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很多年前在蘭州的一家青旅,有個女孩子問我下一站是哪裡,我說是西寧。她接著問我西寧的省會是不是寧夏。很多年過去了,類似讓人無語但又好笑的問題居然還存在於國人中間,並在這波旅行團疫情當中,越發顯得荒腔走板:一方面是不能出境的旅遊愛好者走遍全中國,另一發面卻是網路“漫遊者”壓根不知道這些遊客去的地方到底在哪。
比如最讓寧夏人無語的是,許多人以為銀川在甘肅,而吳忠在陝西。好吧,託蘭州拉麵的福,多數國人還知道甘肅是個省,沒把甘肅當成蘭州的省會。但我敢肯定,就憑本段開頭提到的那些認知,掰著手指頭說不全西北五省區的大有人在,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在問西寧是哪個省的了。
不過話說回來,世界上有超過二百個國家和地區,但只有那些最發達和最能蹦躂的才會被記住,前者如漂亮國,後者如土耳其。一個國家內部也是,只有最發達的省市和最能折騰的(很大程度上是這個省區的少部分人喜歡折騰)才會令國人印象深刻。以銀川為首府(不是省會,因為寧夏是自治區)的寧夏和以西寧為省會的青海不被許多人記住,和這些地方經濟的相對落後和各方面的出鏡機會少不無關係。
那麼我們為什麼記不住從行政區劃到山川河流的地理常識?以及對這些常識的認知深度邊界又在哪裡?這些問題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一如我們能不能學好外語,完全在於我們運用它的機率有多大。許多年前我還分不清郴州和衢州各自在哪個省,而今每每開始一段行程,往往對目的地省的每個地級市有哪些區縣以及它們的相互位置都需要提前掌握。
所以當網路上不斷有人將城市和省份錯配的時候,我們在報以諒解的同時,可能還會有那麼一絲絲同情。是同情他們對地理的無感呢?還是同情他們很少出遠門呢?大概都有,不過我在旅行途中也確實遇到一些人,他們出門旅遊頻繁,對許多景區的看點如數家珍,但景區在哪個地方卻如在嘴邊但就是說不上來--他們的興趣在於遊山玩水,甚至關注點只在自己本身的放鬆心情,去過哪裡反倒無關緊要。
那麼,回到本文的立意,好多地理常識我們其實在初中就已經學過,但很多年後,多數人都把它們還給了地理老師,只有當這些知識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時,我們才會想起。不過,我想作為中國人,我們不一定要知道美國有哪五十個州,但不知道中國有哪三十四個省市區,以及這些省區的省會和首府是哪座城市,似乎也是說不過去的。
這波蔓延二十個省區的疫情,意外普及了中國人的地理常識,許多人終於知道西寧所在的青海距離青島有多遠,也終於透過二連浩特到額濟納的距離知道了內蒙古有多大,甚至還知道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來不是酒泉,以及“縣”在內蒙古被叫作“旗”。但是,我們不能等到武漢疫情爆發,為這座城市加油的時候,才重新知道它是湖北的省會。因為,這太沉重了。
其實,記住這些基本知識沒你想的那麼困難。一個方法是,在給你的小孩普及這些常識的時候,順便重新把它們撿回來。或者如網友提到的:凡是看完新聞聯播後多看兩三分鐘的,也不會犯錯配省會的錯誤--每天央視的天氣預報中都會出現這些城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