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延安,幾乎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尤其是朱德、彭德懷、賀龍這樣的軍事指揮員,毛澤東的戰爭策略是對的:中日戰爭是一場持久戰,要建立敵後根據地、堅持游擊戰。
而在一年前,沒多少人支援他的想法。大家認為游擊戰打擊不了日本人,是一種怯戰的表現,要正面和日軍作戰。
然而經過幾場血戰,即便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勝利,但八路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讓朱德、彭德懷這樣的高階指揮員認識到八路軍和日本的裝備沒法比,硬拼毫無勝算。
事實驗證了毛澤東戰爭策略是正確的。他贏得了一線軍事指揮員們的尊敬。
面對著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的戰績,蔣介石心裡肯定會想,為什麼自己手下沒有毛澤東這樣的人?到底哪點比不上他?
無論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毛澤東的戰爭策略、軍事指揮都無人匹敵。
相反,國民黨高階將領裡不乏上過軍校的,比如陳誠、顧祝同、薛嶽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還有很多人是出國留洋的,何應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孫立人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
論軍事理論,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寫出好幾本軍事理論專著。論軍事指揮能力,他們也是經歷過戰火檢驗,打敗各路北洋軍閥。
可他們就是無法戰勝毛澤東。
為什麼?
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應該是哲學家
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犯,淪為半殖民地國家,任人宰割。中國人就探索了很多方法救亡圖存,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都失敗了。
新文化運動開始後,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大批判。
陳獨秀的一番話代表著當時仁人志士的想法:固有之倫理、法律、學術、禮俗,無一非封建制度之遺……驅吾民於二十世紀之世界以外,納之奴隸牛馬黑暗溝中而已,復何說哉?於此而言保守,誠不知為何項制度文物,可以適用生存於今世。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削也。
這種想法影響了很多人,他們認為西方文化無論在思想、藝術、科學、政治、教育、宗教、哲學、文學上都比中國的好。
所以國民黨高階將領們在軍校求學時,他們所學的是西方的那一套軍事理論。這種作戰策略追求決戰決勝,正面真刀真槍拼殺,是從騎士時代流傳下來的。
而身處裂變時代,毛澤東並不像其他人那樣主張全盤西化,盲目崇拜西方的任何東西。
他反而更喜歡讀中國古典書籍《二十四史》《孫子兵法》等,但也不排斥接受西方的軍事理論,在延安時他就對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的推崇不已。他將兩種軍事理論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中。
毛澤東指揮過很多次精彩的戰役,都能看出《孫子兵法》的影子,不與敵人硬碰硬,避開他們的鋒芒,研究對方的實力及弱點,耐心等待最佳戰機,當出現敵人暴露了他們的弱點,立刻調兵遣將,對敵人進行無情打擊。無論是反圍剿,還是長征四渡赤水,都是如此。
克勞塞維茨認為軍事不能侷限於羅列經驗現象,而忽視戰爭整體的內在聯絡;或者只憑個別經驗便推匯出一個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從而脫離作戰實際。軍事家們應有哲學頭腦,不能把沒有內在聯絡的內容拼湊成整體,更不能拘泥於細節,小題大作。
一個哲學家。顯然毛澤東做到了,他會從全域性考慮,比較長遠和短期的優劣勢,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用時間積累相對優勢,順勢而為。而國民黨高階將領們只侷限在戰爭的經驗現象裡,謀一時,謀一城得失。
優秀的軍事指揮家會“自己走路”
毛澤東有一大愛好就是親自做調研。
這是青年時期就養成的習慣。當16歲的毛澤東挑著扁擔離開故鄉韶山時,他就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一直在中國版圖上旅行。
當時北京、上海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各種思潮在此碰撞,青年人之間流行著出國留學的風氣,毛澤東對邀請他一同去國外留學的長沙朋友說:“我覺得我對我自己的國家瞭解得還不夠,把我的時間花在中國會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