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挺馬克沁機槍被製造出來後其兇猛的火力給當時的前來參觀的國家政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用水冷式能夠快速散熱使得機槍火力得以能夠更長時間的持續,如此可怕的殺戮機器似乎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一時間大量的馬克沁仿製版本遍地開花,然而彼時法國還是很高傲地選擇了無視馬克沁決定自行研製一款機槍,而這個機槍也開創了機槍散熱的新道路—氣冷式(風冷式)。
霍奇克斯重機槍是法國製造,但是霍奇克斯公司卻是由美國人班傑明·霍奇克斯所開設的,1867年霍奇克斯來到法國並在1875年開設霍奇克斯公司,但他非常不幸運地在1885年2月就病死了,到1892年是一名瑞典軍官發表了一份導氣式槍械運作的設計方案,霍奇克斯公司立刻用鈔能力把設計版權買斷,並以此技術發展出霍奇克斯M1897重機槍,1904年的日俄戰爭當中日軍就把霍奇克斯M1897重機槍用於實戰,而本文的主角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就是其改良型。
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為導氣式風冷重機槍,特徵是槍管有5片散熱片,在槍管下為導氣管,扳機為手槍式,在機身後方有環狀把手以方便掃射,最大特點是早期採用24發供彈板供彈,這樣供彈會導致火力持續降低,後期採用可以拆卸的鉸鏈式彈鏈供彈,這種彈鏈比馬克沁機槍的不可拆卸帆布彈鏈再填裝效率要好。
霍奇克斯1914重機槍作為風冷式重機槍在火力持續上不如馬克沁機槍的水冷式,1905年美國人用霍奇克斯重機槍進行了實驗性射擊,在4分10秒內連續射了1376發子彈後槍管已經徹底發紅,切開槍管後發現槍管內壁已經磨損嚴重,霍奇克斯重機槍應對這一問題就是更換槍管。
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期間法軍一個陣地上的兩挺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在10日內射了15萬發子彈,從而令該處的法軍堅守了10日,證明該槍的效能優秀、穩定。
霍奇克斯重機槍出現後獲得了不少來自世界上的訂單,根據這些訂單霍奇克斯重機槍口徑都有所改變,日本因為大量使用有阪步槍彈所以採用6.5毫米,而德國口徑(中國也大量採用德國口徑)使用的是7.9毫米,法國自用版本使用的是8毫米,還有一種比較少見11毫米格拉斯彈(法國在一戰時期使用過)。
中國在20年代中後期結束了軍閥統治開始了名義上的統一,在武器口徑制式化時因為早期軍閥混戰誰家武器大家都在用,在統一霍奇克斯重機槍時發現有四種口徑,最重要的是每種口徑的子彈數量都差不多(結果就是大家還是各用各的導致後勤壓力暴增)。
1930年到1935年間中國國民政府也向法國購買了1192挺霍奇克斯重機槍(口徑採用德國口徑),抗日戰爭爆發後又緊急訂購了1300挺但是隻交付了300挺。
圖中是新四軍裝備的霍奇克斯重機槍,這樣的機槍在抗日戰爭屬於比較好的,真希望多一點
霍奇克斯重機槍開創的風冷式散熱使得重機槍不再是笨重的代名詞(九二重機不包括),包括二戰時德國的MG系列通用機槍也大量使用風冷設計,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開創了現代意義機槍的先例,該槍效能優秀、穩定,採用24發供彈板更適合工業能力孱弱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