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羅斯媒體報道,他們的“伊斯坎德爾-E”地對地彈道導彈,在外國買家的試射中,打出“前所未有的精準度”!
按照俄方的說法,“伊斯坎德爾-E”導彈擊中了180公里外,一個30×30米方形靶標的十字線!
180公里外直中準心,這精度著實不錯,已經與巡航導彈相當了!
“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是俄羅斯這些年的重要殺手鐧,在與美國和北約的日常交鋒中,經常會出現在媒體報端,成為震懾北約和歐洲的利器。
現在俄羅斯高調報道“伊斯坎德爾-E”導彈的高精度,自然不乏有威懾北約和歐洲的意思。
當然,因為“伊斯坎德爾-E”屬於外貿武器,高調宣傳也有打廣告的意思。畢竟這些年俄羅斯在美國歐洲的制裁下,日子過得清苦,能多賣點軍火自然是好的……
▲亞美尼亞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其實,彈道導彈能夠實現巡航導彈的打擊精度,這個過程相當漫長!從1944年德國人將V-2彈道導彈投入實戰,到如今戰術彈道導彈的精度達到米級,足足用了大半個世紀!
相比之下,人類第一架飛機誕生到第一個宇航員送入太空,也不過用了半個世紀……
V-2彈道導彈受制於誕生年代的技術條件,它的制導方式非常簡陋,就靠著陀螺儀慣性制導,所以它的打擊精度是非常感人的。
300公里的射程,打擊精度麼……
高情商的說法,CEP(圓機率偏差)是8公里;低情商的說法,這玩意壓根沒有CEP可言,就是一大號的“竄天猴”!
從它的實戰經歷看,導彈發射出去後,德軍也不知道它會擊中哪裡,英國人就更加不知道了,全看運氣!
雖然命中率不高,造成的毀傷也不大,但威懾力卻異常驚人!
V-1巡航導彈雖然命中率更高,但那玩意是亞音速的,英軍的戰鬥機可以攔截,高射炮也可以攔截,這就等於給英國民眾打了一針鎮定劑。
▲噴火戰鬥機攔截V-1導彈
一般老司機們是用機翼將V-1挑翻…
V-2彈道導彈則不同,這玩意的最大飛行速度超過了4馬赫!飛得比英軍高射炮的炮彈都快,更不用說英軍手中的那些螺旋槳戰鬥機了!
正是因為V-2導彈的無法攔截,給英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哪怕這種導彈的命中率很低,其威懾性也遠遠超過了V-1巡航導彈!
正是彈道導彈強悍的突防能力和出色的威懾效果,二戰之後東西方陣型都在大力發展彈道導彈!
蘇聯這邊的第一代戰術彈道導彈,就是我們熟悉的“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的家族比較龐大,擁有好幾個子型號。
其中飛毛腿A型1957年開始服役,飛毛腿B型1961年服役,飛毛腿C型1965年服役,飛毛腿D型1980年服役。
因為各個子型號之間的間隔較長,尤其是飛毛腿D型,所以它們的效能差距也很大。
飛毛腿A型導彈,最大射程160公里,CEP大約1000米;飛毛腿B型射程提高到了300公里,但CEP沒啥進步,還是1000米左右。
當然,對於蘇聯人來說,這個1公里的CEP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蘇聯人給飛毛腿A/B準備的戰鬥部中,除了常規的高爆彈頭,還可以搭載核彈頭!
蘑菇雲面前,千把米的偏差,根本無傷大雅……
到了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提升到了600公里,而打擊精度則提高到了700米……有進步,但作用不大!
而這一時期的中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CEP同樣高的驚人。
比如美國的第一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SM-65,其CEP達到1.8公里-2.8公里!而蘇聯的第一代實用洲際導彈P-16,它的CEP也達到了2.7公里左右。
▲SM-65洲際導彈
當然,它們的戰鬥部,都是爆炸當量相當於幾百萬噸TNT的氫彈,兩三公里的偏差根本不影響毀滅效果!
這個時代的彈道導彈,無論是射程幾百公里的戰術近程導彈,還是射程過萬的戰略洲際導彈,它們的制導系統都比較落後,一般都是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簡易慣性制導。
受制於那個時代電子零部件的效能,彈道導彈的打擊精度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進入六七十年代,電子技術和材料工藝技術發展迅猛,彈道導彈的制導系統也迎來了跨越式發展。
1960年代末期發展,1976年開始服役的蘇聯“圓點”戰術彈道導彈,它的打擊精度就達到了220米,比“飛毛腿”導彈有了質的提升。
美國那邊實力更加不容小覷,畢竟美國在電子產品和材料工藝方面,一直是有優勢的。
比如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的“民兵2”洲際導彈,其慣性制導系統就明顯比第一代洲際導彈“複雜”了起來。
其慣性制導系統由平臺、計算機、制導電子裝置組成。為了提高結構剛度,美國人將慣性制導系統平臺中的鋁改成了鈹。另外,系統中的計算機,也將元件由電晶體改成了積體電路,確保計算機的效能……
在新型慣性制導系統的加持下,“民兵2”洲際導彈的CEP達到了370米(一有說法是560米)!
▲發射井中的“民兵2”洲際導彈
到了70年代,美國人在“民兵-3”洲際導彈上增加了星光測量裝置,利用宇宙空間的恆星方位來判定初始定位誤差和陀螺漂移,以對慣性制導誤差進行修正,進一步提高了導彈命中精度!
再加上慣性制導系統子系統效能上的提升,“民兵-3”洲際導彈的CEP達到了驚人的185米!
這個成績是讓蘇聯人鴨梨山大的,因為這個時期蘇聯最先進的洲際導彈——R-36M,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撒旦”,它的CEP是500米左右!
直到1988年的R-36M2問世,蘇聯人才將洲際導彈的CEP提高到了200米的水平。
而在1980年代,美國人還創造出了冷戰中精度最高的彈道導彈——“潘興-2”中程彈道導彈!
“潘興-2”中程彈道導彈的CEP是30米!直接讓彈道導彈具備了精確打擊能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潘興2”的彈頭採用了雙錐體+空氣舵的外形。
這種造型可以讓彈頭在氣動阻力不增加的情況下實現大範圍機動。這個大範圍機動就包括了將垂直俯衝彈頭拉起來,變成平飛狀態。
進入平飛狀態後,受到阻力增加,彈頭會減速,而減速則可以讓“潘興2”的末端制導雷達正常運作。
有了制導雷達來休整末端彈頭,那精度自然就一下子上去了!
喜聞樂見的是,這款精度驚人的大殺器,在誕生後不久就遇到了《中導條約》,然後就進入了銷燬程式……
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同樣受到《中導條約》的影響,沒有再發展陸基中程導彈,不過俄羅斯人一直在鼓搗射程500公里以內的戰術導彈,也就是現在的“伊斯坎德爾”。
“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的制導系統更加複雜,包括慣性制導、衛星導航和影象匹配製導等多種制導方式,也正是這麼多的制導方式,讓它擁有了米級的打擊精度,成為了這些年俄羅斯威懾北約的殺手鐧!
實際上,“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的高精度,也受益於時代。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各國彈道導彈的CEP都越來越高,伊朗的導彈都能打出“點穴”的效果!美俄這兩個彈道導彈技術強國,自然更加不用說了!
毛熊一直拿著“伊斯坎德爾”宣傳,其實,美軍也是有短程的戰術導彈的,它便是MGM-140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
這種戰術導彈的精度相當不錯,可以達到米級,並且靈活性很強!它是以美軍的M270履帶火箭炮和M142輪式火箭炮為載體的,等於直接裝備給了炮兵部隊。
不過,MGM-140戰術導彈系統的最大射程只有150公里,與“伊斯坎德爾”不是一個級別的。
它的增程型倒是可以將最大射程拉到300公里,但它的尺寸和重量擺在那裡,射程上去了,戰鬥部的威力就會下來……
所以,一直難以對對手形成有效的威懾力。
如今美國已經退出了《中導條約》,今後會不會掀起新一輪的導彈軍備競賽,充滿了未知數!畢竟,退出條約,就是為了擺脫束縛!
有束縛的時候,美國人都能無風起浪!
沒有了束縛,沒人知道美國人會浪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