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朋友圈讀到了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2021年初中教育發展論壇上的報告《養其根,俟其實——初中教育質量提升的幾點思考》。其中一節“如何培育對學生終身有益的素養”,提到三個方面,雖然是從教育部門的高度談的,但對家長也很有啟發意義。
自主發展
文章用了“學會學習、健康生活”八個字。學習和生活是孩子需要應對的兩大主要事項,而且生活是更為基礎的事項。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就是這個意思。現在,不少家長過於注重孩子的學習,而忽視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這是教育的一個誤區。
並且,家長注重孩子學習,過於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從而陷入嚴重的功利主義。孩子即便達到了目的,喜悅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家長的獎賞(或者免於打罵),而非學習本身。結果是,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就難以得到有效的激發,學習行為也很難持久。
社會參與
簡單地說,就是要學會和人打交道,學會和社會互動。上一段提到的孔子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除了自主這一層含義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含義,就是對人與人關係的適應。行,不僅是自知自制自主,還有人與人的互動,比如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與兄弟的關係、與長輩的關係、與鄰居的關係、與老師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等等。這些都屬於“行”的範圍。
這些都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習得的。用現代話說,就是要培養基本的道德觀念,能夠踐行起碼的社會規範,並在生活(表現為與周圍人的來往)中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感知自我的意義。
文化基礎
如果說,前兩點側重於“行有餘力”的行,側重於生活實踐,那麼,第三點更接近“則以學文”的文,也更接近我們今天說的學習。文化基礎中的文化,就是通俗意義上的知識;基礎呢,簡要來說,就是人文與科學。
先說科學,就是關於自然的知識,追問的是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比如雷電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太陽從東邊升起等。人文就是關於人的知識,包括社會的知識,人與動物有什麼區別?人與人如何合作?人的靈魂是什麼?心理是怎麼一回事?道德是什麼?美是什麼?這些,都屬於人文領域。
無論人文還是科學,又都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知識層面,時至今日,前人已經在各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認知經驗,我們只要學習,就可以瞭解。二是思維層面。科學思維顯然不等於科學知識,只有掌握了科學思維,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科學的眼界推進一步。人文思維也不等於人文知識,知識是死的,只有具備了人文思維,才能把人文知識運用到人的生活本身,進而提升人生境界。
——
教育“雙減”政策的推進,實際上把家長推到了教育子女的最前沿。有人調侃,這才是真正的“拼爹時代”。當然,“雙減”並不是消除競爭,也不是取消教育,而是改進教育方式,迴歸教育本質。家長赤膊上陣,並不是要把原本交給校外老師的工作重複一遍,而是要踐行責任教育,激發孩子的主動性,激發孩子的潛能,以不變應萬變。
(注:申繼亮巡視員的報告《養其根,俟其實——初中教育質量提升的幾點思考》還談到了很多資料和案例,對理解我國的教育設計、教育政策,非常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教育部教材局申繼亮:從國家教材修訂,看K12教育的走向》檢視全文,另,歡迎來稿討論教育、育兒等,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古文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