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天官,名傑(1545—1576),字世秀,號肖湖,泗州招賢裡(今盱眙鮑集、鐵佛)人,明朝最年輕的進士之一,自幼聰明伶俐,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天,在濟州衛擔任收糧經歷的泗州人戚昂,為了孩子的前途,毅然決定辭職回鄉。他剛離開,提拔他為泰安州同知的任命書就下來了,同事們都為他婉惜。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夫妻倆各做了一個離奇的夢:戚昂夢見自己被調到吏部文選司任職,百官都祝賀他;妻子夢見兩條蛇遊進室內,一條蛇忽然不見了,另一條蛇化龍昇天,天空電閃雷鳴。次日,雙胞胎落地,滿月後同時患痘疹,夭折一個。戚昂悲喜交加,給兒子取名戚傑,希望他將來能實現自己入朝為官的夢想,光宗耀祖。
戚傑五歲時隨父親讀書,過目不忘。六歲時跟塾師學習,先生教授《三字經》、《百家姓》,同學都感到難度不小,他卻說:“就教這些東西啊?”先生吃了一驚,讓他背誦,他一口氣背了半本書,於是讓他直接學《孝經》、《中庸》。他細心地聽老師講解,每天及時把所學內容讀熟,不背誦出來不休息。以兩年功夫攻下了這二部書。八歲時學《論語》,每天堅持學三章,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一天,街上敲鑼打鼓,州官舉行儀式,歡迎新科舉人,同學給紛紛外出觀看,只有他一人埋頭讀書。有人問他為何不上街看熱鬧,他說:“這是讀書人的事情,我將來也當如此,何必去觀看?”九歲時,他已學完四書,能講解四書的大義,學寫科舉文章,掌握了起承轉合破立結合的要領。十歲時,學《毛詩》,寫詩填詞,通五音六律。工部副郎張南堤聽後親自約見考問,戚傑對答如流。又當場命題讓他寫,只見他文思泉湧,一揮而就,而且文彩斐然,張南堤嘖嘖讚歎道:“真是個神童,戚氏出了個千里駒。”從此,泗州人都以神童稱呼他。
十三歲時,江蘇學政周觀所到泗州考核秀才,知州張宗善讀到戚傑寫的經書二義及《吳起論》,大驚,提筆在試卷上批道:“甫離襁褓而能有此三作,真可謂後生可畏也。”於是把他評為優等,錄取為秀才。張知州十分喜愛這個少年,讓他到家中與公子一起讀書。十四歲時,他赴鳳陽府參試,名列全府各縣之首。嘉靖四十年,八月,他赴南京考舉人,考前夢見人送石榴,醒來後對人說:“石榴,夾子也,我當在甲子年考上,今年沒希望了。”下第後,他更加用心讀書,謝絕一切應酬,閉門潛心讀書。三年後,又到了大比之時,父母見其已十九歲,希望他先完婚,他說:“槐花黃,舉子忙,現在正是備考緊張時期,我應當全力以赴,婚事冬天再說吧。”這年泗州城裡明倫堂的槐樹花開的特別茂盛,其中還有數枝紅花,大家都說這是個好兆頭。八月,戚傑中舉,喜報傳來,人們奔走相告,登門賀喜的人把門都擠破了。冬天,父母再提婚事,戚傑又拒絕說:“鹿鳴宴上方飲酒,金榜題名才娶妻。會試臨近,不能分心。”立即租船,冒著嚴寒踏上赴京趕考之路。
嘉靖四十四年春天,天下英才雲集京城,展開了又一輪激烈的角逐。最終有394人幸運地成為新科進士,許多人都年過半百,如著名散文家歸有光也是此科錄取的,系第九次參加會試,年已六十歲。戚傑是其中最年輕的,僅有二十歲,面膚白嫩,氣逸神清,眉目清麗,一時間萬眾矚目,驚呼“梓童”。有人說,你金榜已題名,該是洞房花燭夜的時候了,他又謝絕說:“我初受皇恩,才穿上官服,對國家還沒有一絲一毫的貢獻,怎麼能忙碌個人事情呢?再說,萬歲節要到了,我要隨百官一起去參拜慶賀,聊表我的一點心意。”於是赴刑部實習,謙虛好學,勤勉有加,製作《五刑五服圖》以方便辦案,得到了尚書黃光升的高度稱讚。
有人把戚傑曾不棄病重的未婚妻,為了趕考又一再推遲婚期的事情告知丞相,丞相又稟報皇帝,皇帝點頭稱許,下詔令戚進士回鄉完婚。戚進士“奉旨完婚”的訊息立即傳遍四方,友人紛紛寫詩填詞相賀,如同年樑子琦賦《四百人中年最小歸娶辭》:
聖朝此際風光好,佇望仙舟行嫋嫋。天涯不奈晴雲繞,緋緋紫榮歸偕燕婉。錦上添花,此遇人生罕。但念前程萬里遠,丈夫事業君須勉。
當時京城的名畫家作了畫,詩人王叔承把詩詞畫彙編為一個紀念文集《肖湖戚君歸娶冊》,成為四方傳誦的佳話。後來,戚傑擔任吏部文選司主事、考功司郎中,父親當年的夢想在他身上果真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