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10月28日,一個霧雨茫茫的天氣裡來到納雍縣厙東關鄉李子村,這是記者時隔五個月後第二次探訪這裡了。與第一次感受截然不同的是,在經歷了從“害羞五多”(狗多、癩火麻多、娃兒多、灰渣多、酒鬼多)到“幸福五多”(收入多、好房子多、人才多、車子多、遊客多)變化的李子村村民,如今精神振奮,對生活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從他們臉上時常掛著的笑容就能看得出來。
厙東關鄉李子村一角
李子村,村委會辦公室在苗寨前面,苗寨背靠大山,寨前突兀的兩個山頭像兩頭威武的獅子守護著山寨。這裡森林覆蓋率達70%,山上林木青青,蒼翠欲滴。被森林包裹著的李子村,在早霧裡恰如仙境。每天清晨,喜鵲和畫眉鳥等各種鳥鳴聲,叫醒了這個苗寨,幸福的一天就這樣開始。
周榮向客人展示貨品
早上八點半,周榮的李子村百貨店就開始營業了。見有人“光顧”,他便熱心地把各式各樣的飲料拿出來招呼“客人”,笑著讓大家坐下烤火、喝飲料。誰能想到,這位“闊氣”的“周老闆”以前卻吃盡了生活的苦頭。
“說起以前的生活太不好意思了。”周榮回憶說,小時候,他們一家11口人擠在三間破土牆房裡,吃不飽穿不暖,糧食靠借、衣服靠補。結婚時,父母和他一起在房子的側面搭了一間不足6平米的土牆房,房頂用膜覆蓋著,外加分給他50多公斤苞谷,新家就算成了。
可成家後的日子依然很艱難。2000年新年剛過周榮就選擇到上海的傢俱廠上班,年薪僅3600元,省吃儉用了一年,過年時他揣著2500元的血汗錢回家了。
好在,勤奮好學的周榮瞄準建築行業,經過多年磨礪,他已經成了房屋修建和內牆粉飾的行家裡手。單靠這門手藝,他一年就能輕鬆掙個五六萬元,還帶著由十多名李子村村民組成的小團隊,一起勤勞致富。
“村民們都很勤快,只是苦於沒思路,有個人帶頭,他們也就有了目標和方向。”勤快,是周榮幸福生活的秘訣。他相信有黨的好政策,只要肯幹,日子就會越來越好。
妻子陶俊芬說:“我們這個小鋪子,一個月有3000多塊錢的收入,周榮在公司上班,固定工資一個月也是3000塊錢,每個月保底就有六七千元的收入,手頭寬裕不少。”
“現在家裡要啥有啥,日子好過得很,等孩子長大再考個好大學,人生就圓滿啦。”說完,陶俊芬指著百貨店旁邊正在裝潢的大平房,驕傲地說那是他們家的房子,有200多平方米,村委會門口停著的那輛小汽車也是她家的,夫妻倆還分期付款買了一輛麵包車搞運輸。
採收紅託竹蓀
周榮上班的公司,是廣汽集團投入幫扶資金450萬元,以對口幫扶厙東關鄉5個村的名義註冊成立的貴州木梳苗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11月,主要業務是芳香植物、紅託竹蓀的種植、加工和銷售,以及農產品貿易。
務工群眾在基地除草
其中,芳香產業專案是廣汽集團推動李子村產業振興的重點,該專案由廣州市天河區和廣汽集團共投入幫扶資金160萬元,聯合打造了李子村芳香產業種植基地。基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大力發展花卉產業,完成了芝櫻、薰衣草、迷迭香、高原雪菊等香草種植。
“產業為村民帶來了三種收入。一是土地流轉,每畝每年有500元流轉費;二是就近務工,基地裡每人每天的工資是100元;三是產業分紅,花卉收益的20%將分給村民。”木梳苗寨公司總經理、芳香產業種植基地負責人陳買秀說,現在李子村的老百姓,活得很有底氣!
厙東關鄉李子村民宿
這底氣源於老百姓鼓足的腰包。今年以來,木梳苗寨公司新增村民務工500 餘人次,各類芳香產品銷售額預計達450萬元,帶動村民每年增收約2萬元,僅芳香產業基地就提供就業崗位 50 餘人次,累計支出村民務工費用 26 萬餘元。
就拿陳買秀生活的新山坡組來說,全村20多戶人家有40多輛車,平均每家每戶有2輛車,還不算三輪車。光他自己就買了3輛車。
“以前逢趕場天,家裡的老人們想買點東西給孫孫都捨不得,現在娃兒們經常都穿新衣服,鞋子多得穿不完。”回憶起以前的苦日子,陳買秀用一個天、一個地來形容:走一兩公里爛路挑水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土牆房、杈杈房只在課本上才能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修到家門口的通組路、擰開水龍頭就能用的自來水、裝修好的大平房,李子舊貌徹底煥新顏了。
這底氣源於老百姓轉變了的開闊的思維。“只要有人帶著我們幹,我們就不怕。”李子村村民轉變思想後,才發現致富的路有很多,而其中一條就是跟著陳買秀髮家致富。
從小深諳養殖之道的陳買秀,十多歲就和牛打交道。2020年回鄉創業他首選的專案就是辦養牛場,一年的時間,他的養牛場從十多頭牛增加到三十多頭牛。附近的村民們看到陳買秀賺得盆滿缽滿,都想跟著他學習養牛技術。
熱心的陳買秀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從選種到飼養到防疫,他將養牛知識對村民們傾囊相授,“一人富不算富,一村富才算數”。在陳買秀帶動下,新山坡和牛鼻洞兩個組100多戶人,有50多戶人家養牛,一共養了150多頭牛,每頭牛純利潤在4000元左右。
這底氣源於老百姓富足的內心。“沒有共產黨哪有今天的李子村,哪有老百姓的好日子。”年近60歲的老苗醫周紹全說起共產黨的好,激動地拍手稱讚。
周紹全整理藥材
行醫幾十年,周紹全一直將“醫者仁心”作為座右銘,經他免費救治的病人多得數不清。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尤為重視教育,家中5個子女,有4名大學生,二兒子和小兒子還子承父業,上了醫科大學。
“我一直對娃兒說,只要你們肯讀,無論如何我都要供你們把書讀完。”苗醫館月均收入有六七千元,幾個孩子同時上大學時,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累計要十多萬元,每年一到交學費的日子,周紹全就開始東拼西湊到處借錢。“錢可以慢慢還,讀書可不能等。要想徹底擺脫貧困,孩子們就必須要學習知識。”
因為周紹全的堅持,李子村又多了幾名大學生。就是像他這種想法的人不少,李子村才有了不少的大學生。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今,在黨的好政策關懷下的李子村,日子越來越好了,村民們說起現在的生活,紛紛用“踏實、知足、滿意、感恩”等詞彙來形容。
“在李子村生活的這兩年,是我人生最快樂和幸福的時光。” 外地媳婦李雲直言,李子村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左鄰右里經常問候幫襯,村裡幫忙找了一份公益性崗位的工作,每天上下班騎電動車只要15分鐘,還能照顧孩子。
黃昏時分,下了一天的濛濛細雨停了,被雨水洗過的李子村空氣格外清新、路面更加整潔。
鄉間小路上,李雲哼著歌、騎著車熟練地穿梭著,一旁的芳香產業基地裡,剛採收完的雪菊正吸收甘露,等待再次綻放,樹林裡的鳥兒發出悅耳的聲音,彷彿在吟唱這美好幸福的日子哩。
來源:畢節日報融媒體中心
作者:陳 思 劉靖林 鄭林華
編輯:楊婷婷 責編:韓 雷
編審:高大濤 監製:孟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