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我是外地人,小鎮青年戶口無望,預計5年後帶孩子回老家,請問我這種情況還有必要再買房嗎?
我按你的方法算了一下,如果買房,那如果是600萬的房子(含300貸款),再加上30萬的稅費,房價必須年漲幅達到3%-4%才行,三年就是10%以上,這可能性大嗎?有必要還在北京買嗎?
回答:
1、 這到底是5年後還是3年後回老家啊?而且這賬好像不太對,我重算吧。
你的實際總成本是300萬首付+30萬稅費=330萬。那收益的機會成本按照年化4%算就是13.2萬,5年66萬。300萬貸款的月供是1.7萬,年化20萬,粗算收益成本為8000,那5年等差計算下來就是12萬。因此你的收益底線為5年期78萬。對應600萬的總房款,那78/600=13%。租金收益按照年1.5%計算,5年單利就是7.5%。因此你的盈虧平衡線是5.5%,年化1.1%。
所以你這賬算的不對,肯定不是按照我的方法,而是民間江湖演算法。這就自己判斷吧,如果認為北京的房價能做到每年上漲1.1%,或五年總計上漲5.5%,那就買房划算。覺得做不到就拉倒了,判斷下跌就更別買了。
2、 在不在北京買房?房子是用來住的,有居住需求就買,沒有的話無所謂,這不過是保值手段之一。如果沒有居住需求,那就看自己有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了,比房子穩妥就行。
3、 不過多說兩句吧。第一句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也就是中美兩個老太太的天堂對話,美國老太太說終於把貸款還完了,中國老太太說終於攢夠買房的錢了。這故事是當年為了鼓勵人們貸款而編出來的,挺形象。但今天看來,這背後還有更深的含義。
那就是美國老太太的貸款是從哪兒來的?兩個渠道,一個是銀行自己印的,其次是從中國老太太手裡借的。銀行印的是少數,再超發也不能一下子這麼多。所以說,每一個貸款買房人背後,必定有一個、甚至幾個存款人在提供支撐。
以中國過去40年的經濟史來說,借錢買房的肯定是賺了,尤其買在北京的更是賺大發了。而堅持存款的肯定是輸了,既輸給了樓市,更重要的是輸給了通脹。
所以如果有較大額度的現金,未必是買房,我也不相信北京房價還會像以前那樣大漲。但最好選擇一個穩妥的保值工具,因為通脹是一定會繼續的,哪怕最低比例(溫和通脹)都每年2-3%。
4、 另外一句,買房代表了對某座城市的經濟發展信心。如果在某座城市工作生活而不買房,那基本等於是奉獻與消費,享受不到這座城市的發展紅利。
北京最早買房的那批人,基本都是有過海外生活經歷的。一是隻有他們有大額資金,第二就是他們見識到了國外的房價走勢,知道買房能借到發展的勢頭。
大概是1985年左右,北京方莊有商品房出售,但是不隨便賣,得有關係才買的到。當時我老爹有個同學在國外,稍信兒回來讓幫忙買房。我爸那會兒不理解,一套房便宜的6/7萬,貴的得十多萬,有這麼多錢幹什麼不好,買房幹什麼?
到今天,6/7萬都買不了一平米,但當時在國內的人們是沒開過眼界的,不敢相信中國的發展、北京的發展會有多好,房價作為經濟的載體能漲多高。當然那些出過國的也沒強多少,誰也不敢想象中國能繁榮到今天的程度。
但這些人出去過是漲了見識的,知道靠房產能搭上城市發展的列車。否則雖然工作生活在這座城市,永遠只能是一個過客,或者是一個寄居者。
5、 人們生活在一座城市,打工或經商可以說是雙贏,給城市創造了財富,自己也得到了回報。但其實對於城市經濟得到的更多,因為經營城市的資金永遠在投資,所有的經濟行為都可以視為投資。
而作為個體呢,其實是分了投資和消費的。日常花銷等購買商品都是消費,同樣是為了城市做貢獻。而存款就更不必說了,徹底的做貢獻,那點兒利息和通脹能幾乎持平,甚至不如,簡直成了做好事的資金供應商。
那也就是說,如果不在這座城市進行投資,那實際上是吃虧的,沒有享受到發展的紅利。當然,這也得分這城市是否值得投資,是否是好的選擇。比如在小縣城掙錢的有的是,卻掙了錢之後去大城市買房,目的是藉助大城市更好的發展勢頭。
6、 總之,我沒有明確建議。如果有大量現金,最好先判斷是否有超過房產穩妥性的理財工具,目的都是對抗通脹而已。如果買房,那再判斷哪座城市的發展會更好,借勢才是投資之道。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