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體育成績、文化課低分率、合格率在全省排倒數,滿校園拖鞋、到處是紅色檳榔水,生源持續流失、時常班級出勤率不到一半……這是位於海南三亞的少數民族鄉村學校妙聯學校4年前的模樣。
面對這樣的局面,2017年來自江蘇省如皋市的優秀校長丁大勇,和他的名字一樣有大勇氣,他堅持義務教育階段應以培養孩子“成人”為基本目標,抓體質、抓成績、抓教師隊伍建設,僅4年時間就徹底改變了一個鄉村學校的整體面貌。丁大勇始終相信:“哪怕是最落後的地區,最薄弱的學校,都是‘校園可愛,教師可用,學生可教’的。”
丁大勇給學生們上課
抓體質,跑操帶來大變化
妙聯學校位於三亞市天涯區鳳凰鎮,佔地46畝,教學樓、功能室、運動場……硬體設施完備。然而,學生的成績卻令周圍群眾失望:2017年中考,妙聯學校中考體育平均分29.7,全省倒數第一;低分率和合格率位列全省倒數8名以內,其中低分率48.8%……
成績差,體質也不好。每週15分鐘左右的升旗儀式,都有幾十名學生暈倒。每天都有學生請病假。
怎麼改變?突破口在哪裡?一貫主張義務教育階段抓“成人”教育的丁大勇,根據過往經驗,決定從吃飯、睡覺、走路等生活小事抓起。
他從如皋引進了推行難度相對較小的跑操運動,以增強學生體質,還希望在跑操中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良好的作風和集體主義精神。
三亞天氣熱,早晨太陽一冒頭就是豔陽高溫,為避免學生中暑、暈厥,他要求全校學生7:20到校,老師則要求再早一點到位。
學生按班級組隊,前後一條線,左右要對齊,速度不快,慢跑,時間不長,7~10分鐘1200米,遲到的補跑,沒穿運動鞋的光腳跑,請假必須向校長說明原因。
妙聯學校的學生在跑操
他每天早早站在校門口,發現一個穿拖鞋的,就要求學生將拖鞋放在校警室,光腳去上課;抓吃檳榔、吐檳榔水的問題,發現一個教育一個,罰去操場跑步。
4年跑下來,學生身體素質改善了,升旗儀式上沒有學生暈倒了;學生步伐矯健了,昂首挺胸了,精神飽滿了;學生聽話了,習慣在老師指令下生活了……中考體育分從29.7提高到43.7,中考平均總分從297.1提高到435.6……
一項簡單的跑操運動真有這麼大魔力嗎?“抓跑操不僅是抓體質,更是抓紀律。”妙聯學校小學部教導處主任陳毓信說,以前老師說話學生都不聽,現在課堂有樣子,老師在學生面前也有威信。
抓成績,從最後一名抓起
丁大勇5年任期已經過去4年,但他從來不提“教學模式”改革,首個要求是降低低分率,其次是提高合格率,第三是提高平均分,要求老師們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堅決不分快慢班。
這和許多學校抓重點班、尖子生,提高升學率的做法完全相反。剛開始不少老師反對。丁大勇說:“只要是孩子,都是可教育的物件,學生不分三六九等,每一個都值得老師的關愛。每一位老師都應把‘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作為職業追求。”
他堅信,義務教育階段重在培養孩子們“成人”,培養他們成為一個高素質的、文明的、有修養的人,行為習慣養成是重要內容。
他的觀點贏得了老師們的認同。副校長蘇海波說,那些在老師的關愛下,成績從5分、10分提高到30分、40分的學生,儘管仍然考不上高中,但每一點進步都有價值。
老師們還發現,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知識輸出的反饋可能有差異,但關心和愛的輸出反饋是一樣的,有時成績差的學生對老師感情更深。“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一視同仁,我最喜歡學校的地方是融洽的師生關係和班級氛圍。”初三學生王雅說。
學校和老師不放棄他們,學生們也回應以他們的努力。僅僅3年,學校的低分率就從48.8%降至2020年的7.2%。
抓隊伍,躬身示範帶好頭
從教育發達省份來到教育不發達省份的薄弱學校,丁大勇有著滿腹的經驗,但他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一次教職工大會就鮮明地提出12個字——“校園可愛,教師可用,學生可教”。
“他從來不會拿江蘇教師的能力水平來批評我們能力不強、教得不好,從不苛責,4年沒有調走過一個老師。”初一語文老師楊麗雲說。
學生基礎怎麼樣,課堂怎麼教,老師怎麼當,丁大勇親力親為、躬身示範。他每年都擔任初三一個班的班主任,教兩個班歷史、政治課,每週上課至少12節;負責中午陪餐,餐後陪學生散步;住校生管理,他親自帶,主管午休、午自習和晚休。
“他是賣命工作,以實際行動為老師們立下高標準、嚴要求。”蘇海波說,以前教導處排課,總有老師提意見說太累要求減課,現在在丁校長影響下,沒人提意見了,有的老師還主動要求加課。
學風、教風改善,學生整體精神面貌轉變,以前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的家長們,又把孩子送回來了,在校生人數由2017年的510人增加到940人。
學校發展勢頭越來越好,老師們幹勁越來越足。“以前出去開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妙聯學校的,現在片區外的學生都想到妙聯來讀書,臉上有光。”陳毓信說。
老師們感慨:鄉村學校不是辦不好,關鍵是要有好校長,以及因地制宜的好方法。
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18期 原標題:《丁大勇:學生不分三六九等》
半月談記者:趙葉蘋 | 編輯: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