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壓力時,人們都會出現情緒的波動,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這種反應是暫時的,無社會功能損害。
一旦情感反應過於強烈或過於平淡,持續時間過久,刺激強度過大,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心境障礙。
所以說心情總是不好是病,心情好過頭也是一種病。
抑鬱症和躁狂症是大家所熟知的精神心理科疾病,這些病都屬於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性精神障礙又稱心境障礙,是指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改變(高漲或低落)為基本臨床表現,並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異常的一類精神障礙。此類精神障礙,有反覆發作的傾向。
緩解期間精神狀態基本正常,預後一般較好。
情感性精神障礙的分類
病程中僅有躁狂或抑鬱發作稱為單相躁狂或單相抑鬱,單次躁狂發作臨床少見。
病人同時出現抑鬱和躁狂或輕躁狂的狀態,稱為混合發作。
病程中至少出現過一次輕躁狂或混合發作,稱為雙相障礙。
2009年,我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境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6.1%,女性抑鬱障礙的患病率要高於男性1倍以上,雙相障礙的男女比例為1:1.2,雙相障礙的起病年齡平均為30歲,抑鬱症的起病平均年齡為40歲,近年來呈年輕化的趨勢。
病因和發病機制
01
生物學因素
1、遺傳因素
- 心境障礙患者中,有家族史者為30%~41.8%;心境障礙先證者親屬患本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群的10~30倍;
- 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的機率也越高;
- 一級親屬的患病率遠高於其他親屬,並且有早期遺傳傾向,即發病年齡逐代提早,疾病嚴重性逐代增加。
2、神經生化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神經免疫因素
- 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跟此病的關係密切。在5-羥色胺系統功能低下的基礎上,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就表現為抑鬱,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亢進則表現為躁狂。
- 個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系統具有雙向調節機制,情緒障礙和應激因素可以改變免疫系統功能,產生一系列軀體和心理症狀。反之,個體也可以由於免疫功能低下,而導致內分泌功能改變,不能耐受各種應激因素,而出現情感障礙。
3、睡眠與腦電生理異常
- 睡眠出現延遲、快速眼動睡眠潛伏期縮短等睡眠節律的變化和腦誘發電位的改變。
02
心理社會因素
- 童年經歷
- 認知與習得性無助
- 應激性生活事件
其中,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對本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影響。
心理社會因素在此病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病人首次發病之前常有應激因素,如工作壓力、婚姻、家庭問題等。
研究認為親子分離或存在分離的威脅,會使兒童成年以後容易患一些情感障礙。
精神分析理論也認為,在童年期因分離或死亡造成母愛剝奪,在成人期容易患抑鬱症。
父母的養育方式也與子女成年之後,是否容易患心境障礙有關。
抑鬱症以認知過程的扭曲為突出表現,產生了對自我、未來和世界的消極看法。
在抑鬱症患者中,人們會發現類似於習得性無助的狀態,破罐破摔。
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身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身就令人討厭等,配偶、子女或父母的亡故,居喪者可以增加抑鬱症的發病率。
曾有報道,在經歷一些可能會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後,6個月內抑鬱症的發病危險會增加6倍。
總之,情感活動異常的病因錯綜複雜,至今仍不能明確。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生物因素構成了本病的發病素質或傾向,而心理社會因素起到了觸發媒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