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閱讀的品位是土壤,什麼樣的土壤會種出什麼樣的植物。——吳軍
最近娃爸經常看一些短影片,內容大多是一案例一個觀點,剛好手邊有一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推薦他看。娃爸拒絕得倒是乾脆利落,問及原因,他坦言自己不想動腦,看看短影片上的內容挺好的。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會成為孩子的榜樣,這其中也包括父母的思維方式。生活在資訊化時代,大人小孩都需要學會辨別資訊,有自己的思考。做一個會思考的家長,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會願意去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分享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若不開啟孩子批判性思維的盒子,那麼未來他們開啟的可能就是潘多拉魔盒。”“盒子”的比喻,對大人同樣適用。用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進行深度思考很適合。
可千萬別被書名給嚇到了,看書名《張明楷刑法學講義》,很嚴肅。看內容,實際上是一本充滿溫度的書。不誇張地說,拿到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先是被作者張明楷隨書的那封“給讀者的信”暖到,這是第一次在書中,看到作者的親筆信。
再是被張明楷教授的那句“刑法學並不是一個智力遊戲,它背後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所打動,這或許就是法律人身上的責任感吧。作為曾經讀了四年法學專業的人,雖然畢業後沒有從事相關的行業,雖然很久沒看法律相關的書籍,但是當看到張明楷教授的這句話,內心的某一個角落被觸動。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是沉甸甸的,不僅書本很厚,足足有696頁,背後傳遞的理念也是沉甸甸的。
執教近40年的張明楷教授,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是我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刑法學家。他在得到上有一門《刑法學100講》的課程,而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就是在課程的基礎上修改而成,這對於習慣於閱讀的人來說,實在是很貼心的福利。
讀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就好像重新讀了一次刑法學的課程。在《張明楷刑法學講義》裡,跟著張明楷教授,在具體的案例中,瞭解刑法的基本問題,犯罪的成立條件、形態、具體的罪等等。
做個會思考的旁觀者
在看日常的新聞時,我們除了作為一名資訊的接收者以外,還可以對那些案例進行深入的思考。
日本國際經營學專業教授平井孝志,在他的《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中,分享深度思考的訓練方法中,僅僅收集資訊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增加思考的切入點。
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有時候會有盲點,如何增加思考的切入點?《張明楷刑法學講義》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切入點。比如面對“母親和女友同時掉河裡,該先救誰?”,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從法律上看,又是怎樣的呢?跟著張明楷教授的思路,會了解到“保證人”與“作為義務”的概念,層層剖析之後,就會了解到從法律的角度看事情,增加了很多的思考切入點。
在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裡,張教授設計了100多個具體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先自己思考,再看張教授的解析。從一開始覺得故事好看,到後面有意識地與大咖進行一場思維的碰撞,慢慢養成思考的習慣。
《張明楷刑法學講義》裡的案例,都可以用來做思考的練習,就像張明楷教授說的,他透過案例拆解刑法的思考過程,能讓讀者體驗深度思考的快樂。
關於案例的作用,有人還專門寫了一本書。研究競爭戰略的井上達彥,在他的《深度案例思考法》中,分享了案例研究的三種能力,分別是:
- 活躍大腦
- 解讀因果關係
- 形成類比基礎
有張明楷教授的帶領,看刑法中的真實案例,活躍我們的大腦,多角度看問題,體驗深度思考的樂趣。以後,看到那些新聞事件,哪怕我們不是法律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當我們看事情時,習慣去思考,孩子們看在眼中,自然而然會用相似的方式去看事情。
有位父親曾經分享過,因為他們家住頂樓,每次坐電梯,這位父親在走出電梯之前,都會將電梯重新按成1樓,因為這樣1樓要乘電梯的人,就不用等待太長的時間。這位父親的舉動,從未刻意和孩子提起過。可有一天,這位父親驚訝地發現,他的孩子在每一次走出電梯之前,也都有了按下1樓鍵的舉動。
言傳身教,不過如此。這兩年看過很多的育兒書,各種說法都有。最深的體會是,孩子是看大人做什麼,而不是聽我們說什麼。想讓孩子如何如何,不如先努力讓自己變優秀。
耶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史蒂文·諾韋拉,分享了一個這樣的觀點:作為父母,不僅要知道如何撫養下一代,還要知道如何讓孩子長大後學會理性思考。
希望孩子在未來有主見、會思考,讓我們做大人的,先自己學會思考吧。
少不了的通識教育
今年看了幾本通識系列的書,這對以前只看文學作品的我來說,是很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看過之後,其實挺感謝得到能出這樣一系列的通識系列書,有趣又好懂。對於通識知識,只覺得自己瞭解太晚。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之前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的圖片,朋友們看到後,問了一些奇怪的問題。那時,才發現,也許大家都忽視了通識教育。關於通識教育,非常喜歡矽谷投資人吳軍的一段話:
人要想成為社會的精英,首先要在精神上成為精英,這樣才能以精英的方式思考,以主人的態度做事,才能超出常人。
通識教育,是讓我們的精神成為精英的途徑之一。《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是一本關於醫學的通識講義,而這本《張明楷刑法學講義》,可以理解為刑法學的通識講義。瞭解這些刑法學知識,不僅能讓我們進行深度思考,更能補上刑法學的通識教育。
《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裡,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在哈佛通識教育體系裡,重視的是多元的知識,開闊的視野。也許,已經成人的我們,面對“完整的人”,還有一段距離。然而,孩子們還來得及,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注重通識教育,讓他們成為真正“完整的人”。
閱讀很容易,閱讀後做出行動有些難度,用《張明楷刑法學講義》開啟我們思考的大門,不再只是一名看熱鬧的人。做會思考的父母,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張明楷刑法學講義
¥99
購買
祝閱讀愉快。
我是彌小木,家有兩娃,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