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輔導班和線上課,“雙減”之後英語怎麼學?近日,中科博愛心理醫學研究院副院長金茜推出新作《英語學習“心”法——兒童英語進階指南》,書中提出,學英語不一定非要“學海無涯苦作舟”,不一定非要“笨鳥先飛”,只要瞭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去做,就能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英語)學習”。
金茜自稱是英語“學渣”, 在她學英語的過程中,雖然有身為北大教授的爺爺及多位特級教師的加持,但高考英語仍不到100分(滿分150分)。而她的女兒番番在10歲3個月時就以147分的高分(滿分170分)輕鬆透過PET,11歲時又在小托福考試中取得860分(滿分900分)的好成績。沒有在國外長期生活,從未參加過任何英語輔導班,沒有雞飛狗跳地背單詞、學語法,她是怎麼做到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長假”中,金茜把自己作為一個母親,一位兒童心理學學者,對兒童第二語言學習(以下簡稱二語學習)的研究和實踐寫進新書。
“這本書像一股清流,不製造焦慮,不橫向比較,專注於兒童自身發展,專注於二語學習本身,提出了簡單易行的學習方法和高效的學習策略,給兒童二語學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評價說。
聽力為先 有效地“磨耳朵”
“‘聽、說、讀、寫’是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這是我們學習母語的過程,也是我們學習二語的過程,母語的學習是從‘聽’開始,二語學習也必須‘聽力為先’。”金茜說,所謂“聽力為先”,就是“聽”是重中之重,要從“聽”開始。
她解釋說,首先,“聽”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對年齡的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也就是說,我們與生俱來的分辨各種聲音、語音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弱,聽力的培養和提升會越來越難。母語和二語的語音差異越大,這種難度就越大,甚至成為不可能。
其次,相對於閱讀文字來說,語音所攜帶的資訊更豐富,不僅包含語義資訊,也就是語音所對應的文字資訊,還包含喜、怒、哀、樂等情緒資訊,也包含輕重快慢等語調資訊,還有邏輯資訊和生理資訊等。這些資訊不但影響學習者的發音標準與否,而且極大地影響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
最後,相對於我們的母語——漢語來說,幾乎所有的二語都是“拼音”類語言,這類語言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語音在語義的啟用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聽力”會對“說讀寫”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則困難重重,事倍而功未必半,甚至成為制約語言水平的瓶頸。
金茜指出,“聽力為先”的目的是幫助英語學習迴歸到語言學習的本質,把注意力放在理解語言本身上,當兒童具備一定聽力水平後,用“聽”來帶動“說、讀、寫”的學習,避免兒童對漢語的依賴,最大限度的幫助兒童避免“語言石化現象”的發生。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避免對漢語的依賴,不是輕視漢語,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相促進關係,最終實現以漢語發展為主、帶動英語學習。
“錯峰學習” 合適的時間進行適合的學習
“所謂‘錯峰學習’,就是在合適的時間進行適合的學習。”金茜說,該策略旨在為孩子減壓,同時也為家庭減負,無需報“輔導班”“衝刺班”,引導孩子輕鬆愉快、自然而然學好英語等“第二語言”。
“錯峰學習”是根據兒童大腦發育特點提出的學習策略,幫助兒童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高效的學習。分為0-3歲、3-6歲、6-12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側重點不同,按照大腦發育的規律制訂學習計劃,透過找到語言學習之間的共同點,先發展母語,二語緊跟其後,利用母語幫助兒童提升理解力和思維能力、再把學習成果“正遷移”到二語學習中,讓母語促進二語學習。
金茜舉例說,比如0-3歲,母語學習的重點為發展“聽說”,充分和孩子互動,促進孩子接受性詞彙增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保護好孩子聽力,並且訓練聽力的敏銳性,讓孩子聽得到各種語言的不同發音,為二語學習做準備。
3-6歲,母語學習重點為發展“閱讀”,大量親子閱讀,增加孩子對書面語的理解,增加詞彙量,熟悉文字,提升理解力。二語重點發展“聽力”,大量聽動畫片音訊,理解常用詞彙和語法是基礎,聽原版故事音訊是進階,增加英語書面語詞彙量和獲取規範的語法規則。
6-12歲,母語學習重點為海量自主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和思維層次。二語發展重點為繼續保持聽力輸入,母語閱讀流暢後再發展二語自主閱讀。儘量透過聽和讀的方式增加詞彙的豐富性,觀看新聞、紀錄片,閱讀學科類雜誌均可。
“‘錯峰學習策略能夠減少兒童在學習中的挫折感,建立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激發兒童學習主動性。而且“錯峰學習”可以更好地平衡學習資源,讓母語和二語同時達到較高水平。”金茜說。
以她的女兒為例,番番的二語學習從大量的聽力積累,到自由口語表達,再到閱讀原版書籍,最後到學會用“寫”表達思想,雖然過程上一直和母語“錯峰學習”,沒有聽說讀寫齊頭並進,看似慢人一步,但是到達“寫”這步時,番番的英語水平已經追趕上了同齡的以英語為母語的兒童,而其母語也得到較高發展,兩以說兩種語言並駕齊驅。
“這種‘錯峰學習’的學習策略我認為更合適中國孩子。”金茜說。
愛的教育 靜待花開
在書中,金茜還反覆強調了另一條主線:遵循兒童發展規律——保護學習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
“我們更應該關心兒童健康成長。保護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是最重要的任務,英語學習必須遵循兒童發展規律。什麼時候開始‘聽和說’最合適?什麼時候開始 ‘自主閱讀’才是高效的?都應該以保護兒童學習主動性為目的,不煽動焦慮,更不急於求成,必須符合兒童發展和學習規律,讓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開始愛上學習,最終達到主動學習的狀態。”她說。
對於家庭教育中的“雞娃”和“放養”之爭,金茜認為,無論“雞娃”還是“放養”,其實只是不同的家庭文化,並沒有誰優誰劣之分,但是如果在具體操作層面走向極端,“雞娃”的教育風格會變成“專制型”,而“放養”的教育風格會變成“放縱型”。
“我既不贊成簡單粗暴的認為雞娃就會扼殺兒童天性,也不同意放養耽誤孩子一生。如果雞娃的家長可以給予孩子積極的情感回應,傾聽孩子的內心,並且尊重其個人選擇,那麼也是權威型教養方式。同樣,只要放養型父母對孩子有相應期待,並要求遵守合理規則,則一樣是權威型教養方式。”
面對充滿焦慮的家長,金茜說:“當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發現大部分焦慮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我希望透過我寫的這本書,讓我們對兒童的發展和語言學習規律有所瞭解,不再憂心忡忡,不再急急忙忙,按照孩子的成長節奏穩步向前。”
“教育不是冰冷、莽撞和粗暴的,而是應該充滿愛、勇氣和智慧的。”在書中,金茜描述了自己用愛和耐心陪伴女兒成長的經歷,在喧囂浮躁的社會環境中,不是誰都有靜待花開的勇氣。“我相信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冰冷的知識,那是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應該是傳遞更多的愛,這樣才會滋養出豐富、多樣且對世界和未來充滿熱愛的靈魂。”
(原標題《“雙減”後,英語怎麼學? 這位媽媽的學習“心”法讓你不焦慮》)
(作者:深圳報業集團駐京記者 陸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