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新一期的《時光音樂會》,我重新相信了翻唱節目的魅力。
進入到正式環節,這期節目主題是鳳凰傳奇的專輯演唱會。這一期,所有的在場嘉賓和飛行嘉賓都要演唱鳳凰傳奇的代表作,可以自己選擇歌曲,但是演唱風格和曲風不限。
無論你是否喜歡他們,都不可否認,鳳凰傳奇的歌是有群眾基礎的,而且你多多少少都會唱兩句。
從《月亮之上》到《最炫民族風》,大量歌曲都是有國民度的。
這樣的國民度音樂的翻唱魅力,在於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熟悉度。這對電視觀眾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很多觀眾都需要了解他們基本熟悉的東西,在熟悉的內容基礎上做一些陌生的調整。
回想當年爆紅的音樂綜藝,大多數都是翻唱“起家”。
節目裡提到了05《超級女聲》裡,紀敏佳翻唱《月亮之上》走紅了,而那首歌的原唱,就是這期節目的主角鳳凰傳奇。
翻唱的不只是紀敏佳,最後奪冠的李宇春的《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就是來自黃小琥的代表作。
此處應為2005
此後的選秀節目,無一不和翻唱有關。《中國好聲音》裡那首“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紅遍大街小巷,也都是翻唱的他人的作品
《快樂男聲》長沙賽區的十強海選賽,選手左立一首《董小姐》,迅速在微博走紅,拉開民謠熱的序幕,那其實也只是一首翻唱。
《我是歌手》在前4季節目裡都強制翻唱,而且必須要求翻唱,除了歌手第一次登臺的時候可以演唱自己的作品。
後來因為符合條件的參賽歌手人數變少了,所以放寬了要求,允許一部分原創歌手參加。
《中國有嘻哈》最先走紅的,還是那首紅了很多年的《差不多先生》
……
《時光音樂會》的模式當中,把這種翻唱又玩出了一個新的花樣,那就是當著別人的面翻唱代表作。
他們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還記得《我是歌手》第一季曾經也用一期節目專門讓其他歌手翻唱齊秦的代表作。事後也遭遇了褒貶不一的觀眾評價,這種模式沒有在歌手裡面再出現第二次。因為在那個節目裡,公平競技,比致敬“大哥大”更加重要。
而在《時光音樂會》裡的互唱代表作,則沒有這個尷尬,他們完全就是在玩音樂,玩情懷,甚至,這是一次和當事人之間的音樂交流。
鳳凰傳奇的專場裡,林志炫演唱的《奢香夫人》在短影片上爆紅。
張傑演唱的改編版的《月亮之上》很多歌迷非常買賬。
汪蘇瀧的“娘子AHA”越聽越魔性……
雖然《時光音樂會》立項之初上強調的是時間的穿梭感、歌手在不同的年代的音樂人生故事,但對觀眾而言的顯著看點仍然是翻唱,而且是當著面翻唱。
以前我們看過素人當著藝人的面翻唱代表作,也看過歌手之間演繹對方的代表作,但是《時光音樂會》的翻唱,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在場”。
這種在場不僅是在現場,而是是當著面、近距離、並且他們自己就是觀眾。
不用比賽,歌手就沒有壓力嗎?我看未必,面對面的人情世故,其實也能催生一種演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