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某市發生
因消費者在餐廳聚餐食用河豚魚
引發食物中毒事件
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
釋出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學名河魨,因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後易中毒而導致神經麻痺,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
最快1.5小時可致死
目前沒有特效的解毒藥
多年來,我國政府一直是嚴禁食用河豚的。2016 年,國家農業部和食藥監總局聯合釋出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給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解禁。
圖/新快報
而養殖的河豚也需要有專門資質的企業才能加工,且要求極高。
圖/新快報
專家同時也指出,經過專業處理的河豚並非沒有毒性,只是毒性控制在每公斤2.2毫克的範圍內,過量食用依舊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據悉,河豚身上的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中毒過程急速而劇烈,潛伏期只有10分鐘至3小時,發病後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時。
一旦誤食河豚中毒
需在1小時內送醫
一旦中毒,一定要儘快在1個小時內就醫,透過腸道灌洗等治療來清除毒素,千萬別耽誤救治的最佳時機!
河豚毒素總結起來有三大特點:毒性大、毒性穩定、在河豚魚體內分佈複雜。 毒性穩定
不管你是鹽醃還是太陽曬,煎、炒、烹、炸,火燒、碳烤,就算使出看家本領,把十八般武藝全拿出來,這河豚毒素依舊非常穩定,結構難以破壞。
河豚毒素,就算把你們家裡面所有的高壓鍋都用上,也都是白扯。 毒性在河豚魚體內分佈複雜
- 河豚毒素的第三個特點,就是在河豚魚體內分佈複雜,在不同的河豚體內毒素的分佈也不同。河豚魚有120多個品種,有不少品種外表長得差不多,但內在的毒性分佈卻是天差地別。
- 有的河豚魚內臟部分有劇毒,肌肉部分是沒毒的,可有的河豚魚,全身上下,連皮帶肉全都有毒,沒有任何一個部分可以食用。
- 還有些魨類,比如蟲紋東方魨、鉛點東方魨,這些東方魨類,肌肉裡頭就有毒。在沒法辨別它種類的時候,是絕對不能吃的!
近年來,
為防控河豚魚中毒事故,
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
原國家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有條件地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
養殖暗紋東方魨的加工經營。
- 根據有關檔案,養殖河豚魚應當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相關標準加工並檢驗合格後方可銷售,加工企業的河魨應當來源於農業部門備案的河魨魚源基地。
- 河豚魚加工產品應當包裝,包裝上附帶可追溯的二維碼,並標明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原料基地及加工企業名稱和備案號、加工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檢驗合格資訊等。河豚魚加工產品應使用統一式樣的產品檢驗合格證明。
- 禁止經營養殖河豚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魚整魚;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魚。
- 食品經營單位要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銷售加工的河魨產品須為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相關標準加工並檢驗合格,並須查驗及留存產品檢驗合格證明及相關票證。因此,市面上能買到的合法養殖可供食用的河豚魚都不是活魚,而是宰殺後的魚皮或魚肉製品,且所有上市流通的河豚魚外包裝上均有可追溯的二維碼。
- 廣大消費者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魚,不購買、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的河豚整魚。餐飲服務單位加工製作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魚為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提醒廣大消費者
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有關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
禁止以家畜家禽名義食用野生動物;
禁止食用“長江野生魚”“長江白魚”“長江鮰魚”等長江禁捕漁獲物,共同保護長江母親河。
特別提示
留心食物中毒表徵
一旦出現噁心、腹痛、腹瀉
發熱等不適症狀時
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儘快就近就醫,並保留可疑食物
如發現違法違規經營食品行為
請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
“12345”、“12315”
編輯丨鍾昕彤
責編丨禤志傑
校對丨曾瑋蕾
來源丨廣東釋出、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