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團結報-湘西網
讀風景,尤其是讀沅水之美,是開啟浦市的第一種方式。
長夏已盡,秋色漸染,浦市萬荷園中,依舊有接天蓮葉,依舊有映日荷花,這些紅驚豔了時光,這些綠溫柔了歲月。
文 / 圖 石 健
好地方就如同一本好書:不設圍牆,層次豐厚,耐人尋味,百讀不厭。
浦市,便是一本好書,表面是紙質的輕柔與純簡,內部卻有龐大複雜的結構。哪怕無數次抵達,無數回開啟,無數遍閱讀,均有不同的感受,均心生或是淺淡或是濃郁的歡喜。
辛丑年七月十九,連日秋雨過後,天清氣爽,再次出發,去讀浦市。
1
一讀浦市風景之秀。
讀風景,尤其是讀沅水之美,是開啟浦市的第一種方式。
暴雨過後的沅水,較往日渾濁一些,但也更激盪一些、猛烈一些。從瀘溪白沙縣城去浦市,需得溯這沅水而上。這不清澈、不溫柔的別一樣的面貌,並不影響河流的美好。
陰雨天,晴朗天,春秋季,冬夏季,寒冷之日,暑熱之日,我都曾經由沅水而抵達浦市。無論何時,隨沅水逶迤的青山、白雲、沙渚、樹林、小舟、白鷺、水岸人家,都能妥當地佈局,繪就一幅神采奕奕的宋人畫卷。
青山自青山,白雲自白雲,河流自河流,斯億萬年來,大自然兀兀不變,變的只是人們觀看的神眼。
河流是大地的嚮導,沅水是浦市的魂靈。讀懂浦市,先得認真讀這一脈綿延的沅水。
抵達浦市,在這座沒有圍牆的巨大古鎮裡,可讀古老的建築,讀神秘的梵音,讀激亢的辰河高腔,讀活色生香的人間煙火;讀繁華時的高傲,讀寂落時的堅守;讀歷史也讀現世,讀藝術也讀人生。
“一切風景靜美而略帶憂鬱,隨意割切一段,勾勒紙上,就可成一絕好宋人畫本。滿眼是詩,一種純粹的詩。”從文先生幾十年前讀到浦市美景時,產生了讀詩的種種感受,並且感嘆道,“在這種情景裡,會覺得自己即或不能將人格融化,至少樂於暫時忘了一切浮世的營擾。”
我知道,他想說的是:風景,或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能撫慰人心。
2
二讀浦市篇章之美。
行走浦市,駐足於院落、碼頭、青石板小巷,一不留神,一些隱匿於歷史深處的久遠印跡與光點便會閃現出來。
江西會館萬壽宮內碩大的柱礎,吉家大院高高的門檻與厚重的門楣,太平街連棟成片的老木屋以及其上被蛛網纏繞的飛簷翹角、雕刻繁複精美的鏤空窗花,還有中正街、煙坊弄、餘家巷這些纏纏繞繞的街巷以及密佈其間的布店、茶樓、酒肆……
曾經的繁華喧囂已經走遠,但只要用心去讀,隱幽細微處,便能昭示浦市歷史文化之厚重——浦市,是一本有來頭的書。
行走浦市,總是情不自禁地牽念沈從文先生。
他把金縷玉衣般的詞句篇章奉獻給浦市,他懷抱最為純粹的情感歌唱著浦市。
據專家們的研究成果,《沈從文全集》1至31卷中,提到“浦市”的共有20篇文章,總計65處之多。在時間長河裡,這座古鎮如同宇宙間的一切,如螻蟻蚍蜉,如偉人巨匠,終將和光同塵,但從文先生藉著文字與紙頁,令自己的生命之火煜煜照人,也令浦市之光如燭如金。
“河面既異常寬平,碼頭又幹淨整齊。街市盡頭為一長潭,河上游是一小灘,每當黃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為落日餘暉所烘炙剩餘一片深紫時,大幫貨船從上而下,揺船人泊船近岸以前,在充滿了薄霧的河面,浮蕩在黃昏色中的催櫓歌聲,正是一種如何壯麗稀有充滿歡欣熱情的歌聲!”……浦市曾經的生命,在先生的文字裡復活,而先生的文字也燭照滋養著浦市的文脈。
浦市是一座歷史之城文化之城,所以,才有從文先生這輕柔的深慨:“我小船到了一個好山下了,你瞧,多美麗!……浦市已到,一切安寧。”
3
三讀浦市人物之美。
行至李家書院,停留許久。多年前,於此數度駐足參觀,但其舊貌修整換新顏之後、從文研究基地落戶這裡之後,並無再見。
眼見書院修整一新,沈從文先生文字圖片資料豐富且佈置妥當,便不捨離開,流連徘徊。
當然,如果不是遇見李家書院守院人、瀘溪全域旅遊公司員工徐本海,便也不會在這裡逗留數小時。
徐本海守院很負責,查健康碼、量體溫、登記身份證、詢問行程,十分嚴謹,一絲不苟。
待參觀完坐定歇息時,他拿出手機,開啟他名為“浦市古鎮景區(4A)海哥”的抖音號,給我們看疫情之前浦市旅遊的熱鬧場景。他說浦市為這個夏天準備了很多有趣的活動和娛樂專案,旅遊營銷推廣也有了一定的影響。暑期開始時,李家書院有些天最多也接待了兩百多遊客,眼見如今門可羅雀,解禁一週僅有七八人來參觀,他心痛極了,連連感嘆:“可惜了,可惜了!”
六十多歲的徐本海就是浦市鎮上人,在旅遊公司工作已經四年。他經歷了浦市旅遊艱難的起步,也曾在這個夏天沒有疫情的日子裡看到了浦市旅遊的希望。
我關注了他的抖音號,開啟細看,幾乎全是家鄉浦市的美景,以及與浦市旅遊相關的影片資訊。
一上午,這座古藤纏繞、古牆四圍的古老書院都不再有人進出。我一邊用書院裡的筆墨紙硯習字,一邊認真地聆聽,聽徐本海講有意思的情緒和故事,所有的,都與他出生、成長、生活、老去的這座古鎮有關,並無絲毫倦怠,生龍活虎得像一個年輕人在講外面天地裡的奇聞逸趣。
來時,我也還看到婉君閣、萬荷園等景點都有守院人在堅守。
走時,我要按規矩交5元紙墨錢,徐本海說不用,還說,你為浦市報道宣傳,哪能收錢!
走時,我想起從文先生在《貴生》裡說的“浦市人本來為人和氣……生意發達是很自然的”,又還想起他筆下的那些沅水邊的無數“可愛的鄉下人”和“無名英雄”,“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可是所完成的工作卻十分偉大”。
浦市是一本書,讀浦市,可讀風景,讀篇章,亦可讀人物。
美景如斯,篇章特秀,人物可敬可愛——浦市,未來可期。
(稿源:湘西網-團結報)
(作者:石 健)
(編輯:孫瑩)
本文來自【團結報-湘西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