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刻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機,但往往繁榮的表象會掩蓋這些危機,此前研究了美國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對當下中國的重要意義,本期我們研究日本現在的困境,雖然我們當前的經濟、科技都在高速發展,但是不能被這個表象給迷惑,因為許多跡象表明我們也在步後塵,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國家看得比我們長遠,哪怕是面對許多質疑,國家依然在堅定支援,這比日本政府的魄力強了太多。
縱觀日本的科技發展史,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規律,那就是他們很少有開創性的發明創造,一旦別人發明了某種東西,日本進入這個領域後不斷最佳化產品,很快就能做到行業第一,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當年西方國家發明了汽車,日本進入汽車領域後,很快就把質量和銷量做到了世界第一,其實在很多領域,日本都是這樣操作並且取得了成功。
日本這樣做其實很符合本國的國情,日本國土小市場不大,如果投入鉅額資金研發創新技術,一旦無法大規模應用就會導致鉅額虧損,日本難以承受,所以還不如等別人研發出新技術後,自己消化技術後進行升級,然後搶佔發明者的市場,這一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半導體戰爭了,80年代日本半導體壟斷全球市場,美國為了挽回敗局,強迫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但是第二年日本半導體銷量依然創新高,為何呢?日本產品的質量太好了,可以對所有買家承諾質保25年,質保25年是什麼概念大家比我更清楚,所以肯定紛紛買日本的半導體產品,美國的同類產品當然無法競爭贏日本。
這一點在汽車市場也是如此,當年通用汽車高層就感嘆,日本汽車做工太好了,也難怪在美國市場把通用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美國和日本的性格可以說完全相反,他們喜歡投入巨資研發高科技,然後創造絕對的技術優勢,比如半導體儲存晶片剛問世時,他們就賺了鉅額資金,後來被日本追上並超過了,於是美國尋找新的方向,就讓英特爾聯合多家企業,開始重點攻關CPU晶片,9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的興起,CPU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當時只有美國能製造,而在記憶體條方面雖然日本質量好,但是主要集中企業使用者,美國就扶持韓國企業生產記憶體條,美國賣的個人電腦就搭載韓國的記憶體條出售,這樣就變相擠壓了日本記憶體條的市場,個人電腦很快興起,企業市場很快萎縮,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才真正被美國反超,然後逐漸被美國扶持的韓國企業搶走更多訂單。
日本很快也進入CPU行業想要佈局個人電腦,搶佔網際網路產業的高地,日本以為自己又可以複製過去汽車、記憶體條的成功經驗,但是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半導體產業更新換代的頻率加速了,留給日本追趕的時間並不多,所以當日本進入CPU行業時,美國更新一代技術又問世了,然後美國電腦在全世界暢銷處於壟斷地位。所以哪怕是後來設計出了CPU,但是效能太落後了,怎麼可能獲得市場認可了,而且美國也換了招數來防止日本再次追趕,那就是大力鼓吹購買新一代技術,提倡個人電腦的炫耀式消費,讓消費者攀比自己電腦的效能,而不是電腦的質量,美國這一招非常管用,他們當時製造的CPU可能只能用5年,但是幾年就升級一代新技術,既讓美國公司擁有源源不斷的銷量,還讓日本引以為豪的質量優勢淪為了劣勢,所以後來日本也生產了部分電腦,但是銷量一直很差勁,根本無法從美國手裡搶食吃。
由於過去長期採取保守的態度,這也嚴重影響了日本人的國民性格,大家買到一樣東西就只看中質量,至於是否先進已經不重要了。一件商品短期看質量的確沒問題,但是整個世界在發展,如果只看質量不看先程序度,那麼最終註定會迷失自己,讓自己落後於世人。而日本就在質量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對高科技產品的追求。為何這麼說了呢?咱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許多人可能不相信,日本許多地方政府現在還在大量使用軟盤,90後、00後許多小夥伴們可能沒聽過軟盤,最早的個人電腦沒有硬碟,沒有硬碟電腦關機後,上面的資料全部會消失,因為沒有地方儲存,所以人們最早就發明了軟盤,可以說軟盤是個人電腦的第一款儲存裝置,當時一個軟盤普遍能儲存的資料只有幾兆,也就是今天一首歌的大小,甚至都無法儲存一張高畫質照片。所以這種軟盤很早就被硬碟取代了,我在國內最後一次見到軟盤是2001年,當時這批軟盤跟著電腦已經被淘汰了2年,我國大面積淘汰軟盤是95年以後的事情了,但到新世紀基本見不到它的身影了。
就是這種中國都淘汰20多年的電腦,日本竟然還在大面積使用,目前日本除了東京等部分地區淘汰了軟盤外,日本眾多地區政府還要等到2026年才能全部淘汰完畢,各位知道用這個東西有多麼不方便嗎?比如日本規定搬家後要更新資訊,有電腦的家庭就插入軟盤把資訊填寫進去,然後去當地政府把軟盤交給他們更新資訊,然後再帶著軟盤迴家,又比如在醫院,不少病人的付款資訊也被儲存在軟盤裡,然後需要拿著軟盤到銀行,交給銀行處理扣款資訊。各位看到這個局面還認為日本處在網際網路時代嗎?這些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只需要網上填寫資訊提交就行,另一端自動就會收到了,而且還是實時更新。而日本由於要用軟盤所以非常麻煩,當然這裡補充一句,民間個人電腦基本都很先進了,這裡說的是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太保守了,所以當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到來時,他們根本沒有及時跟進,結果網際網路發展太快,想要跟進時已經來不及了,最終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電腦端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手機端也是如此,硬體如此軟體也是如此,日本幾年前最大的網際網路新聞網站還是雅虎,那玩意我還是2000年初用過,要多難用就有多難用,介面完全不符合許多人的使用習慣,很快就被全世界許多國家給拋棄了,唯獨在日本長期佔據大量的市場份額,這也側面印證了日本人的保守。
日本被保守的思想深刻且廣泛地影響著,除了過去幾十年歷史經驗鑄造了這種保守外,利益也在加固這種保守,我們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很早就大力推廣電動車,哪怕是汽車大國美國和德國,也決定走向這條道路,但是看看日本,卻一直在糾結走不走這條路。我們以豐田公司為例,作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汽車公司,這兩年竟然不斷抵制電動車,因為在豐田看來,如果日本搞電動車,那麼會導致日本550萬人丟失工作,所以這也讓日本一直投鼠忌器。
表面看現在豐田的銷量依然全球第一,日本汽車產業也是世界第一,但是背後的危機卻不小。由於日本沒有大力佈局電動車,反而被美國特斯拉、中國比亞迪蔚來等後來居上,如今特斯拉的市值已經在汽車領域排名第一了,雖然他的銷量遠不如豐田,但是人家趕上了時代的風口,未來電動車肯定是主流,這是能源革命的發展規律,不管日本和豐田願不願意,他們都留不住汽油車了。一輛汽油車身上大概有3萬個零件,在日本,哪怕是單獨一個零件就足以養活一座小城,他們許多甚至是當地的製造產業,這也是日本經濟為何發達的原因,因為整個汽油車產業大部分零件都在日本生產製造。許多公司依靠給豐田這樣的大企業供應零件,已經存活了25年之久,但是一旦電動車大量取代汽油車後,許多公司就會因此倒閉,比如電動車不需要變速器、發動機、進氣閥等,整個電動車只需要大約1萬個零件,大量零件的減少就意味著整個產業鏈縮減,所以更多日本企業只能裁員倒閉,這才是日本和豐田害怕的地方。
日本其實想要在電動車領域追上來也有可能,畢竟大件商品人們更看重質量,他們落後的只是電池技術和原料,但是考慮到幾百萬人的失業,這才讓日本政府和豐田缺乏魄力了,畢竟任何改革都有陣痛,享受慣了安逸,日本沒有前進的動力了。保守的日本不願意跟上時代的步伐,結果就是經濟一直停滯不前,而且偶爾還要反覆衰退,不接納新技術就註定日本很難保持優勢,長此以往註定會衰落,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好事。
我們不能只看到日本的保守,其實我們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保守,比如網際網路產業興起,特別是智慧手機的興起,讓電商又出現了新的模式,比如直播賣貨,這讓傳統賣場的生意銳減,其實這跟汽油車轉型電動車一樣,都是新技術變革帶來的一場陣痛,比如一個頭部主播一年賣貨上百億元,他的員工可能就只有幾百幾千人,如果放到傳統賣場,可能會養活幾萬家甚至幾十萬家門店,所以許多人紛紛反對直播賣貨,認為這搶走了更多實體店的生意,會讓更多人下崗。但我們要認清一個現實,直播為代表的新電商,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們不能去拒絕它,因為它早晚會到來,我們只能主動擁抱它,被淘汰出局的人只能儘早尋找新的出路,否則未來差距更大根本不可能跟上腳步。所幸國家還是堅定支援這類新產業,雖然直播賣貨存在各種問題,但是任何新技術的問世都這樣,我們不妨多給它一點發展的空間,然後不斷最佳化引導就可以了。其實何止直播賣貨,許多人甚至認為5G沒用,更是反對智慧化和機器人,認為這會讓大量工人失業,但科技的腳步不會停下來等我們,我們不跟進別人就會跟進,落後的代價我們老祖宗經歷過,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