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罹患心理疾病,無需諱言,有極其複雜的原因。其中,父母的過錯在哪裡?起了什麼作用?這個討論存在的唯一現實需要就是我們可以透過反省,去掉若干“不正確選項”,離“正確”的路或者更客觀的說“不錯誤”路更近一些而已。如此而已。
為什麼強調“如此而已”呢?因為倘不如此,很多父母(包括我)在根本出發點上就出現了錯誤。這個錯誤可能是方向性的錯誤。就是懷著“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敢叫天地換新顏”。牙牙學語的孩子,那麼純潔,那麼天然的需要你的保護,那無疑是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機會“在最白的白紙上做最美的圖畫。”
為人父母者,一旦有了這種狂妄和無知,就大機率會在錯誤的路上狂奔了。因為三個原因:第一,你可能錯了。第二,你是對的,但有可能不合時宜(時代在變遷)第三,你的孩子,他/她和你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基因,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運)。問問我們自己,當我們以我們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想法,正確的做法去要求孩子的時候,你對比以上三點,你覺得你有多少勝算?你和孩子矛盾產生的機率有多大,你干擾孩子生命自我成長的機率有多大?
所以,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比較順理成章了。父母越強勢,越固執,越追求完美,大機率來說,親子矛盾就會越大,事情就會變得更難以收拾。
那麼,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我是一個強勢的追求完美的家長嗎?其實,我們大多數是不自知。
比如我,個性也比較柔軟,甚至是軟弱。對待孩子大部分時間比較民主。但是我現在才領悟到我的確有非常強勢的地方,不是方法和態度,而是我的內心,對完美有執念,對是非有執念。
怎麼講?我們往往落入兩個陷阱:是非之心和慾望之心。我自問慾望之心較少,並無多少貪慾。但是,是非之心甚熾。是非之心,會讓人過度堅持是非黑白,過度追根究底,進而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對他人多度臧否。而這些東西,一方面會讓孩子感覺高壓,而且不同於一般的高壓,你還把這種高壓賦予了道德制高點的潔癖,上綱上線到靈魂和人格的高度,極易讓孩子歸因到自己。這是所有認知錯誤裡錯得最多的一個認知。因為它把孩子整個人都否定掉了,徹徹底底,不留一點活路。
佛教裡,有三個妄念“貪嗔痴”。而我犯下的錯誤,正是“痴”,而自己卻絲毫不覺。這也難怪,要是有“覺知”了, 就不能成為“痴”了。再比如說佛教裡的“著相“或者”執相”。大家對於沉迷於色相這些都比較好理解,也會天然的去反對,但是有一種執相,很特別,帶著很美的外衣,很難被我們察覺,但是對我們和孩子的心靈會帶來更大的傷害,那就是執“淨相”。
何為“淨”? 我的淺薄理解:極度的追求,偏執的追求,滅絕其他的追求。極度追求的東西,即使是極好,極美的,即使就是真善美本身,但是過度,偏執,滅絕其他,就進入了執“淨相”。
現在,我們回到家庭教育中來,首先,執淨相的家長會去給孩子定一個很高的要求和規範,(因為她滿心裡的願望是愛孩子,覺得孩子值得世間的一切美好。這原本也沒有錯。)其次,他會把這個高標準的要求與其他東西對立起來。不想達到,沒有達到,沒有完全達到都是他的對立面。別人沒有達到也會成為他的對立面。所以就有了壓力和苛責,對孩子,對他人。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孩子也會苛責自己及他人。苛責對著自己,是自傷。苛責對著他人,人際關係傷,外界傷,孩子對社會關係和環境的應對能力一點點被扼殺掉。
一邊是父母用殷切的愛,點滴付出形成的高標準的完美的道德的牆,不容懷疑和觸碰。一邊是苛責和不順,孩子幼小心靈所不能接受的自以為的“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可能就是追求完美的父母愛得越多,孩子越痛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