”級驅逐艦,配備“標準-3 Block1A”型攔截彈,攔截射程600千米,攔截高度160千米,飛行速度8-10馬赫,而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配備AN/SPY-1D相控陣雷達,愛宕級驅逐艦配備AN/SPY-1D(V)相控陣雷達系統,基於宙斯盾基線7型系統,及時發現射程比較遠、末端速度相當高中遠端彈道導彈,能在大氣層外攔截射程3500千米內彈道 導彈;“標準-3 Block 1B”攔截彈最大射程1200千米,攔截高度500千米,飛行速度13-16馬赫;“標準-3Block 2A”型攔截導彈最大射程預計超過2000千米,攔截高度超過500千米,發動機彈徑將增加到530毫米,動能彈頭也加粗到530毫米;三款攔截彈都可配備“摩耶”級驅逐艦,可攔截對近程、中程和中遠端彈道導彈;而標準-3 Block 1A攔截導彈是目前日本海上反導的核心力量,搭配標準-2MR導彈攔截低層防禦系統,導彈攔截距離50-100千米,攔截高度25-30千米,起到攔截射程在1000千米下導彈。
美國每艘宙斯盾驅逐艦平均配備10枚標準-3攔截彈,日本海上自衛隊平均每艘宙斯盾艦可載8枚標準-3導彈,但採取輪流進行必要的保養和定期大修,日本8艘宙斯盾艦需配備432枚標準-3攔截彈,每艘軍艦部署54枚;通常採取配備8枚標準-3導彈,意味著日本8艘可攜帶64枚標準-3導彈,採取“一攔一”模式,攔截成功機率在60%,但無法兼顧防空作戰與反導作戰,本海基攔截很難防禦密集飽和打擊。美國在日本駐紮10艘宙斯盾艦,配備172枚標準-3攔截彈,美日加起來總數到234枚標準-3導彈,再結合部署896枚愛國者-3導彈,總共配備1130攔截彈。
四、中國導彈的實力
日本跟中國隔海相望,距離相當相近,中國距離日本最近的中國城市是上海,距離約690公里,隔著東海跟日本九州島相望,最遠距離2000-3000公里,完全在中國火箭軍東風-15和東風-21等中近程彈道導彈覆蓋範圍下。目前,中國裝備著新型常規導彈—東風-11和東風-15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前者由射程300千米的東風-11和射程825千米的東風-11甲導彈構成,而東風-15部署四個型號,即射程600千米的東風-15,射程900千米的東風-15A,射程800千米的東風-15B和射程700千米的東風-15C,其中東風-15C射程精度更高,命中誤差機率為5-15米;在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式上,除亮相改進型東風-15A和東風-11A等新型近程戰術彈道導彈武器系統,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也再次亮相,部署著A、B、C、D等型號,射程範圍1800-3000千米,而東風-21C可摧毀1000-2500千米目標。在2015年抗戰勝利日閱兵式,東風-16中近程彈道導彈、東風-21D和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而東風-16射程800-1000千米,綽號“沖繩快遞”,正在取代早期東風-11和東風-15導彈;東風-21D和東風-26導彈也被稱作為“航母殺手”,是執行打擊航空母艦的反艦彈道導彈,兩者射程無縫連結,實現1800-4500千米範圍內打擊,後者具備最大速度18馬赫突防能力,綽號“關島快遞”。
在2019年抗戰勝利日閱兵式,亮相東風-17彈道導彈和長劍-100巡航導彈,前者是現役高超音速導彈,後者是超音速巡航導彈;長劍-100巡航導彈是現役第三代巡航導彈,精打要害、克敵制勝“撒手鐧”武器,射程遠是重要特點,射程達到2000-3000千米,突防能力強,採用空氣衝壓式發動機,可在3萬米以上空氣稀薄高空飛行,日本部署“愛國者”-3導彈也是望塵莫及,末端飛行速度達到4-5馬赫;東風-17彈道導彈射程1800-2500千米,採用乘波體高超音速機動助推滑翔導彈,整體結構跟“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接近,速度超過5馬赫的“飛鳴鏑”,達到高達10馬赫(約12359公里/小時)飛行速度,從乘波體尺寸判斷看可攜帶多枚分導彈頭,換裝更多誘餌彈頭,一次性發射數枚東風-17導彈,分導彈頭的數量將成倍增加,屆時超出日本反導系統的最大攔截能力,採取高超音速飛行速度,讓日本海基中段反導攔截失效,在大氣層邊緣和上層飛行,美日構建起起來攔截彈道導彈彈頭的反導系統,很難對付高超音速武器。
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和長劍-10A導彈,後者射程在1500-2500千米,都採用陸基機動發射,是解放軍現役對敵實施中遠端打擊的“殺手鐧”武器之一,配合中近程彈道導彈,可覆蓋日本全境;而日本打造攔截射程在3500千米範圍內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況且,轟-6系列轟炸機可配備4-6枚長劍-20遠端空射巡航導彈,而現役轟-6系列轟炸機總數達到200架,意味著可配備800-1200枚長劍-20遠端空射巡航導彈,即使按照解放軍海空軍目前裝備8個不同型號轟-6轟炸機航空團,每個團裝備15-20架轟-6系列轟炸機,總數也在120-160架,接近日本陸基和海基反導極限;長劍-10A陸基巡航導彈發射車同時裝備3枚導彈發射箱,裝備3枚長劍-10A陸基巡航導彈;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車同時裝備2枚導彈發射箱,配備2枚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完全具備米級精度目標命中毀傷效果的中遠端精確打擊能力。按照16輛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車組成方針,可配備32枚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同理可攜帶48枚長劍-10A陸基巡航導彈;中國火箭軍裝備現役3000枚“長劍-10”等系列巡航導彈。目前,中國火箭軍配備100枚東風-16中近程彈道導彈、150-200架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100枚“東風”21C和“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再加上200-250枚東風-26中遠端彈道導彈,配合巡航導彈至少4350枚。
五、結語
日本精心構建反導體系,配合美國打造亞太地區反導系統,意圖採取多域、多元、多層的縱深防禦體系,圍繞陸基反導系統擴建和海基反導系統建設,將“八八艦隊”打造為“九十艦隊”,發展太空、空基預警建設,加快其反導預警系統建設,力求打造出覆蓋全國的導彈監控網路,依靠在東海部署反導系統壓制中國火箭軍,將宙斯盾驅逐艦部署在東海方向,劍鋒所指不言而喻,但很難達到企圖;日本自衛隊愛國者-3導彈部隊和宙斯盾系統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實施對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末段和中段攔截,在數量差距明顯,很難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