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德軍以馬來亞的檳榔嶼為基地,成立了一支印度洋潛艇艦隊。在整個戰爭期間,共有41艘德國潛艇試圖突破盟國海上封鎖,前往遠東日本控制下的港口,其中只有16艘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剩餘25艘全部被擊沉。
在整個亞歐戰局中。在陸地上,德國軍隊已經陷入了兩線敗退中;在天空上,盟國戰略轟炸機已經遮天蔽日;在海洋上,德國海軍引為驕傲的“狼群”幾乎銷聲匿跡。但是,我們還沒有輸,德國仍然有復仇的力量。在U-219和U-195的貨艙裡,裝著12枚拆散的V-2導彈零件,這些德國最先進的武器將按希特勒的命令運往日本,加強日本的作戰能力。為安全起見,裝配和指導生產的武器專家們搭乘U219的姊妹艇U-234前往日本。
1944年1月5日,當滿載物資的德國商船布林根蘭號在南大西洋航行時,尾隨而至的美國輕巡洋艦奧馬哈號用一陣猛烈的炮擊將這艘商船送進了海底。這是德國最後一次嘗試用水面艦艇突破盟國的海上封鎖,向遠東日本控制下的港口運送物資。在此之前的三年內,共有15艘德國運輸船突破盟國的海上封鎖,將57000噸的物資,如雷達,密碼機,通訊裝置,武器資料等運往日本;同時,有16艘從日本開來的商船突破封鎖,為德國帶來111490噸的物資,包括鎢,橡膠,鉬等戰略物資。
而在布林根蘭號沉沒後,德國終於意識到,在盟國佔據絕對優勢的大西洋上,繼續使用水面運輸保障與日本之間的聯絡已經是不現實的。但是,隨著戰爭形勢的惡化,德國對遠東的戰略物資如鎢、鉬等的需求飛速增長,而日本則迫切需要德國提供先進武器的技術資料,以對付在太平洋節節推進的美軍。當水面航線被切斷後,德國和日本決定使用專門建造的運輸潛艇繼續維持德日之間的航線暢通。
1944年初起,德國開始製造用於德日航線的潛艇,以及相關準備工作。自1942年9月U-181號潛艇首航印度洋後,U艇對於亞洲航行並不陌生,而1943年時,德國更在日本的協助下於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建立了支援U艇遠洋作戰的補給和維護基地。起初,德國計劃呼叫在地中海閒置的大量義大利潛艇,但隨後義大利的迅速投降讓這一計劃變成泡影。因此,德國在1943年末準備大量建造20型運輸潛艇,用於德日航線的運輸。但是這一生產計劃必需的資源被挪去建造更急需的遠洋攻擊潛艇,最後德國不得不將現有的部分潛艇改裝以完成這一任務。
1944年2月26日航向遠東的U-851號潛艇,就是由IXD型潛艇改裝而成。這艘潛艇自波爾多啟航,貨艙裡滿載水銀和鈾氧化物。由於11月盟國海空軍對檳榔嶼的攻擊,駐守檳榔嶼的德國潛艇統統轉移到了雅加達,這裡成為德國海軍遠東艦隊新的潛艇基地。好運似乎一直庇護著U-219,1944年12月26日,停泊在U-219,U-861泊位旁邊的1135噸的日本彈藥運輸船Taicho丸忽然爆炸,港口設施大部被毀,人員死傷慘重,而U-219僅僅受了一點擦傷。
1945年5月5日,最終的日子來臨了,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駐東京的德國海軍武官保羅.溫奈克將軍向遠東的所有德國潛艇發出暗號“彩虹”。在雅加達,伯哈根艇長召集了自己的部屬,宣佈德國已經向盟國投降,但仍將與“邪惡的蘇聯共產主義者”戰鬥。
U-219將不會服從命令自自沉,而將被移交給日本海軍。此時U-219已經為返回德國裝滿了橡膠,稀有金屬等戰略物資。U-219隨後航向泗水,所有德國艇員都被安置在一個專門營地內,日本海軍第102維修支隊則全面改裝U-219,使之符合日本海軍要求。
1945年7月15日,U-219被正式命名為I-505,隸屬南方第2遠征艦隊。但此時的日本海軍已是山窮水盡,連配備一艘潛艇的熟練士官都配不齊。直到戰爭結束,U-219/I-505從未離開過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