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嶺戰役戰役當中,我人民志願軍在步兵方面共計先後投入9個步兵團(後續補充2000餘新兵)共計4.3萬餘人的兵力。
其間步兵作戰序列分別為第15軍45師133團、134團、135團,29師86團、87團,第12軍31師91團、92團、93團,34師106團。
上甘嶺戰役結束之後,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們以及這些英雄番號皆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而參戰部隊的四位師長亦皆成功臣。
那麼上甘嶺戰役的4個功臣師長,他們都是誰?1955年授予什麼軍銜?
第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
提及崔建功師長,不得不提的便是他曾經加入紅軍的那一段經歷,最初的他是作為俘虜投身紅軍的,然而此後在紅軍四處轉戰的過程之中他卻立下了一份汗馬功勞。
崔建功師長生於1915年,曾在16歲之際便孤身一人離家闖蕩江湖,並於後來幾經輾轉進入東北軍當兵,然而當他入伍之後沒過多久便隨軍開赴陝北與紅軍交戰。
屆時作為老兵的李德生曾告知一句影響他一生的話“槍一響,就投降!紅軍優待俘虜,願意回家就給3塊大洋。”
由此在與紅軍交戰之時,崔建功朝天開了一槍後便繳械投降當了俘虜,不過此後的他並未離去,反而投身到了紅軍隊伍之中。
對於這段經歷崔建功從不隱晦,反而風趣的自稱為“長征的勝利品”“被機關槍歡迎來的紅軍”。
事實上彼時的作為所能窺見的絕非崔建功怯戰,反而極大程度凸顯了他的深明大義,而在此後的作戰之中,崔建功則以一場場卓越戰績證明了自己真實的軍事能力。
從抗戰期間的平型關戰役到林南戰役,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平漢、安陽、豫北……等各大戰役,崔建功不僅打出了一番卓越的戰績,更取得了不計其數的功勳與榮譽,而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時,他復又按照組織命令毅然率軍奔赴朝鮮戰場。
第15軍45師乃是上甘嶺戰役之中,第一時間與敵交戰的部隊,屆時戰役爆發的上甘嶺地區便是45師防線所在,因而可想而知彼時崔建功所承擔的指揮壓力。
戰役期間由於45師損失慘重,崔建功師長几乎將包括警衛連、勤雜人員、乃至他自己的警衛員悉數投入戰場之中,可想而知戰況之慘烈。
此外他更是放出豪言“打吧!打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剩下一個班我當班長,如果我犧牲了,就讓唐萬成(45師副師長)代理!45師誓與陣地共存亡!”
作戰過程當中,45師湧現出黃繼光那樣捨生忘死的英雄高達三十餘位,時隔多年崔建功師長依舊能夠如數家珍一般說出他們的名字。
而與此同時,那一個個名字如一柄柄刀子一般刺進崔建功師長的胸膛,只因他將他們送上了戰場,而最後許多人沒能走下戰場。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返回國內的崔建功師長曾先後擔任副軍長、昆明軍區司令部參謀長等職務,而在1955年授銜之時他則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15軍29師師長張顯揚
據張顯揚將軍後來的回憶,其參加紅軍之初本隸屬於紅四方面軍,但在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合之後,成為了朱德的警衛班長。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張顯揚將軍出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一營三連排長,由此隨團長陳錫聯參加了那一場著名的“陽明堡大捷”。
1937年10月769團在團長陳錫聯的帶領下向日軍陽明堡機場發起偷襲,並毀傷飛機高達24架,開闢了“步兵打飛機”的先河,並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乃是抗戰之初八路軍三度首戰告捷之一,具有深遠的影響與意義。
除卻偷襲陽明堡之外,隨部四處轉戰的張顯揚亦曾先後參加響堂鋪戰鬥、百團大戰等戰役,並於其中英勇奮戰打出了一份功績。
而解放戰爭之中他亦在多個重大戰役之間留下了戰鬥足跡,因而時至1949年2月其便成為了二野第四兵團十五軍四十三師的師長。
時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際,十五軍接到了入朝作戰的命令,身處該作戰序列之中的張顯揚自然也是磨拳霍霍意欲再創新功,然而值此之際卻發生了一個令他心情反覆的插曲。
十五軍軍長面向全軍的戰前動員會議上,宣佈了中央的命令:四十三師脫離十五軍建制,留守雲南昭通,第十軍二十九師編入十五軍建制入朝作戰。
這一命令頒佈之後,本戰意高漲的張顯揚瞬間被潑了一盆冷水,當即便心情冷落下來,因此當其他將領一一表態之時,張顯揚默不作聲的冷眼旁觀。
“張顯揚,怎麼不說話?抬起頭來!”軍長秦基偉走到他的面前。
“我們師又不入朝,你們去打仗,我當炊事班長嘍!”張顯揚的牢騷話瞬間引起了其他將領的鬨堂大笑。
值此之際秦基偉卻突然宣佈了中央下達的另一道命令:命張顯揚調任十五軍二十九師師長,參加抗美援朝!
一瞬間的呆滯過後,張顯揚頓時振奮的一躍而起放聲高呼,“不當這個炊事班長嘍!”
上甘嶺戰役當中作為機動部隊參戰的二十九師,在張顯揚的率領之下一分為二,四處馳援堅守,時而出現在西方山,時而隱沒於五聖山。
總而言之在張顯揚有條不紊的安排之下,二十九師成為了上甘嶺戰役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中堅力量。
對此秦基偉亦予以高度評價:“張顯揚之二十九師姿態非常高,戰鬥力特別強,指到哪就打到那,打到哪就勝到哪。”
在上甘嶺戰役鑄就無上功績的張顯揚,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載譽歸來,在此之後陸續出任:解放軍空降兵15軍副軍長、武漢軍區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等各項職務。
1955年授銜之際,張顯揚被授予大校軍銜,而在1961年時其復又被晉升為少將軍銜,因此亦屬開國將軍之列。
第12軍31師副師長李長林
上甘嶺戰役爆發之後,因其規模不斷擴大已然達到戰役程度,且第十五的力量相較於局勢而言捉襟見肘,因此志願軍司令總部決定:派遣正從第一線陣地撤出,途經上甘嶺前往谷山修整的第12軍予以增援。
由此12軍副軍長李德生接到命令後,於11月1日晚便投入到了戰鬥之中。
屆時參加作戰的31師部隊實質上因師長另有其他安排,是由31師副師長(代師長)李長林率領投入作戰的。
李長林是在1933年參加的紅軍,而他所擔任的亦是一項特殊的職責——掌旗兵。
旗幟對於一個軍隊而言的意義自不必多言,那是一支部隊的方向所在,亦是精神象徵,因而作為掌旗兵的李長林自然也揹負著艱鉅的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李長林最初隸屬的部隊與上述張顯揚相同,皆屬陳錫聯領導下的769團,因此無論“夜襲陽明堡”又或“百團大戰”他亦是其中的切身經歷者。
而在解放戰爭時期,李長林曾在成都戰役當中親率兩個營的兵力,殲敵一個師且生擒敵師長,這番戰績放在任何地方皆是足夠顯眼的。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李長林本作為12軍31師91團團長奔赴朝鮮戰場,然而四處轉戰的過程之中,憑藉著出色的戰績其成為了31師副師長,其間便包括那一場“絕地突圍”。
1951年5月敵先遣部隊悄然穿插到了第九兵團背後,其間12軍31師、34師被美2師特遣隊阻隔在洪楊公路以東地區,情況十分火急。
而此時置身於危機中心的正是31師91團,由於此前作戰91團向前穿插最遠,因此隨著敵人穿插其儼然成為了一支孤軍。
為此31師師部做出決定,儘可能的阻擊敵人為91團回撤拖延時間,若無法返程則令91團向東迂迴北返。
然而此時師部與91團之間的聯絡處於中斷狀態,師部只能書信一封派人加急送往,而此時91團團長李長林則對這一切毫不知情,甚至興致勃勃的盤算部署著進攻敵南朝鮮第三軍團指揮部。
待李長林接到信的時候,志願軍主力已然北撤此時的91團即便奮力追趕也難以逃脫,因此李長林大膽做出決定,放棄向北撤退,向東南迂迴到敵人側後繞路北返。
如此,在李長林的帶領下91團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沿途吃野菜挖草根終於在29日與師主力勝利會師。
在跳過“聯合國軍”包圍圈的過程當中,91團不僅未曾遭受重大損失,反而抓獲了119個俘虜一併帶回,實乃突圍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透過其中不難窺見李長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而在上甘嶺戰役當中,其帶領31師部隊在與45師完成交接之後堅守陣地長達45天左右,同樣留下了一連串深深淺淺的戰鬥足跡。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回國的李長林先後出任27軍79師師長、20軍60師師長、12軍副軍長等職務,而在1955年授銜之際他則被授予上校軍銜並於此後晉升為大校。
第12軍34師師長尤太忠
上甘嶺戰役當中34師本屬後備力量,然而隨著31師93團在537.7高地傷亡過於嚴重,以致34師106團被炮兵部隊抽調的卡車,緊急運送到了戰場上接手537.7高地的作戰任務。
屆時擔任34師師長並指揮該次作戰的便是尤太忠。
1931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之時,尤太忠尚僅有13歲左右, 而當光陰流轉越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來到解放戰場上,他已然成為了一員虎將。
在此期間尤太忠所歷經的著名戰役不計其數,從“神頭嶺伏擊戰”到“汝河血戰”,從生擒趙錫田到活捉孫殿英……尤太忠的光輝戰績歷歷在目。
與此同時,王近山將軍作戰之勇可謂人盡皆知,而尤太忠則是其麾下的“三隻猛虎”之一,他與李德生、肖永銀三人並稱為“三劍客”,由此足見其驍勇善戰。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其作為34師師長率部先後參加了五次戰役、金城防禦戰、上甘嶺戰役等,於其中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因而從朝鮮戰場回國之後,尤太忠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且在後來1988年9月14日被授予上將軍銜。