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初,前蘇聯與美國的潛艇製造水平日益見長,隨之而來是反潛作戰能力急需提高的迫切需求,尤其是美國北極星彈道導彈的批次裝備,讓蘇聯軍方不得不將反潛裝備研發提到首位。
在眾多的研發計劃中,別裡耶夫設計局設計的義大利設計師羅拔.巴蒂尼提交的一款反潛機吸引了軍方的注意。
當時蘇聯軍方對這一反潛利器的要求可謂苛刻,不但要求其能夠在高空進行反潛偵查,還要能貼近海面進行反潛作戰。甚至要求其能夠具備全天候,全地形作戰能力,要可以在水面,陸地甚至雪面起飛。
為了達到軍方要求,羅拔.巴蒂尼和助手對設計方案反覆的進行了修改,最初他們試圖在機首部位安裝向下的發動機來提供升力,但驗證發現油耗過大,不得不放棄。最終他們確定了一款利用地效原理實現短距離起降的飛行器。
VVA-14採用組合式機翼,機艙內安裝有升力發動機和滑板,設計了管狀中央機身,前方為駕駛艙,管狀機身再向左右兩側延伸,在其上方形成一個龜殼狀升力體結構,在其左右下方有浮筒,在龜殼狀結構後方裝上一對平直的機翼,機翼和龜殼結構共同負責提供升力。其後是採用雙垂直尾翼的機尾,中間裝有一對噴射發動機負責提供推力和調整姿態。在另外一架原型機上,額外安裝了兩個噴射發動機裝在駕駛艙左右兩側。
這款反潛機成員3人,翼展30米,裝備索洛維耶夫D-30渦輪噴射發動機,最大載重52噸,飛行高度可達10000米,巡航時速640公里/小時,最高時速可達760公里/小時。但是其航程較短,只有2450公里,這也成為軍方放棄這一機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截止1974年,VVA-14反潛機共進行了107次試飛,103飛行小時,但隨著其設計師羅拔.巴蒂尼的去世,足夠強勁動力的發動機又始終無法研製出來,預先設想的各項功能難以實現,蘇聯軍方對這個專案也漸失去興趣,整個計劃被取消下馬,最終只留下一架保留在俄羅斯莫尼諾航空博物館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