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把歷史文化街區當景點建
——以仁豐裡為例探討古城保護利用路徑
□ 李廣春
近年來,仁豐裡成為揚州城新的網紅打卡地。具體分析,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求新求變求異是人的天性,作為遊客,每到一處總想看看與眾不同的地方。到揚州領略園林文化,遊覽運河文化之後,順便看一下古城,也是人之常情。這幾年東關街等地的紅火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作為古城重要組成部分的仁豐裡自不例外。說其意外,是指一個700米長的街道,過去髒亂差,乏人問津,這幾年由於持續微更新,面貌煥然一新,揹包客絡繹不絕,小年輕流連忘返。一個旨在改善原住民生活條件的舉動,竟然蝶變為文化旅遊專案,種瓜得豆,實是喜出望外。 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的走紅,有其必然性。一是年頭長。揚州明清古城是中國東南地區儲存得最大最完整的,而仁豐裡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其街巷形制發端於唐,街名由來於宋,裡坊制魚骨狀分佈的街巷格局清晰可見。二是文物多。旌忠寺、文選樓、阮元家廟等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有傳統風貌建築128處,其中文物保護單位8家,歷史建築1處。三是文化味。琴箏製作、剪紙、盤扣、雕版印刷、書畫篆刻等非遺遍及街巷,41處眾創空間常年有老電影、老郵政、老照片等懷舊產品展示,文創青年開展的詩詞雅集、文學沙龍、文創大賽等文化活動常年開展,走進仁豐裡,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四是煙火氣。原居民常年生活,讓古城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激發遊客探究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原生態。可以說,仁豐裡充分展示了揚州古城保護利用的最新成果。 近年來,汶河街道致力於古城保護利用,圍繞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螺螄殼裡做道場”,以“小地塊、漸進式、微更新、重文旅、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統籌古城保護與利用,協調居民生活與生產,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整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帶來了喜人變化。一是在保護理念上,變“拆改留”為“留改拆”。大拆大建有違古城保護利用理念,也是原住民最擔心的事。他們幾年前就編制了仁豐裡保護利用規劃,根據專家意見,結合街巷實際,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建築,對與風貌違和的違章建築予以拆除或改造,最大限度保護了城市肌理。二是在公眾參與上,變“要我改”為“我要改”。把古城保護利用的意義講透,尊重居民選擇權,用“收儲租”的“惠民契約”保護原住民的切身利益,化解社會矛盾,使居民從過去的抵制變為現在的主動參與。三是發展動力上,變“獨角戲”為“大合唱”。堅持政府主導不包辦,社會參與守規矩。街道出臺規劃,做好杆線下地、管網重新鋪設等公共配套設施,抓住街道立面樣式和門店風格協調這些關鍵,設立引導基金,鼓勵有條件的業主入住,自主改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既調動了社會參與積極性,又減輕了財政投入壓力。 圍繞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汶河街道做了大量創造性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但也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有人氣少財氣。仁豐裡儘管成了網紅打卡地,但文化產業發展並未形成規模和品牌。少數經營戶靠政府優惠扶持政策維持,一旦斷供,則會難以為繼,而靠街道自身力量難以維持現有業態穩定。據街道測算,減免房租、收儲民居、修繕古建,需要很大支出。二是有業態少富態。目前仁豐里民宿、文創店鋪大大小小近百戶,但存在企業規模不大、產品層次不高、盈利能力不強等問題。經營業主的堅守,一方面是政府優惠政策可以減輕負擔,另一方面他們更看重仁豐裡未來的發展預期。就當下而言,經營戶處在創業期。三是有想法少辦法。街道在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有很多富有創意的遠見,但囿於自身實力和所處層級,難以付諸實施。 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成績不少,困難不小,街道抱著對歷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對地方發展的深厚感情,不遺餘力推進各項工作。對此怎麼看,該怎麼辦?換個思路看問題,也許會豁然開朗。古城保護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政府為此進行必要投入是應該的,能否在溢位效應上動腦筋,將古城保護專案變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文旅專案呢? 外地實踐已有成果。臺兒莊古城2008年復建,2平方公里,8大景區,蔚為壯觀,一舉成名。我們有現成的古城,歷史遺存眾多,文化底蘊深厚,透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完全可以一舉多得,既保護古城,又發展旅遊,更繁榮文化,讓古城復興為“三個名城”建設奠基。 以仁豐裡為例,如果保護利用工作做到位,帶來的效益相當可觀。可以算幾筆賬:一是帶動旅遊。據測算,如果遊客平均逗留1小時,再在皮市街、南河下各逗留1小時,相當於無形增加了一箇中等規模的景點。二是吸納就業。仁豐裡大大小小商鋪上百家,再加上皮市街、南河下,發展得好,相當於一個大型工廠的就業人數。三是產業發展。如果相關區域成長起來,全年有望新增10億元文化產業產值。四是文化影響。文化活動、文化產業因遊客口耳相傳,揚州文化在園林、運河的基礎上又會增加創意文化、市井文化、鹽商文化、街巷文化等新影響力,更好地擴大揚州對外影響力。 鑑於此,建議對揚州古城保護利用再審視。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利用”這一短腿接長。我們要加大對文化的研究,跳出文藝小圈子,構建文化大格局,算好利用發展賬,做好保護分內事,學會用經濟理念衡量保護,產業思維發展文化,“雙效統一”做強產業,讓文化變現,使旅遊值錢,從而實現古城保護與利用的完美統一。
具體建議如下:
建強工作班子。由更高層次領導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工作,讓街道更好地主動作為。
融入文旅發展。對古城資源再梳理,按照文旅融合要求,摸清家底,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使利用成為最好的保護。營造文化氛圍,發揮現有歷史文化遺存的作用,利用現代技術,活態呈現古代文化,使其可知可感可親,增加人們對古代文化的興趣;開展文化活動,利用四時八節,將傳統文化儀式化,吸引更多人參與體驗,感受揚州地方文化魅力;增加文化元素,鼓勵非遺工作者和文化名人入駐,使文化融入古城街巷,吸引更多文化愛好者參觀;發展文創產業,不再侷限於小裝飾件的文創產品,將傳統“三把刀”與文化嫁接,發揮“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應,鼓勵輕餐飲企業有序進入,讓美食文化成為文創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設立引導資金。運用財政槓桿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透過以獎代補等形式對古城利用專案進行扶持。建議對四大歷史文化街區按照各自功能,根據先後順序,進行動態補助,使古城保護利用“揚州模式”走在全國前列。
出臺優惠政策。調動原住民參與積極性,以獎代補,對修繕民居給予獎補,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
引進創意人才。古城在保護基礎上的利用,需要複合型創意人才。針對年輕人“觸網”愛好,開發古城遊戲,發展“遊戲+旅遊”新模式,線上通關與線下體驗相結合,吸引更多年輕人到古城“冒險”。需要利用“綠楊金鳳”人才計劃,下決心招引一批懂保護、會經營、精網路的新型創意人才。
作者為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