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說不盡的人物,或喜或悲,或聲名顯赫,或默默無聞。正是這些人物的存在,構成了燦爛的歷史文化。追求功名利祿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有人生前確實做到聲名顯赫,但是下場悽慘,讓人不忍卒讀。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歷史上地位顯赫卻下場悽慘的五位名人:
一、商鞅
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 法家代表人物
秦孝公時期,秦國能夠變得無比富強,跟商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商鞅,大家都知道他變法的事蹟。為了能夠推行變法,商鞅使用重金讓人知道他是可信的。在他的各種法令實行下,秦朝變得越來越強大。國家是富強了,但是朝廷中的權貴利益也因此受到侵害,商鞅也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釘。商鞅一心為國,卻缺乏了對於自己後路的考慮。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此時商鞅沒有了秦孝公的庇護,因此 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要謀反,秦惠王隨即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那時候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 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秦惠王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家。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並未被廢除。這不得不說是極大的諷刺。
二、李斯
李斯是個極為有才能的人,秦朝能夠統一天下,少不了李斯的存在。眾所周知的小篆,就是由李斯發明的。當然,後來胡亥能夠成為皇帝,這當中也少不了李斯的一份力。李斯對於秦國還是有感情的,常勸胡亥輕徭薄賦,但是因此遭受胡亥不喜,後來更是在趙高的誣陷下鋃鐺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於公元前208年七月被殺死,誅滅三族。
三、韓信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楚漢相爭,漢朝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項羽沒有重用韓信,最終導致韓信助漢,從而導致項羽滅亡。韓信用兵如神,百戰百勝。雖然戰場攻無不克,但是難識人心。劉項爭霸時,韓信本可以自立,形成三分天下之勢,但因為對於太過相信劉邦,後來被呂雉騙到宮中害死,自己的三族也全被誅殺。
四、晁錯
漢朝時期採用分封制,雖然都是姓劉,但是諸侯依然會對皇權帶來威脅。為了加強朝廷統治,漢景帝利用晁錯進行削藩,從而打擊諸侯的勢力。如果能夠削藩成功,晁錯的地位會更勝一籌。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諸侯為了保留自己的勢力,便在吳王劉濞的帶領下悍然反擊,打出了”清君側,除晁錯“的名義。漢景帝為了平息眾怒,晁錯就成為了替罪羊,被腰斬而死。死的不僅他自己,他的親屬也都被殺了。當然晁錯的死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他破壞皇室宗廟和袁盎陷害的結果。
五、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
朱元璋能夠建立明朝,是萬萬少不了劉伯溫的,這也是人們說他能掐會算的原因所在。劉伯溫雖然機智無雙,但是依然難以猜測皇帝的心思。在朝廷建立之後,殺功臣是常有的事情。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嚮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劉伯溫由皇帝朱元璋所派使者護送回家,不久在家憂憤而死,終年65歲。後來被諡為"文成"。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惟庸曾派太醫為劉伯溫診病送藥,但劉伯溫吃了他的藥後,病情加劇。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胡惟庸下毒致死。
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過很多謀臣武將,他們曾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過精彩的一頁篇章。本文所列五位只是個別,你還知道哪些人物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