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發展,老百姓享受著各類App帶來的便利。然而,一些不良App正透過化妝術、利誘術、隱身術等多種套路在各環節設卡,打造“時間圍獵場”,大肆“收割”使用者時間,從而牟利。
“化了妝”的廣告誘騙使用者點選進入、廣告的關閉按鈕真偽莫辨、機關重重……一些不良App如“貪吃蛇”,千方百計、歪招頻出,在使用者進入、使用、退出軟體程式等各環節透支使用者時間。為何盯上“時間”?常言道,時間就是金錢。在流量時代,使用者時間已然成為最有價值的要素之一。在這一“圍獵場”中,一些商家成為獵手,不良App成為獵具,而使用者時間及注意力則成了被圍獵的“唐僧肉”。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與App不斷走向深度繫結。而使用者使用App卻變得“瞻前顧後”,得時刻提防掉入陷阱。試想一下,當點開“您有一條未讀的工作訊息”,卻發現是虛假通知;想關閉App彈出的一個廣告介面,卻發現退出符號、關閉符號多是誤導符號;有的App在使用時,還出現偽裝成系統訊息的開屏廣告,誰不惱火!
App原本是方便工作生活的工具,如今卻成了考驗使用者觀察力、判斷力的考題,一不小心就會被耽誤時間。使用者即便很小心,也耐不住一些App的層層套路、圍追堵截。一些商家在變現流量獲利的同時,嚴重透支了消費者有限的時間精力。正因為如此,讓套路沒出路,及時給不良App念“緊箍咒”就成為不少使用者的心聲。
為此,不妨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透過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防止App為爭奪流量野蠻生長,對惡意“圍獵”使用者時間的App圍追堵截。對商家和App來說,與其動歪腦筋想方設法延長使用者的無效使用時長,不如聚焦優質內容和功能,用真材實料留住使用者。何況,被“套路”多了,使用者也會免疫,還極易招致反感,被使用者“拉黑”。在這裡,也告誡那些大肆收割使用者時間的App,千萬別等失去市場口碑、丟掉使用者信任後才追悔莫及。 (張冬梅)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