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搞鄉村振興,一直在強調城鄉融合,但卻受現實種種因素所限制。日本川場村透過城鄉互動及社群營造,從嚴重過疏地域的沒落農村,發展成為遊客絡繹不絕的休閒觀光鄉村,走向了鄉村振興之路。今天就跟著地道農旅•地道君走進川場村,瞭解她如何透過城鄉互動實現鄉村振興。
一、鄉村概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城市大發展,大量人口由鄉村向城市移動,傳統村落社會迅速崩潰,人口與戶數銳減、地域老齡化、經濟萎縮、生活信念低落,也就是“過疏地域”問題嚴重。川場村也逐漸走向衰敗,並於 1971 年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過疏地域”。為了讓農村擺脫城市發展的桎梏,從蕭條的狀態恢復往日活力,日本政府出臺了城鄉互動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農村復原。
川場村為了擺脫困境,借勢地理優勢,積極配合政府實行城鄉互動,於1975年確立了發展“農業 + 觀光業”的基本策略,並於1981年與東京都世田谷區結為姐妹關係,開展全方位的城鄉交流,實現了鄉村振興。
二、振興之路
1 城鄉互動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鄉村服務城市發展
1981年,世田谷區與川場村締結“區民健康村相互協力協定”,併成立“世田谷區川場故鄉公社”,作為城鄉共建的行為主體。在這一階段,設施的建設與活動的組織主要以服務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健康村不僅是城市居民來此療養的居住設施和參與各種自然體驗活動的大本營,也是川場村農產品與手工藝品的銷售場所,其本身形成了城市居民瞭解鄉村的重要視窗。
第二階段:實現城鄉互助發展
1991年,為紀念合作協議締結十週年,“友誼林”專案正式啟動,而這也標誌著城鄉互動進入了新的階段。川場村、世田谷區以及林地所有者三方共同合作,以“中野館”附近80公頃範圍的森林為物件,開展森林保護等系列活動。
2007年開始,在“友誼林”計劃的成功基礎上,“後山整備計劃”“農林再生事業”等一系列城鄉合作活動相繼展開。在原有的參與者之外,環保企業與志願者組織的加入為鄉村建設提供了新鮮的血液。此外,多種來源的支援資金的合理配置為鄉村的各項事業提供了重要的動力。
第三階段:促進鄉村持續發展
川場村以提升村落軟實力為主要目標,致力發展附加經濟值高、經濟利益好的產業;進一步深化與世田谷區之間的城鄉交流,將交流從產業層面上升到文化與教育層面,藉助城市的科技資源發展提升本村的創造力;進一步提升村民自治團體的力量,強化自立自主的治村理念。同時,對於清潔能源的利用、自然環境的保護都做出了更加詳細的規定。依託城鄉互動,川場村漸漸恢復了往日活力,村民自治意識開始逐漸覺醒,政府對鄉村的空間結構進行了一系列合理規劃,並依據空間結構,重新整頓了基礎設施、民宿等。
2 合理鄉村空間佈局
位於群山之中的川場村沿兩條深入山脈的公路線性展開,深入山脈的北部區域主要被作為生態區域保留,城市居民的療養設施與自然體驗場所散佈其中;中部區域集中了農產品生產設施、村民住宅與民宿以及村民服務設施;南部區域則集中了文化會館、田園廣場等對外旅遊設施。這樣的村落佈局兼顧了旅遊業與村民生活的需求,使得二者有所交流卻互不干擾。
3 鄉村有序發展
城鄉文化交流 除了設立歷史民族資料館、名主紀念館等文化旅遊設施外,川場村尤其注重挖掘與自身產業特色相關的文化,將農業與農產品本身打造成了川場村的文化名片。也十分注重城鄉居民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鄉村不僅在接受城市文明的輸入,也在向城市輸出獨特的鄉村文化。
鄉村原始景觀 村內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非常高,而村內的景觀設計卻以原生態的農業景觀為主,以提升村民生活空間的品質為出發點,以原生態的鄉村田園風光為特色,樸素自然卻不失趣味,形成了更持久也更獨特的吸引力。
賦能農業發展 川場村本身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業村落,一是以農耕產業本身為核心產業,將普通的農作物開發成為具有品牌效應的特色產品,開展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業;二是巧用基礎設施,打造農業主題樂園,將村子邊上的“道之驛”,即是國道邊上供來往車輛及遊客休息、購物的場所,巧妙地利用其視窗效應,使她成為集合了農產品售賣、餐飲、體驗、休閒等功能與一體的“田園廣場”。
統一管理民宿 川場村共有15家民宿,除了最大的川場溫泉會館外,每家民宿都由村民自宅改造而成,平均擁有6~8個房間,可同時接待20~30人。民宿的價格在每人6000~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00~500元)之間,為村民創造了不菲的收入。民宿的建築與室內鮮明地體現了傳統建造技藝與現代生活方式的交融,主人生活空間在一層,民宿內部設施非常現代化。川場村內的民宿和其他經營設施一樣,都是川場村商工會的一員;在川場村的官網上,可以方便地查詢到所有民宿的價格與聯絡方式。這種區域性的組織保障了地區旅遊觀光業的有序發展。
產業旅遊結合 川場村巧妙地規劃了兩條散步路徑,將這些各體驗專案設施串聯起來,形成了完整的體驗流線。其景觀設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農村的本來面貌:路徑的地面維持了田間小路的原貌,隔幾百米出現一次的路牌是唯一的人工設計物。路牌不僅指示了路徑的地理資訊,同時也介紹了附近的農產品資訊,小小的路牌也體現出川場村農業品牌化的策略。
三、振興之法
川場村透過城鄉互動、社群營造、地域規劃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鄉村振興,地道農旅•地道君認為其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鑑。
1 城鄉合作共贏,鄉村主導發展
城鄉合作,不僅僅是城市或是鄉村單方面的向對方進行資源輸出,而是隨著城鄉交流的深入,由“鄉村服務城市”漸漸向“城鄉互助,共建鄉村”及“鄉村可持續發展”轉變。
一是鄉村前期藉助城市資源,進行鄉村建設,同時也向城市提供健康農產品、鄉村休閒康養度假等產品,進行雙向需求對接和輸出,即是相互為對方解決發展問題。
二是城鄉雙方尊重自然、尊重鄉村的態度,由鄉村主導自身發展,是城鄉合作共贏的基礎,也是鄉村真正得以長期良性發展的根基所在,也能讓鄉村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2 功能板塊串連,實現產遊融合
一是村落空間梳理 要著重考慮在地村民生產、生活、生態、生意之間的聯絡,進行鄉村空間梳理和佈局,使得之間有所交流卻互不干擾。
二是功能板塊融合 一方面生產與體驗、旅遊、度假等業態實現有機融合,避免割裂;另一方面可以透過產業線路、體驗線路將各個板塊有機組合起來,各功能板塊既能獨立運作,也能形成有機組合發展。
【地道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創意經濟設計第一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現代農業產業園、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搭建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鄉村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可持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