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某品牌成為民族品牌的代表有其佈局的因素,但是更多也是被逼的。一個企業要有責任感,要有發展的眼光,要一門心思做一件事,或者做一個行業。它做到了,為什麼呢?
因為它居安思危,提早佈局,它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麼。相反,很多企業在做大以後就迷失了方向。為什麼這個麼說,我後邊再講,先說說某品牌手機為什麼賣這麼貴。
首先還品牌手機可不可以賣的便宜些。當然可以,只要它不搞研發,像國內某些手機廠商一樣,只要將硬體攥起來,然後再進行一下除錯,最佳化一下組合和系統。這多省事,能省下多少成本。手機也可以賣得很便宜。但是就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你是賣手機,還是賣硬體?說白了,這樣組裝手機是在給手機零件商打工,本來手機核心部件不是專業人士沒法直接使用。這些廠商用別人的零件直接拼成一個手機出來,然後賣的錢最後都是給了背後零件供應商,而零件供應商都是哪些我們自然清楚。說白了就是給別人打工,我們永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哪天人家制裁我們了,說嚴重點,可能就直接回到了功能機時代了。
而所要說的這個企業不想這樣,它想要做研發,不僅僅是手機,還有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希望我們的科技,尤其是資訊科技不再是掌握在別人手裡。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所有的網際網路技術都是買的別人的,就像之前那樣,人家隨時可能給我們斷網斷供,我們的社會經濟馬上不就陷入混亂了嗎?
也正因為如此,該企業要讓中華有為,要成為世界網路規則的制定者,所以不想跟跑,要做領跑者。而以上我們所擔心的,其實也正是現在我們對手所擔心的,因為這個企業已經在5G領域遠遠領先世界上的其他公司。所以現在反過來了,以某國為首的所謂的大國擔心他們的網路控制在這家企業手中,如果有一天他們要進行對抗,甚至是軍事對抗時,這家企業會不會給他們斷網,甚至是是透過網路竊取他們的秘密呢。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我們害怕的事情,成為了他們害怕的事情,所以才某國要制裁該企業。
本來要說某品牌手機為什麼定價這麼貴的,剛剛有點扯遠了,但是也是說明了現在該企業有多厲害。那麼它為什麼之前一個默默無聞的,僅僅是個生產電纜,後來生產光纜的小公司,現在變得這麼厲害呢?
這就是持續不斷的創新與研發。該企業2003年成立手機業務部,但是一直沒有真正生產手機,2005年以後開始生產小靈通,2006年才開始生產手機,而且當時該企業負責人不重視手機這塊。該企業真正做出可以拿的出手的手機是2010年9月在德國IFA上釋出的全球首款withGoogle的Android2.2普及型智慧手機IDEOS,但是在國內市場一直是認可度不高,到了2013年該品牌手機銷量在全世界差不多排第三,但是市場份額不到5%,而且在國內市場還是被以價效比起家的某手機吊打的。該企業手機真正的崛起是在2014年,它出的一款旗艦機成為當時安卓手機的代表M7。因為這款產品,該企業開始進軍高階市場,之後的m和p兩個系列開始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然後它分出了某耀、某芒、暢享、nov等不同品牌系列,對細化市場進行全方位覆蓋,其中m和p系列屬於旗艦機型,m主打綜合性能強調商務綜合體驗,p系列主打拍照和時尚,強調顏值和視覺效能體驗。
為什麼該企業手機可以成功?有很多因素,但是最為主要的內因就是它強大的研發能力,每年投入巨大的研發費用。研發有成功就有失敗,往往一次成功要經歷上百次失敗,所以研發的成本是巨大的。但是它從來沒有放棄,它知道要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就必須將研發放於首位。因為研發需要巨大投入,它走高階路線也是為了能給研發提供更多的資金。但是它對高階客戶和中低端客戶群是有著不同區分的。如果你對於價格非常敏感,強調手機的價效比,你可以買某耀系列,這個系列的手機和其他國產品牌之類的同等價位的機子基本都在一個水平上。但是它的高階機對標的是蘋果和三星的旗艦機。所以你要是比較價格,需要將它高階機對標三星和蘋果旗艦機,如果要是和國內手機進行價格對標,那請用某耀系列來對標。
當然也不僅僅是該企業一家手機廠商要走高階路線,其他品牌看到它的崛起後都在努力拉開產品層次,佈局高階路線。但是做的比較好的是該企業。它首先有自己的研發做支撐,同時高階路線的溢價收益又反哺研發,形成了良性迴圈。為什麼其他手機廠商沒有能走好呢?尤其是價效比手機沒有走好?主要是認準了時機,中國市場消費升級,需要高階產品,恰在此時,三星爆炸了,並且才去了對國內和國外不同的回應與政策。所以被國內市場上的消費者聯合抵制。這個事件使得安卓高階機在國內出現了短暫的空白,而這個時候剛剛要說的這家企業厚積薄發,高階機質量過硬,幾乎是將三星取而代之。同時期的其他品牌手機的中高階路線也有所進步。但是當時的價效比手機由於太過迷戀所謂的價效比,而錯過了機會,雖然後來也有所動作,但是由於價效比入戲太深,高階不被消費者所接受。當然後來價效比企業後來不僅僅做手機,還做lot,還想做金融。
剛剛在開頭我說了,科技企業要有追求,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那我們說的這家企業已經很賺錢了,沒有必要再和某國槓,沒有必要再把自己陷於困境之中。但是科技企業不能僅僅是以賺錢為目的。從這一點來看,你能對企業的責任和胸懷,以及格局的大小有非常清晰的認識。我承認價效比手機公司曾經是我非常喜歡的品牌,而且2015年以前我一直用它的產品,但是2015年後我轉投了我們說的這家品牌。我們對比一下這家牛逼公司和其他廠商的策略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首先這家牛逼企業公這麼厲害了,但是股票不公開上市,有很多人不理解,希望能公開上市,在它有困難時好讓大家能透過買股票的形式出把力,當然在效益好的時候,也希望能惠及大眾,一起分分紅。可是企業負責人不願意上市。為什麼?兩點。一是想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企業發展上,不希望放在資本盈利上。上市以後,就會有股東大會有董事會,個別人就會被誘惑,更多關注股票和營利。這不利於全身心投入與企業發展。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一旦上市,公開發行股票帶來資金紅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很多人說要透過買股票支援這家企業,但是還有很多人想透過它來割韭菜。一旦上市,股票公開發行買賣,企業的命運往往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了。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或者利益集團利用,也可能是被國外的勢力左右。畢竟他們都可以透過運作股票來影響企業的資金鍊。自己的員工不會受誘惑,不賣賣自己的股票,但是沒有關係的股民未必,有多少人可以因為愛一個企業而不去發財呢?
反過來說,一些不提名字的企業就基本上是以賺錢為目的了。當然企業都是以賺錢為目的,不過做實業不是做服務,做實業除了賺錢還應該有更高的社會責任和行業使命。某些企業剛剛成立的時候是有情懷的,這點我非常認可,所以曾經也喜歡。但是後來這些企業就變了,尤其是上市以後,更加關注財務報表了,更加專注賺錢了。當然上市了有些方面就迫不得已了,可以理解,做lot也可以理解,企業高管大股東,合適的時候拋售股票套現個幾十億也可以理解,但是要做金融就完全背離了科技企業的初衷了。不是說做金融不行,或者說不好,而是說不應該成為一家科技企業目的。
正因為如此,我現在非常喜歡這家牛逼企業,我願意為我的喜歡和我的情懷而多花錢買它的產品,尤其是它現在的處境下,被人家打壓的有牛逼的技術都沒有人敢代工,但是他還在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也是它可以賣高價的原因。當然它本身產品力絕對不輸於蘋果和三星的品質,比很多其他廠商旗艦產品還是高出很多的,這點必須承認,這也是高定價的底氣。但是這些都是以前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家企業手機業務越來越難。如果哪家企業說和這家企業一樣,請問你為什麼沒有受到制裁,國內凡受到制裁的企業,真的是行業的脊樑,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