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置房“取消物業費”?2021年起,新規下,統統這樣收取!
在過去的20年裡,炒房似乎就是一種“風向”。
在一波接著一波炒房風的帶動下,整個樓市大跨步向著更高的階段推進,價格也一浪接著一浪升高。跟風者不計其數地盲目衝向樓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無論是“精心的購房者”還是“跟風的購房者”,只要買到了房子的人,基本都實現了家庭財富的躍遷。筆者身邊就有活脫脫的例子,兄弟二人(老大王強、老二王波)就因為在買房這件事上的一念之差,導致現在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2013年,兄弟中的老大王強結婚了,在丈母孃的要求下,他向親戚朋友籌錢,購買了一套價值30萬元的房子,採用按揭貸款的方式,首付款9萬元,月供1500元。自己前後僅僅支付了10萬餘元,但是借款金額就達到了8萬多元,可謂負債累累。兄弟老二王波看到哥哥買房如此吃力,自然打消了買房念頭,而且在當時的風聲中,專家們都不看好房地產,認為價格已經虛漲到了天花板,未來即將大幅下滑。
然而5年之後,實踐證明,老大碰對了運氣,丈母孃對自己的要求恰到好處,幫了自己大忙。5年後老大的這套房子已經漲價到了120萬元,王強隨後轉手賣出,然後在郊區再次購買一套60萬元房產,淨賺接近50萬元,有多少人能在5年內實現淨存款50萬呢?少之又少。然而回過頭來看看老二王波,雖然在2013年哥哥購買房子的時候,自己無債一身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差距就這麼拉大了。哥哥身價上百萬,自己還是身無長物。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少人見證了“王波”的情況,嘴巴上口口聲聲說著“房產要跌”,而現實中房產依然一天一個樣的大跨步上升,所以“追漲樓市、快點買房”成為了普通人有錢之後的第一件事兒。可以這麼形容,房地產已經在百姓們的心目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房產資產價值屬性早已經深入人心。
根據央行課題組在《金融界》發表的一項《城鎮家庭資產負債報告》資料顯示,在我國城市家庭中,房產佔到了整個家庭超過70%的比重,在家庭負債中,房貸債務佔到了超過60%的比例,而且隨著房地產走勢越來越強,房產過剩的情況早已經出現,戶均房產保有量達到了1.5套以上,超過30%的家庭擁有二套房,還有超過10%的家庭擁有三套房。
一旦房產進入平穩期,價格不漲不跌的情況下,有不少人開始“跳腳”了。
三大因素的改變,讓國內的住房市場從“高熱”徹底轉變到“冰涼”。經濟學家人任澤平這樣說到,看待房地產的發展問題,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時間進入2021年,任澤平給出的“房產辨別三因素”幾乎上全部都出現了“收縮”。
1、出生率逐漸降低。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我國總人口數為14億人,總量上繼續緩慢提升,然而年齡結構卻出現了巨大變化,老年人口達到2.6億人,佔比18%,青少年人口比重減少。2020年全年新生兒數量只有1200萬人,比2019年再度減少,這已經是連續多年出現新生兒數量下滑了,人口學家梁建章直言,住房和教育兩大高山,直接制約了生育率的提高。人口減少的情況下,房產過剩顯得格外明顯。
2、城市土地依賴減弱。2020年,住建部提出,各大城市要結合城市實際情況,探索和發展特色產業佈局,逐漸降低對房地產的依賴性,2021年以來,土地流拍的情況日漸增多。在10月下旬,主要城市基本基本完成了第二次集中土拍活動,流拍率持續走高,底價成交、低溢價率、高流拍率成為了2021年以來土拍市場的主要表現。
第二批土拍的22個城市裡,到10月下旬,北京、上海、武漢等20個城市全部完成收尾。根據已經完成土拍的城市流拍率計算,平均流拍達到了32%,北京、廣州、杭州、長沙、合肥、瀋陽這些重點城市(也是曾經的熱門城市)土拍流拍率一度高達40%以上,與此同時,昔日的炒房熱門城市(北京、廣州、杭州)等也同樣出現了遇冷,流拍分別高達60.5%、52.1%、41.5%。
3、銀行向房地產斷流。2020年至2021年,央行對房地產市場發出了“3+2”資金限制令,一方面要求房企們在規定期限內降低負債等三項指標,與此同時為各類金融機構制定了(向住房貸款個人和房地產企業)貸款上限比例,在“3+2”政策約束下,開始逐漸減少對樓市資金的注入量,“3+2”讓房市失去了鉅額資金來源,為了快速去化銷售,降價潮蜂擁而至。
房產平穩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無房人表示“應該開心”,然而對於已經買房,特別是手中房產很多的人而言,面對的問題更加凸顯:收益率顯著降低的同時,房產成本開始明顯增加。咱們計算一筆賬,小王手中現在一套價值10萬元房產,在2021年一年的時間內,收益率如何呢?
首先是房產的均漲收益,社科院預測全年收益為5.1%,除此之外還有房屋對外出租的租金收益率,一般而言在2%-3%之間,租金收益率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對於多數人而言,房產持有的一般收益專案就只有這2個了,兩者相加一共是7%-8%。小王手中這套房子1年期內增值7000元-8000元。
其次是成本,根據高層定調,房地產稅正式開啟試點模式,目前為止,房地產稅的試點城市基本已經完成部署。根據財稅專家張學誕的建議,房產稅的稅率在1%左右,這個費用無法轉嫁、無法找人替代,只能房產持有人自己承擔。除了房產稅外,房產的資金佔用成本達到了6%左右,房產折舊費4%。這幾項加起來成本率為11%,那麼小王手中這套10萬元房產,年持有成本為1.1萬元。
結論很明顯:收益減成本,小王的房子1年時間內縮水了0.3萬元-0.4萬元。
每當房產陷入到“負收益”區間的時候,空置房該不該給物業費的問題就還會被提出來,對於房子多的人來說,空置房長期閒置,物業費還需要繼續足額繳納,顯得很不合理。有人希望直接一刀切取消,有人希望按照70%繳納。
空置房“取消物業費”?2021年新規來了,今後統統這樣收取。今年開始正式執行的《民法典》中對空置房該不該交物業費、應該交多少的事情做出了確定和明確。特別是在944條中,有這樣的描述:
“物業服務人員按照約定提供有關服務的,業主不能以未接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理由拒絕交物業費。”
看了上邊這段話對“物業費”的界定,你還認為空置房應該取消物業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