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通訊員:藍飛燕
魚骨刺破食管了,危在旦夕!
消化內科和心胸外科的醫生聯合,正在思索救治方案
但為什麼要請泌尿外科的醫生參與手術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近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李天宇副主任萬萬沒想到,他居然與消化內科、心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聯合開展了食管嵌頓性異物治療手術,讓51歲的老李(化名),成功避免了開胸取異物的風險。
這是我院第一次有泌尿外科醫生參與多學科治療食管嵌頓性異物、繼發感染和區域性穿孔的案例。
情況危急,魚骨已刺穿食管兩端
前幾天,我院急診來了一位情況緊急的病人——老李。他不小心吞下的一片魚骨頭,已經扎穿食管兩端,穩穩地卡在身體裡兩天了。當地醫院無法處理,他便又輾轉來到我院求助。
急診檢查發現,因為滯留時間長,他的食管傷口已經出現感染了。更危險的是,魚骨尖端刺破食管後,距離主動脈僅有8毫米。一旦魚骨刺破主動脈,後果不堪設想。
接到老李後,消化內科二病區覃山羽主任第一時間將他收入病房。覃山羽首先使用常規辦法,用消化內鏡深入食管,嘗試直接把魚骨取出。但魚骨比較大,強行取出風險很大,她暫停了這個方案。但老李的病情不能再拖了。
是否需要開胸手術?多學科團隊出謀劃策
覃山羽立刻聯絡上級部門組織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放射科的專家團隊開展多學科緊急會診(MDT),看看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塊“硬骨頭”。
實際上,像老李這樣的食管異物致食管穿孔後,出現縱隔膿腫、甚至主動脈損傷的情況是最危險的,時刻威脅著生命。對於緊鄰血管的穿透性食管異物治療,如果沒有辦法從食管內部用消化內鏡取出,只能從外部開胸,用外科手段取出異物再修復食管。而老李正是處於這樣的情況。
開胸是一個開放式手術,意味著更大的創傷、更高的感染風險、更多的費用,以及更長的康復時間。
避免開胸,到泌尿外科搬救兵
“或許還有別的辦法。”心胸外科副主任周華富教授這樣說道。他仔細觀察了老李的檢查報告,聽了大家提出的種種想法之後,建議用鐳射先把骨頭截斷,再由消化內科醫生用內鏡取出魚骨,從而避免開胸手術,為老李規避風險。
消化內科本身就有碎膽道結石用的冷鐳射。大家找了片魚骨,用冷鐳射嘗試燒灼,但效果不好,很難燒斷。跟魚骨相比,膽道結石很軟,冷鐳射能解決膽道結石,但不能解決魚骨。
這時候,大家想到了泌尿外科的鈥鐳射。人體內泌尿系統的結石密度和魚骨差不多,既然鈥鐳射能夠消融泌尿系統的結石,應該也能燒斷魚骨。所以,他們找來了泌尿外科李天宇副主任醫師。
李天宇接到電話時,心中也充滿了疑惑,我一個“下水道清潔工”不知道能跨界幫上什麼忙呢?當他獲悉這個用鈥鐳射截斷嵌頓魚骨的方案後,腦子就迅速開動起來了。
他調閱患者的胃鏡圖片和急診CT影象,精確測量,發現嵌頓在食管的魚骨密度與脊柱的密度相近。同時,不少泌尿繫結石的密度與脊柱密度相仿,從而推斷鈥鐳射是可以切斷魚骨的。
但食管對於一位泌尿外科醫生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手術領域,進行微創手術需要倍加謹慎和細緻。
雖然有挑戰,但經過術前各學科的反覆論證和相互支援,給了各位主刀醫生更充足的信心。
老李的CT造影,箭頭處為嵌頓的魚骨
膽大心細,多學科協作拆除“定時炸彈”
最終,在認真負責的會診討論及與老李的充分溝通後,大家通過了治療方案:由麻醉科副主任藍雨雁教授主導老李的全程麻醉和監護,在心胸外科副主任周華富的全程指導下,先由泌尿外科李天宇副主任醫師用鈥鐳射將嵌頓在食管的魚骨切斷,再由消化內科覃山羽主任內鏡下將異物取出,如患者術中出現食管撕裂及繼發大出血等突發狀況,則立即由心胸外科進行開胸處理。
當天,在麻醉科藍雨雁教授及手術室護理團隊的配合下,李天宇和趙嘉聞這兩位泌尿外科醫生合力跨越挑戰,保持好輸尿管軟鏡和光纖的位置,讓它在擊碎魚骨的同時,不靠近食管黏膜,終於將嵌頓的魚骨成功截斷,魚骨逐漸出現了鬆動。
隨後,覃山羽教授團隊立即接過接力棒。她在內鏡下用異物鉗小心地將兩截魚骨分次取出,仔細地觀察食管黏膜和肌層的情況,並放置胃管和鼻空腸營養管,保證患者術後的營養支援。
取出的兩截魚骨拼合後
手術至此順利完成。在一旁保駕護航準備隨時上陣的心胸外科團隊也鬆了一口氣。
手術後,老李恢復良好,胸痛較之前已明顯緩解,情況正在逐漸好轉,即將出院。
小提示
消化內科醫生提醒,大家進食一定細嚼慢嚥,尤其是在吃魚、雞、棗等容易出現異物嵌頓的食物時。
如果已經吞嚥了異物,不要強行用飯糰吞嚥,避免將異物推至主動脈等更深、更危險的位置,並立即到醫院就診,及早行內鏡治療,避免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