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2日,碾莊圩戰鬥結束,蔣軍主力兵團之一的黃百韜第七兵團共五個軍十一個師,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至此被全部殲滅。那麼,黃百韜兵團究竟是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還是雜牌軍?
今天咱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說這個話題之前,咱們先聊一下什麼是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非嫡系。
國民黨軍的非嫡系部隊也就是“雜牌軍”,軍迷朋友都比較熟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計有:李白的桂系、閻長官的晉軍、傅長官的綏遠系、西北軍系、川軍系,此外還有較小的滇軍系、青馬、寧馬等。黃百韜兵團中的第44軍就屬於川軍系。
曾幾何時,做為國民黨軍事集團重要力量的東北軍系與粵系,此時已不再稱得上是獨立體系。有的軍迷朋友可能有異議,先別急,下面咱們還會聊到這一塊。
至於中央軍嫡系、半嫡系部隊如何劃分,這一點確實不那麼清晰。對此有不少文章介紹過,觀點也不盡相同,咱們現在就捋一捋。
首先要明確,1924年10月3日成立的黃埔軍校教導團,是仿照蘇聯紅軍的模式,由國共兩黨共同組建的,並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其性質與舊軍閥部隊有著根本的區別。
老蔣雖然把持了第1軍的軍權,但實現完全掌控,是在1926年3月他蓄意製造“中山艦事件”,把共產黨員全部驅逐出第1軍之後。到了1927年的“4.12”反革命政變,老蔣公開叛變革命,國民革命軍除了我黨掌握的少數力量外,其它則淪為新軍閥的統治工具。
這也給了我們第一個啟示: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分析,而不是按某一時期劃線。
那麼以血統是否純正,或者主官是否黃埔系劃分就合理嗎?答案是:未必,這樣看問題未免流於表面,過於機械了。我們先看看《國民黨軍簡史》對第11師的記述,該師是陳誠土木系的起家部隊,後來發展為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
第11師血統並不純正,主官開始也不是黃埔系,但它成為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就是陳誠採用了種種手段,實現了對該師的完全掌控。
現在我們已經接觸到實質了。
再看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對比一下原東北軍的第49軍(即整編49師)與53軍,到了大決戰時期,《國民黨軍簡史》是這麼描述的:
這裡要介紹一下歷史背景。西安事變後,老蔣對東北軍耿耿於懷。他囚禁少帥後,又借全國整理軍隊之機,下令劉峙整理東北軍,並親自為東北軍規定了整編原則:第一步使東北軍各軍國軍化,第二步近於現代化,務使各軍之人事、經理、教育、訓練等,均按照中央規定辦理,以完成軍令、政令之統一。實際上,就是要把東北軍改造成唯蔣令是從的中央軍系軍隊。
透過一系列操作,東北軍系不復存在,部隊納入了中央軍系。到了解放戰爭初期,整編49師師長王鐵漢、53軍軍長周福成都是東北軍土生土長的老人,這時,老蔣尚未完成對這兩支部隊的完全掌控。
但是到了1947年9月,49軍軍長王鐵漢調離,軍長一職由黃埔五期生、中央軍嫡系將領鄭庭芨接任。就這樣,老蔣透過人事調整,完成了對49軍的完全掌控。而53軍軍長則一直由周福成擔任。
聊到這裡,我們就可以這樣總結一下:在中央軍系,老蔣完全掌控的部隊可以稱為嫡系,否則為半嫡系。
老蔣的中央軍系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為全國最大的武裝集團,很大程度上是不斷兼併、改造其他軍閥勢力的結果。而對非嫡系部隊是否完全掌控,有兩個重要的特徵:一是原來的軍閥體系不復存在,其部隊納入中央軍系;二是透過人事調整,完全掌握部隊。
其實我們可以把國民黨各個派系看做不同的江湖門派,而老蔣憑藉強大的武力和財力支援,成為幫派聯盟的盟主。事實上眾軍閥大佬做的還真比不上江湖大哥,我曾寫過一篇“黑色1931”,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在江淮流域遭到近代史上最大的水災,數千萬災民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的時候,在日寇鐵蹄踏遍東三省的時候,大佬們在幹啥?
幫派大哥若要完全控制內部,體現在用人上就是重用心腹親信,所謂“黃埔生、浙江人”以及“會說五臺話,就把洋刀挎”等用人標準就是這麼來的。如派豬司令守衛南京門戶徐州,又如在日記裡百般吐槽顧百順卻一直重用,原因無它,對大哥的忠誠永遠是第一位的。
這樣的依附關係,一旦大哥倒臺,派系就隨之瓦解。大的派系由於下面還有二級分舵,便形成多個小的派系。如西北軍,馮長官下野後,便分解為韓復榘、馮治安、孫連仲、劉汝明、龐炳勳等小集團。小的派系就會被老蔣逐漸吞併,粵系軍就是如此。
粵系其實開始實力並不弱,中央軍裡就有很多粵軍的底子。但由於身處國民革命的策源地,各方政治勢力都極力拉攏,因此,很難產生一個一言九鼎的帶頭大哥。而且大哥下面的分舵主們也自成一派,甚至兵戎相見。他們一有機會就想把大哥搞掉,自己取而代之。
在1929年的蔣桂戰爭中,李濟深支援桂系被老蔣扣押,陳濟棠在老蔣支援下成了“南天王”。1936年5月,陳濟棠和桂系聯合發動反蔣的兩廣事變,又被餘漢謀和老蔣相互勾結搞下臺。
餘漢謀投靠老蔣上位以後,日子並不好過。他麾下的六個軍中,66軍、83軍在抗戰時期先後被撤銷番號。1946年初,餘漢謀的第七戰區、第十二集團軍被同時撤銷,他在失去兵權賦閒半年之後,改任衢州綏靖主任,警衛浙贛鐵路運輸安全。他的基本部隊四個軍也脫離了他的掌握,北上投入內戰戰場。
其中,62軍去華北,63軍、64和65軍去華東,63軍、64軍後來編入黃百韜兵團。
粵系軍最後一個分舵——餘漢謀軍事集團,就這樣不復存在。
為了徹底吞併這支武裝力量,老蔣又玩起了“換人術”,四個軍的軍長陸續更換。透過人事調整,加之粵系軍與中央軍的淵源頗深,掌握起來自然要比其他軍閥勢力容易得多。至大決戰時期,這支部隊已經演化為中央軍嫡系。
聊完了63軍和64軍,我們接下來再聊一下25軍(整編25師)和100軍(整編83師)。
100軍屬中央軍嫡系,這個沒什麼疑問。但如果說25軍是亳無疑問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有些軍迷朋友對此還有疑惑。
歷史上有三個25軍。第一個是黔系軍閥毛光翔、王家烈的第25軍,於1935年4月被裁撤;第二個是鄂系夏鬥寅部改編的的第25軍,為中央軍半嫡系部隊,萬耀煌任軍長。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該軍損失慘重,被取消番號。
1938年,國民黨重新組建第25軍,首任軍長為王敬久,下轄第52師師長唐雲山,第190師師長梁華盛。,均為黃埔一期生。從主持組建到住用的將領,屬標準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實際上,歷史上還曾有過三個18軍。第一個是原屬孫傳芳系統的浙江省長夏超的起義部隊,起義被孫傳芳撲滅,夏超兵敗被殺,部隊潰散。第二個是1927年桂系第7軍擴編而來,軍長為陶鈞。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後,該軍番號被撤銷。五大主力之一的18軍,是中原大戰之後,由陳誠第11師擴編而成。
軍迷朋友的疑惑可能來自兩點:一是第25軍後來進行了大換血,所轄各師變化很大;二是繼任軍長不再是黃埔生,尤其是1943年10月以後,該軍軍長長期由出身北洋軍閥的雜系將領黃百韜擔任。
這樣一來就會影響第25軍的屬性嗎?當然不會。咱們前邊聊過,是否屬中央軍嫡系部隊,判據並非看血統是否純正或主官是否黃埔生,更準確的應該是看其是否被老蔣完全掌握。
由雜系將領出任中央軍嫡系部隊主官,在國民黨軍中並不多見。黃百韜算得上雜系將領中的異類,他頑固反共,忠誠於老蔣,在解放戰爭中的悍勇表現甚至超過了很多中央軍嫡系將領,他的25軍也沒有出現過對老蔣的指揮打折扣。
在《國民黨軍簡史》中,自第25軍建軍到覆滅的各個時期,均將其列為中央軍嫡系部隊,下圖為截止到1943年底(也就是黃百韜上任不久後)的描述。
其實從常識推斷,老蔣最善於吞併其他地方軍閥勢力,他怎麼會讓自己打造的嫡系部隊脫離掌控呢?
聊完了黃百韜兵團下轄的五個軍,咱們再看看黃百韜兵團。
其實無論《國軍黨軍簡史》,還是我軍戰史中,都沒有對國民黨軍兵團一級劃分嫡系、半嫡系和非嫡系,這個也並非沒有道理。如果我們考慮到兵團和綏靖區可以視做等同級別的作戰單位,軍史上也沒有把綏靖區劃分為嫡系、半嫡系和非嫡系的。
這是由於軍一級編制相對固定,而兵團一級則會根據作戰任務而隨時調整。例如,黃百韜兵團下轄的100軍和44軍,就是在淮海戰役發起前,先後由邱清泉第二兵團和李延年第九綏靖區劃歸的。
但如果軍迷朋友們一定要劃分的話,準確的表達應該是:黃百韜兵團是由中央軍嫡系部隊為主組成的。
最後總結一下個人觀點:
第一,國民黨軍的嫡系、半嫡系、非嫡系部隊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持發展的觀點。
第二,判別一支部隊,主要是看它原有的體系是否還存在,再看它是否依附老蔣併為其完全掌控。
第三,嫡系、半嫡系、非嫡系屬性與戰鬥力無關。例如桂系的第7軍和綏遠系的第35軍,戰鬥力超過大部分中央軍嫡系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