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更名為《新青年》),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一百週年到來之際,我們應如何思考其對當下的意義呢?
一百年前由知識精英們開啟的“新文化運動”面臨一個嚴峻現實,即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和庚子之變後,中國陷入積貧積弱境地,救亡圖存成為首要任務。此前,中國社會的精英們雖然有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會變革舉措,先後希望在器物和制度上學習西方,但都不成功。於是,“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
“新文化運動”汲取過去由上層精英推動社會變革的侷限,試圖把學習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廣大民眾。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催生了中國共產黨,透過喚起民眾,獲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不過,“新文化運動”由於必須面對救亡圖存的緊迫任務,導致短期實用性佔據上風,因而留下了一些遺憾。其中之一便是過於強調西方文化的有效性,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性。在全民學習西方文化的潮流中,產生了對西方文化的過度崇拜以及對自身傳統文化自信的削弱。
如今,經歷了百年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取得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曾經缺乏真實體驗的西方文化在中國得到較為深入的實踐。同時,西方社會的種種弊病也清晰地呈現在中國人面前,使我們終於有機會冷靜反思百年來“新文化運動”的得失。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為今天和未來的中國重新樹立文化上的自信。在經濟建設取得較大成就後,建立文化自信是每個國家的必然。歐洲的英國、法國當時如此,新興的美國如此,中國的近鄰日本、韓國同樣如此。
當今中國再也不是“東亞病夫”,再也不是病急亂投醫的手忙腳亂者,五千年悠久歷史正成為我們獲得文化自信的源泉。對於中國這樣歷史積累極為豐富的國家,從自身文化傳統尋找文化自信的基礎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源自傳統文化的驕傲適用於當今和未來。當全人類都面臨西方文化難以解決的困境時,中國傳統文化能否為當今世界的種種難題找到解決思路?
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已不同於百年前“新文化運動”的激進倡導者。但一個根本性問題還未解決,即對傳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好並不容易。今天的中國只有把傳統文化放到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中,才能透過深刻的比較、鑑別,發現傳統文化真正的精華和價值,從而為我們長久地建立文化自信打下牢固基礎。(作者是北京知名學者)
本文來自【環球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