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懂事起,我們的父母會教我們一些原則,比如和孩子們分享玩具,一起玩,互相碰撞,知道說對不起和沒關係。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行為,實際上是培養我們的胸襟開闊和對錯理解的最初原型。
當我們長大後,我們進入學校。除了學習書本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我們知道了很多。在一個班級裡,我們不僅人要做得好,還要希望我們的班級是好的,我希望我的學校是好的,我的老師是好的。
在所有這些希望中,寄託著每個孩子最純真的美好,這慢慢地使我們每一個人無意識地增加了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當我們進入社會時,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胸襟開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學到了另一個不可或缺的真理,那就是我們應該有一個對錯觀。我們應該心胸開闊,但我們絕對不能做一個老好人。
當人們活著的時候,他們必須知道對與錯,而這種對與錯並不一定是他們所堅持和想到的。除了一些公認的準則外,有時它會因個人、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以及“入鄉隨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道不同的人一定是壞人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因為他們不好,而是因為他們有不同的志向。沒有共同的語言,就沒有更深的交流,但他們不能交往,並不一定要成為敵人。
入鄉隨俗更好理解了。有些行為準則可能因地區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但你不能說其他行為準則是錯誤的,當你接觸到其他人時,你必須尊重他們當地的風俗習慣。
再比如,在所有朝代,無論皇帝多麼昏庸,都會有忠誠的官員。我們不能粗略地界定這些忠誠官員的是非。在他們的認知中,只要他們忠於君主,他們就是對的。所謂的君主要大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幾乎所有能為君主分擔憂患、為人民辦實事的忠臣,都受到了當時或後世人民的讚揚。這就是明證,是非概念是可以區分的。
有些人對是非沒有看法。看來他們什麼都能容忍。他們讚美好人,為壞人找藉口。總之,大家好,自己也好,但他們不想失去自己的原則,盲目追求做好人。最後,他們只能成為一個平庸的人,一個沒有成就的壞好人,或者一個暗中使壞的人。
因此,在這一生中,人們可以心胸開闊,但他們必須瞭解是與非,否則爛好人可能會在他們能做很久之後變成令人討厭的“壞人”。
願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能分清是非,且心胸開闊。我相信這樣一個人的生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