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蘭臺
如果要評選抗日戰爭時期最慘烈的抗日經歷,那麼在東北堅持抗日十四年的東北抗聯的抗日經歷一定是最慘烈,最悲壯的。
為什麼說東北抗聯的經歷最慘烈?
從九一八開始,東三省被日軍侵佔,而且侵華日軍最強的關東軍就駐紮在東三省,所以,東北抗聯等於是以一己之力與侵華日軍中最兇殘的關東軍在對礦。
為什麼說東北抗聯的經歷最悲壯?
是因為從比例上說,十四年抗日歲月裡,抗聯12名軍長裡只有謝文東堅持不下去投降日本做了漢奸,剩下11名軍長沒有一個人投敵。
這難道不悲壯嗎?抗聯高階將領的表現遠遠強過抗戰時正面戰場的國民黨將軍們。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抗聯唯二活到抗戰勝利的軍長中的一位,這就是東北抗聯第六軍軍長戴鴻賓。
戴鴻賓,曾用名高新生。
他生於1911年8月18日,原籍遼寧省撫順縣海浪塞兩半山屯,1919年移居黑龍江省湯原縣西北溝靠山村,11歲開始給地主扛活,扛了8年。
1932年1月,戴鴻賓懷著“不當亡國奴”的滿腔熱血,參加了本村的反日救國會,並經黨組織培養考察,於同年10月加入中共。
1932年10月10日參加“反日遊擊中隊”擔任小隊長,從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抗聯戰士生涯。
從1932—1940年,戴鴻賓先後擔任“東北民眾聯合反日義勇軍”總指揮、“湯原遊擊總隊”總隊長、東北人民革命軍第6軍2團團長、抗聯第6軍軍長、東北抗聯第3路軍第12支隊長等職務。
另外,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戴鴻賓還被東北局任命為合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軍分割槽司令員,他的搭檔,合江軍區司令員是後來開國中將方強將軍。
而且他在解放戰爭初期,東北剿匪戰爭中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率領合江自治軍配合兄弟部隊剿匪效果顯著,畢竟東北“深山老林子”都是他當年打日本鬼子的時候“鑽剩下”的。
在戴鴻賓的指揮下,合江自治軍先後殲滅土匪七千餘人,徹底打垮了東北土匪主力,並且抓獲了喻殿昌等3個匪首及其殘匪,正因為在他指揮下打垮了東北土匪的主力,才使得東北四大土匪的謝文東等人先後落網。
那麼,為何戴鴻賓作為抗聯第六軍軍長,解放戰爭初期合江軍區副司令員,還有一定戰功的情況下,他在1948年就突然轉業到地方工作,並且建國後長期最高只擔任過副廳級職務?
要知道他當年合江軍區的另一位同事,政委李範五,雖然也在建國後因為工作需要轉到政府工作,但是李範五可是長期擔任林業部黨委書記(正部級)職務。
為什麼戴鴻賓卻只是一個吉林省交通廳副廳長呢?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戴鴻賓從1940—1945年這五年時間裡擅自脫離部隊,並且一直沒有和黨取得聯絡,這就是典型的脫黨行為。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1940年5月,戴鴻賓被任命為東北抗聯第3路軍第12支隊長,率隊遠征三肇(肇東、肇州、照源縣),開闢平原游擊戰爭。1940年8月,在攻打肇東縣時,被日軍200多人、偽軍300多人包圍,部隊損失很大,戴沒有收攏隊伍,私帶2支短槍、4萬元偽幣、60餘兩黃金脫離部隊,改名高新生,輾轉隱居瀋陽市。
要知道,戴鴻賓能從黑龍江跑回瀋陽“隱居”,那麼他完全有能力重新聯絡上黨,但是他在五年時間裡並沒有試圖聯絡黨,這就是脫黨、脫隊行為。
因為在歷史上,吃過脫黨、脫隊份子的大虧,所以,對有脫黨、退隊經歷的幹部都是控制使用的。
也別怪組織心狠,這都是血的教訓。
別說戴鴻賓這樣脫黨五年的情況,鄒畢兆作為紅軍時期一度和曹祥仁齊名的電偵英雄,就是因為在中原突圍時和隊伍打散了,有兩個多月在老鄉家裡躲藏國民黨追兵,結果就因為這兩個月時間說不清楚,1955年才被授予大校軍銜。
要知道和鄒畢兆齊名的曹祥仁,林彪曾經想補授他中將軍銜,如果鄒畢兆沒有那兩個月脫隊經歷,那麼1955年授銜時至少也能被授予少將軍銜。
脫隊兩個月就從少將降到大校,戴鴻賓脫黨脫隊五年,儘管解放戰爭初期有一定戰功,但是在1948年被調整到地方工作,也是合情合理的,建國後他能先後擔任吉林省交通廳副廳長、林業廳副廳長,其實也算是重用了。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僅從戴鴻賓個人經歷上我們就應該明白為什麼解放軍最終戰勝了蔣介石八百萬軍隊,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有鐵的紀律。
不管之前的資歷有多老,有過多大的貢獻,紀律就是紀律,違反紀律就要接受處理。
正是因為有這樣鐵的紀律,解放軍才能摧枯拉朽,戰無不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