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刺繡、銀飾、蠟染、民族醫藥、古法造紙、民間演藝……在貴州的眾多鄉村,文化產業在助推脫貧攻堅後,又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每到重要節日,安順市鎮寧縣高蕩村村民就會以此獨特的方式迎接外來的賓客 攝影郭熙
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後,我國進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嶄新階段。鄉村振興,文化不可缺位,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
貴州省2016年啟動實施文化產業扶貧“千村計劃”,累計扶持貧困縣(區)文產專案54個,率先在全國走出了一條以文化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路子。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到2020年,貴州文產專案扶持資金達到3500餘萬元,實現14個深度貧困縣和20個極貧鄉鎮所在縣全覆蓋,專案型別涵蓋民族服飾加工、手工藝品製造、吉他生產、刺繡、銀飾、蠟染、民族醫藥、古法造紙、民間演藝、竹編、文化旅遊景區及產品打造等多個業態。
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激發了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提振了各族群眾的精氣神。
600年曆史的屯堡服飾熱銷背後
藍青色的布料鋪滿桌面,63歲的張世福手中拿著一把剪刀,麻利地裁剪著。在中國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他正在自己的工作間趕製衣服,以備銷售。
張世福所居住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九溪村,被譽為屯堡第一村。全村有18個村民組、1605戶、5729人。600多年前,明朝為平定及穩定南方,先後實施“調北征南”和“調北填南”行動,數十萬軍、民、商陸續屯集在以安順為核心的貴州,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軍屯、民屯、商屯等安順屯堡文化。
張世福趕製的衣服,正是從600多年前的漢陽鳳裝延續而來的屯堡服飾。他個人一年要製作大約600多件,銷往劉官屯、楊關屯、舊州、二鋪等各地屯堡村寨。
傳統文化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力量。九溪村村主任黃治庚表示,屯堡服飾的逐年熱銷只是九溪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方面。九溪村富集了傳統屯堡文化最為鮮明的三大元素,這裡的屯堡建築和屯堡地戲也傳承、保護得很好。
“石頭的路、石頭的瓦、石頭的房、石頭的城牆……屯堡建築最獨特之處幾乎都是取材於石頭。”黃治庚說,九溪全村有傳統屯堡建築300至400棟,其中集中連片的有200至300棟。這些建築兼具傳統的軍事和居住功能,佈局周密,其上雕繪有各種圖案,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
行走在村裡,人們不僅可以透過這些石頭建築真切感受600多年前明朝古建築的風貌,還能看到穿著傳統屯堡服飾的屯堡人所呈現出來的獨特生活場景。在這裡,人與房與傳統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鄉村魅力也在無形中得以展現。
正是得益於獨特的傳統屯堡文化的積澱,九溪村於2017年申請獲批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前來村裡遊玩的遊客突破了3萬人次。很多村民透過經營民宿、餐飲,在家門口逐步走上了轉產創業就業的道路,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390元。
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一路修到了高蕩村。這個四周群山環繞的千年布依古寨,幹欄式石木結構的屋舍錯落有致,門前房後文竹、薔薇紅綠相間。
安順市鎮寧縣高蕩村是一個有600多年曆史的布依族村寨,村裡的石頭建築大都是從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寨門、古堡、營盤、石拱橋、古井、學堂等古建築都是用石頭建成。數百年來,這些建築幾乎未被破壞,儲存完好。
高蕩村是貴州省唯一的生態旅遊示範點,也是國家民委命名的首批340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
以前由於交通閉塞,高蕩村裡豐富的旅遊資源並未成為村民致富的利器。雖背靠清山秀水,但高蕩村的老百姓只能透過外出打工來貼補家用。去年,一條大路修到了高蕩村門口,改變了高蕩閉塞的交通狀況,讓高蕩與縣城的距離從以前12公里縮短到現在的不到7公里。
便利的交通將高蕩“沉睡”的旅遊資源轉化為高蕩村發展資本,如今,高蕩村將建設成有機和觀光農業、養生養老基地、特色旅遊食品、民族文化旅遊、水上娛樂等旅遊綜合體。全村176戶人家,以前大半常年在外打工,如今看到了村裡的改變,紛紛回了家。村裡20多家農家樂已經陸續營業。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景,也是鄉村振興的目標所在。
當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聯姻”
丹寨縣清江村以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振興,依託苗族風情、精品產業和特色文化的輻射帶動功能,努力打造集觀光、旅遊、研學等於一體的現代鄉村農文旅綜合體,打造“傳統農耕文化+研學旅遊”基地,小小苗寨散發出經濟發展的蓬勃生機。
8月的清江村景色怡人,村內道路寬闊整潔,綠樹成蔭,帶著濃厚苗族風情的特色民居散落在河道兩旁,別緻的苗家風雨橋、寬闊的民族文化廣場,讓清江苗寨更加整齊、美觀。
這段時間,來自北京、廣東、深圳、蘇州、貴陽等城市家庭走進苗寨,體驗傳統農耕文化,大家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抓稻田魚,感受來自大山深處的無限魅力。
看山、看水,最重要的是看一方的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研學旅遊”為主題開創鄉村旅遊精品研學專案是清江村發展鄉村旅遊的精髓。
在這裡,孩子們除了實地瞭解農民耕田育苗、栽秧放魚、稻香魚肥、豐收稻穀等日常勞動生產的熱鬧景象,感受農民對土地的熱愛與情懷,還可以踩進稻田,感受泥土的芬芳,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我要抓魚,我也要抓……”田坎邊上的遊客小朋友們在教練員的引導下依次有序地下田體驗,有的勾著腰、有的乾脆坐在田裡,雖然大家臉上、手上、身上都是稻泥,但是孩子玩得十分盡興。
刺繡、扎染、蠟染都是村裡的特色文化,也是研學旅遊推出的重點學習課程。孩子們自己動手,學習苗族工匠精神,傳承苗族文化技藝,在遊中學、學中游,不經意間練就本領,增長才幹。
把藝術融入鄉村發展,深挖多彩民族文化建設美麗鄉村,貴州省不僅有生動實踐,亦有成功典範。
近年來,貴州省在鄉村生態宜居以及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時,透過文化藝術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總結文化生態與鄉村建設的有效經驗,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讓老百姓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新農村煥發生機。
《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從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根據第三方抽樣調查結果初步測算,全省“五一”假期累計接待遊客3412.1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7.96億元。
從荔波縣城出發驅車20公里,經過曲折蜿蜒的繞山公路,見到一片豁然開朗的開闊地,便來到了洪江國際藝術村。這裡四周青山環抱,村裡一條綠水在微風中蕩起漣漪,一棟棟經過重新修葺的老房煥發著別樣生機。
洪江村是布依族聚居村落,村裡保留了百餘棟幹欄式建築風格的老屋,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濃郁的民族特色。
2016年,在第一書記馬麗華創意規劃下,洪江村開啟了以藝術村落打造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改革試點為兩大抓手的農村改革,一時間吸引了包括詩人、畫家、攝影家、導演等在內的藝術家,紛紛走進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古村落,或採風創作,或旅居於此。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選擇在村民的手中認領已被列為“危房”的老屋,修繕一番,紮根鄉村,尋找創作靈感。
貴州多山,這是世人皆有的印象。黔西南州幾乎全域皆山,山地、高原、丘陵總面積佔到了國土面積的95.6%。
如今,在興義萬峰林景區,花海綻放,觀光小火車開行,每天遊客不斷,數十家蛋炒包穀飯生意火爆,遊客要排隊等候。前幾年打工返鄉的納灰村民羅益素夫婦開的鄉村客棧近來常爆滿。“這都是旅遊帶來的實惠。”羅益素喜不自禁。
這只是近年來黔西南州注重發揮旅遊對扶貧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沒有文化的旅遊是沒有靈魂的旅遊,沒有體育運動的景區是缺乏激情的景區。”黔西南州在發展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在發掘民族民間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同時,當地也透過山地戶外運動資源籌辦各類體育賽事,全力打造地方體育品牌和旅遊品牌,促進文化、體育與旅遊資源的深入融合,使原來單一的觀光旅遊向體驗旅遊和休閒旅遊轉型。
如果說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為黔西南州的旅遊賦予了豐富的靈魂,那麼,一系列體育賽事與旅遊資源的聯姻則引發了黔西南州激情旅遊的爆點。
自2007年以來,黔西南州利用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先後舉辦首屆全國山地運動會、中國萬峰湖野釣大賽、中國“史迪威公路”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車爬坡賽、萬峰林全國徒步大會等一系列戶外體育賽事,黔西南也因此成為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的戶外運動勝地。
當體育元素融入自然美景之中,景點便因運動而鮮活,而生情趣、生激情。體育賽事與文化旅遊的“聯姻”,為正在謀求跨越發展的黔西南州旅遊業獨闢了一條蹊徑,注入了強大活力。
非遺文化為農村發展開啟一扇窗
老翁苗寨,坐落在納雍縣張家灣鎮大山深處的老翁村,有81戶398人。他們服飾圖案元素豐富,基礎花紋就有圓形、半圓形、葫蘆形等,每種圖案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長久以來,生活在這裡的苗家兒女,遇到有紀念意義的事情都會先記錄到隨手採摘的葉片上,再織成圖案,繡在服裝上。這些歷史以圖案和衣服為載體,祖祖輩輩地流傳下來,因此這裡的服飾也被稱為“無字史書”。
文化重在傳承,也重在創新。現在,老翁苗寨不少村民經營起了苗族服飾,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上,對服裝的色彩、款型等進行改良,大大拓寬了市場銷路,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增加了收入。
構樹皮造紙,是貴州省遵義市花茂村傳承千百年的工藝,曾瀕臨失傳。2016年,熱衷於傳承“非遺文化”、在外從事釀酒生意的張勝迪,透過“鳳還巢”計劃返回家鄉花茂村創業。她尋找吸納了村中的一些老手藝人、農民書畫家、返鄉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創辦了“花茂人家”造紙工坊,致力於傳承構樹皮造紙技藝。
花茂村製陶業有著100多年的歷史。陶瓷除了工藝,特別講究土質。不同的土質,出產不同的陶器。與南方土質以紅土居多不同,花茂村白泥分佈廣,土層深厚。白泥顆粒細、密度大、黏性好、耐高溫,是製陶的上好原料。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白泥這一“土特產”,也為花茂人打開了一扇生存、發展的窗。從清朝光緒年間,一毛姓工匠來到這裡,用白泥燒製陶碗開始,直到20世紀80年代,花茂土陶業興盛一時,全村超過60%的家庭將其作為副業。
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源頭”,山地是農耕文明的載體,鄉村振興的內涵,更應該強調文化復興,只有擁有文化自信,一個民族才不會隨波逐流、迷失自我。只有對鄉村當地歷史人文元素的深度挖掘,以文化引領鄉村振興,才是鄉村振興的強大推力。
有關專家表示,文化是貴州農村的經濟發展基礎和動力,更是貴州農村的未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是人文發展的現代化,是人類發展的現代化,是貴州發展的必經之路。農村人文發展,反過來能夠促進農村全面發展,提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貴州發展應有之義。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1年8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